史记中的小人物(史记里有哪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奇葩事)

正史里,《史记》应该算的上是趣味性最强的一档了。想正经读历史的,以《史记》入门是个不错的选择。

提几则《史记》里印象深刻的奇葩事。当时读到的时候,内心OS如下图:

史记中的小人物(史记里有哪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奇葩事)(1)

1. 一件让国王被困三年的帅气衣服

出自《史记·管蔡世家》

蔡国的蔡昭侯,去楚国外交访问,带了两件衣服过去准备送礼。

堂堂一国之王,亲自出访,拿衣服当礼物,已经够寒碜了。

没想到还有更抠的。这两件衣服,蔡昭侯只送了一件给楚昭王,另一件看着实在是太帅气炫酷吊炸天了,真舍不得送啊。

于是,自己留着穿了。

What?你一国王连一件衣服都舍不得送?

这一小气,坏事儿了。

楚国的相国,叫子常。和两位大王一样,也是个爱美的中年油腻猥琐大叔。

子常一眼就看中了蔡昭侯带来的帅气衣服,心动不已。可明示暗示了几次,蔡侯都不接招。

子常愤怒了。

一般人想要衣服,别人不肯给,在心里骂骂对方吝啬鬼,也就差不多了。可这子常却是个占有欲超强,且战斗力也超强的霸道总裁。

子常的报复来的相当猛烈。各种谗言加使坏,硬是把蔡昭侯这一国之君给扣留在了楚国,整整三年。

蔡昭侯也纳闷,自己是来外交访问的,还带了礼物,怎么突然搞得失去人身自由了呢?

琢磨了整整三年,才琢磨明白。哦,会不会是身上这套帅气的衣服出的问题?

思乡心切,蔡侯认怂了。忍痛割爱,把衣服送给了子常。

子常倒也不嫌弃这件已经被穿了三年的衣服,欣然受之,立马就放蔡侯回国了。

因为一件衣服,被坑了三年,历史上还有比这更奇葩的国王吗?

这段历史,在《左传·定公三年》里略有不同,除衣服外,还多加一块玉佩。《左传》里的子常更贪心,不仅要蔡侯的衣服和玉佩,另外有个唐成公来楚国拜访,带了两匹马,子常也想要。唐成公不肯给,子常就把他也扣留了三年。

看到别人的东西就想要(还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要不到就把人家国王给扣留住,这么黑心霸气的做派,简直是当代雪乡学习的榜样啊。

2. 一次引发两国大战的泛舟戏水

出自《史记·管蔡世家》

蔡缪侯的妹妹蔡姬,嫁给了齐桓公做第一夫人。

有一次,齐桓公和蔡姬两人二人世界玩浪漫,找了条小船划着玩。

蔡夫人负责划船。划了会儿,小姑娘心性上来了,想逗逗丈夫,就开始使劲晃船。

齐桓公怕了。

是的,堂堂的春秋五霸之首,大名鼎鼎的齐桓公,在一艘靠自己夫人一个人就能划动的小船上,怕了。

为什么?难道是晕船了?

害怕的齐桓公试图阻止夫人。蔡姬正玩在兴头上,调皮地不肯停下来。

齐桓公怒了,弃船而去。

一般这种事儿,回家批评教育老婆一下,也就差不多了。齐桓公却是“大怒”,直接把蔡姬遣送回了娘家。或许是因为自己丢脸的丑态暴露了,下不来台?

(插一句:这段情节,在《史记·齐太公世家》里写得更有文采: “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这样的文本节奏感,阅读起来实在是一种享受。)

话说人是送了回去,但夫妻的名分还是维持着。齐桓公这边,既不让蔡姬回来,也不肯发休书。

那厢蔡缪侯也怒了。我妹妹不就跟你划船的时候逗逗你吗,多大点事儿?想离婚也可以,可为什么不去民政局扯绿证?想让我妹妹守活寡吗?

