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熬夜读的网文(读了两部不错的网文)

昨天发现一个非常不错的网文:《重生大明当暴君》,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值得熬夜读的网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值得熬夜读的网文(读了两部不错的网文)

值得熬夜读的网文

昨天发现一个非常不错的网文:《重生大明当暴君》。

非常好看,昨天下午发现的,从晚上七点看到十二点,今天早上三点多又醒了接着看,看到七点半,上午接着看,一直看到现在(2.16)。

另外一部是一直追看的《我的祖父是朱元璋》,也很好看,我一般是追更的。

这些小说为什么好看?

首先作者要有深厚的历史知识,不是那种一知半解,而是真正的深厚。

其次作者不要加入太多的金手指,现在流行什么系统,也就是几乎没有困难,爽是爽了,可是很快就会腻歪,就像天天吃糖,时间长了肯定会腻,甚至厌恶。

最后作者一定要相当水平的人物塑造能力,就是能够感动人。

这些可能都是表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我又思考了一下。

这两部都是历史架空小说。

看了整整十二个小时,终于看完了第一本网文。

好像有一位作家说过谈恋爱就像发了一场高烧,其实看网文也差不多如此。

说起看网文,我可是老读者了。

最早的《诛仙》,《小兵传奇》,后来的《盗墓笔记》,还有很多,总之根据去年番茄小说的统计,我读了一亿多个字。

现在阅读阈值高了,很多书看个开头就知道不行,只有极少数网文值得读一下,绝大部分的智商不够,知识储备不够,人物塑造能力不行。

看网文如果遇到感兴趣的,往往一开始就收不住,读起来爽的不行,尤其是历史小说,但是这类小说往往一个副作用,就是我控制不住我自己会非要读完,不眠不休,睡眠规律会被打破,常常看一本生病一次。

现在是下午四点四十分,我刚刚读完,鼻塞、流鼻涕、头晕等各种症状分明在暗示我可能要感冒了,不过我有绝招,喝一大锅热汤,吃点维生素c,睡一大觉就好了。

有趣的网文很有魔力,不管是看还是听我都是睡不着,非要看完为止,但要是其他图书,你试试,不自觉就睡着了,有一次我去电影院看《速度与激情8》就睡着了,非常舒服的睡眠,感谢速度与激情。

我甚至买了好几套网文,例如《斗破苍穹》,好几十本,还有很多名字都不记得,大部分送给了其他爱读这类书的人。

你要说玩物丧志也可以,确实有点,不过我这个年龄也就原谅自己了。

想起来大学的时候更加堕落,玩游戏看电影纯粹是娱乐,根本没有做出来真正自己的东西,玩游戏也不厉害,看电影也并没有积累足够的数量。

有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人,这类人常常会反复阅读同一本书或同一个游戏或同一部电影;另一类是泛读的人,这类人数量惊人。

我啥也不是。

一方面精读不行,金庸、三毛倒是读了几十遍之多,村上春树也读了很多遍,但是读的不深刻,另一方面泛读我也不行,很多人觉得我读的多,其实我自己知道自己,读的并不多,不管是书还是电影都是不够多,表现在得过且过,娱乐享受太多。

其实这两种途径殊途同归,很多人看不起数量多的人,其实不然,数量多真的很重要,读多了才知道不同的世界,要没有读《富爸爸》我不会搞投资,要没有《数学通讯》我数学教学水平不会太高。

有一次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后,惊为天人,读了一遍又一遍,他的一句话非常棒:要在所教的学科,让教科书上教给学生的内容只是你已经掌握知识的百分之一。

我就奔着这个目标去的,因此我才能做到玩着教学,我根本不用看教科书,也不用备课(形式上的),任何高中数学题我大眼一看就知道怎么做,大部分可以口算出来,因为我需要教给学生的内容只是我掌握数学知识的很小一部分,可能没有达到百分之一那么高的水平。

如果没有读书,我根本不知道这么牛的人的存在,太牛了。

大学时代我只知道金庸、李敖厉害,却不知道世界上比他们厉害的人太多太多了,如果没有读书,我可能永远不知道芒格这种人的存在,这得益于大量的阅读。

数量真的非常重要,重要到用不了多久就能知道自己原来多么幼稚可笑,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写完这篇文字,我感觉我从发烧中走了出来,这种感觉我第一次听到还是在高中看三毛的文章,三毛有一段时间读书痴迷,读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进去了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蒙了,就像我刚刚说的发烧的感觉。

我感觉眼睛有点受不了了,听书吧。

—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