一怒之下,蔡缪侯让妹妹改嫁了。

史记中的小人物(史记里有哪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奇葩事)(2)

齐桓公一听,改嫁了?那自己不就成了当代王宝X/贾乃X了吗?更怒了,立马攻打蔡国。蔡国大败,蔡缪侯被俘虏。直到后来有其他诸侯帮着求情,齐桓公才把蔡缪侯放回国去。

整个事件,感觉就像是两个孩子在玩过家家一样。一个调皮贪玩的夫人,一个胆小玻璃心且易怒的丈夫,一个护妹心切也同样易怒的哥哥,让一次浪漫的泛舟戏水,演变成了一场两国之间的大战。

世界和平,真是不容易啊。

3. 一个决定战役胜负的车夫

出自《史记·宋微子世家》

宋文公四年,楚国命令小弟郑国讨伐宋国。

虽然《东周列国传》开篇一直以郑国为主线,但郑国从始至终不算强国。而宋国在春秋后期之前的实力一直不弱。

然而,这场本应势均力敌的大战,却因为一个不起眼的车夫,变成了一边倒。

宋国这边的大将叫华元。这华将军倒也懂些兵法,直到在开战之前要鼓舞士气。

华将军鼓舞士气的方法,是让大家吃顿好的。“杀羊以食士”,士兵们吃得high了,迫不及待要去揍郑人。

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华将军的车夫却没吃上羊羹。

一般人没吃上饭,最多在心里暗怪上级待遇太差,可这车夫不是一般人,要么是个吃货,要么是当时真的饿扁了。

这位被饿火冲昏头脑的吃货车夫,心下“十分怨恨”,等大战开始,果断地驾驶着华将军的车乘,直冲进了郑军大部队里。郑军轻而易举地俘虏了华将军,宋军失了主帅,全面溃败。

天啊,只是因为少吃了一顿羊肉饭,就把主帅给卖了?把军队和国家都给卖了?

虽然人在饥饿的时候,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来。但这位车夫实在算得上是吃货中的极品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小人物,在某些历史时刻,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是靠蝴蝶效应,而只是其行动的直接结果。一方面,说明那个时代的阶级差异并没有那么明显,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差异其实并不大;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不要忽略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人和事,在不经意间,或许他们才是事件的关键所在。

4. 一碗引来杀身之祸的龟汤

出自《史记·郑世家》

这是另一个更正宗的吃货的故事。

郑灵公元年,楚国送了一只鼋给灵公。(鼋,龟鳖科中的一属,特点是体型大,体重可达100公斤。)

郑国的两位公子,子家和子公,刚好要去朝见灵公。子公发现自己的食指抖动了一下,就对子家说:“哈哈,我的手指以前就这样动过,咱们这次肯定要吃到珍奇的食物了。”——成语“食指大动”的出处即于此。

两人入宫后,见到灵公在吃鼋汤。子公得意地笑道:“果然!”

灵公问子家,你笑神马?

子公就把自己神奇手指的故事告诉了灵公。

这灵公也不是个善茬,让子公去他面前,却故意不让他吃鼋汤。

子公这吃货既为美食所诱,又不想在子家面前失了面子。忿忿地想,你故意不给我吃,哼,那我自己动手!于是,伸出手指,往鼋汤里戳了下,舔了舔手指,扬长而去。

各位可以脑补一下这位公子哥舔手指的奇妙场景。

郑灵公怒了,怎么会有这么恶心的人?丫的手指得有多脏?会不会刚去蹲了坑,还忘了洗手?

郑灵公对子公起了杀心。

结果,子公看破了灵公对自己的杀意,与子家商议,先下手为强,没过多久,就把灵公给干掉了。

于是,就因为那么一点鼋汤,一位国君把自己的命都给整没了。

当然,实际的历史并不会如此简单。郑灵公与两位公子之间,早有嫌隙,鼋汤之事,只是其中的一个助因而已。

但至少从表面看,如果没有这只鼋,或是没有子公的“食指大动”,或是郑灵公能隐忍不发,或许结局会大不一样。

有时候,成人之美只是举手之劳。硬要给人添堵,也许最后吃亏的反而是自己。

史记中的小人物(史记里有哪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奇葩事)(3)

史记全本【西汉】司马迁、夏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