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窟里走出的百万富翁(3分钟读懂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

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叫做《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本书是印度作家维卡斯·斯瓦鲁普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孤儿拉姆·穆罕默德·托马斯因在电视竞猜节目中赢了10亿卢比巨奖,电视竞猜主办方认为他作弊的故事。根据此书改编的同名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内的79个国际大奖,原著小说40多种语言发行,电影只拍了这本书的5%。该书获得国际各大文学奖项的褒奖和肯定,是一本获得文学界和读者肯定的经典小说。

贾马尔·马里克,来自孟买的街头小青年,现在正遭到印度警方的审问与折磨。原因是贾马尔参加了一档印度版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电视直播节目,然而就在他面对最后一个问题之前,有人揭发了他作弊。贾马尔当然矢口否认。

贫民窟里走出的百万富翁(3分钟读懂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1)

在解释为什么能完美答对每道题的同时,贾马尔的生活也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他讲起了认识的一位宝莱坞明星,在一起宗教冲突中丧生的母亲,以及他与哥哥萨利姆如何认识了拉媞卡,他一生的挚爱。

三个无家可归的年轻人被一所做儿童生意的孤儿院诱拐,每天以乞讨为生。但是孤儿院的负责人却想弄瞎他们的眼睛以增加乞讨收入,于是他们逃走了。然而在他们爬火车时萨利姆放开了拉住的拉媞卡的手,拉媞卡再被孤儿院的人抓去。兄弟俩在火车上卖些小零碎儿为生,在一次偷取客人食物的时候,险些被抓,掉下了火车。恰好掉在了泰姬陵,在泰姬陵附近暂时住下来,贾马尔以给游客提供导游服务为生,而萨利姆则与街头混混趁机偷取旅客的财物。

但是贾马尔对拉媞卡的思念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最终他说服萨利姆一起回到孟买寻找拉媞卡,可是一系列的变故使得他虽然见到了拉媞卡,却再次失去了她──她被黑帮老大夺去;而兄长萨利姆也成了黑帮的一员。

于是贾马尔想到了来参加这个电视节目,因为他知道这是拉媞卡最喜欢的节目,她一定会看到他。此时,隔在贾马尔与2000万卢比之间的,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警官认为贾马尔的故事“虽然怪诞,但貌似有理”,于是放他回去继续参赛。拉媞卡果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他,萨利姆此时也幡然醒悟,给了拉媞卡车钥匙与电话,催她快去找贾马尔。最后一个问题是“请说出三个火枪手的名字”,贾马尔虽然清晰地记得年少时和哥哥还有拉提卡在学校里曾自封为三个火枪手,但他其实并不知道三个火枪手的名字。于是他使用了电话求助。电话打给他的兄长萨利姆,接听的却是拉媞卡。贾马尔听到她的声音固然兴奋,但可惜拉媞卡也答不上这个问题。于是贾马尔猜了一个答案,可喜的是他猜对了!而此时萨利姆为了能让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也与黑帮老大同归于尽。

贫民窟里走出的百万富翁(3分钟读懂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2)

那天晚上,贾马尔与拉媞卡终于在火车站相见。他们忘情拥吻,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部电影有着好莱坞式的流畅的叙事,悬念丛生,惊心动魄的讲故事的方法,有美国式故事的浪漫和光明,童话气质,有史诗片式的大格局,有欧洲电影的人文关怀,有丹尼·保尔式的在影像和思想方面的锋锐和透彻。在第66届美国电影金球奖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异军突起成为当晚最大的赢家,获得了最佳剧情类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四项大奖。

该片的叙事不算复杂,但阐述的“点”很多,穿插了贾马尔与哥哥萨利姆、与青梅竹马的拉媞卡的感情。主角贾马尔的一生是比较悲惨的,母亲死于宗教冲突,又被当地的黑社会骗去做乞丐,还差点被弄瞎了眼睛。在哥哥的庇佑下,他得以侥幸逃出生天,两人开始过着混混般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贾马尔依然有着自己的坚持,但萨利姆已经彻底染黑,为了钱,他杀人,加入黑社会,抢走了贾马尔喜欢的女孩拉媞卡,送给了自己的老大。哥哥萨利姆与贾马尔走得是完全的两条道路,他残忍而凶狠,赶走弟弟贾马尔让他自谋生路,可是却在最关键的时候表现兄弟间深厚的情义,他成全了贾马尔的光明和爱情,却献出自己的生命;两兄弟在印度社会中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各自带出了电影对这个社会的批判观点。而拉媞卡则是贾马尔生活中一切美好的目标,如果不是因为他知道拉媞卡喜欢看《百万富翁》这个节目而去参加节目就是让拉媞卡能够找到他,恐怕他一辈子都会安分守己的干一份卑微的职业聊此余生;他所做的一切都为了她,拉媞卡从未逃出魔爪沦落风尘,但是她在火车站台上的微笑像天使一样感染着贾马尔激励着贾马尔,直到贾马尔最终答对最后一道题,有情人终成眷属。

贫民窟里走出的百万富翁(3分钟读懂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3)

从一开始第一个问明星的问题,就揭露了主角贾马尔·马利克从小的命运。在数个问题的背后,所反映的不仅仅是贾马尔一个人的生活和成长,更多的是展现了整个印度社会底层平民的生活状态。影片完美的童话般结局至少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同时也激励着人们为了理想而奋斗。

正如大部分人所认为的,这本书在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刻画上确实打动人心,另一方面还在于他体现的印度社会的贫民问题。本书似乎并没有刻意要揭露印度社会的黑暗现实,没有想要严肃反映印度社会现实,但却仍能激发人们思考。总不能所有贫民窟的人们都通过那种电视节目来摆脱贫困吧,重要的仍然是认识贫民问题的本质与根治其的长远策略。贫民窟里的残酷人生,印度这个亚洲新兴国家的梦想和希望,通过克制的镜头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在同名改编的电影中,主人公杰玛兄弟俩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分别由六个演员扮演。他们和这部电影有一样的气质:清新质朴,动人心魄。这种气质先后让他们赢得了第33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人民选择奖”,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英国独立电影、最佳导演以及最佳新人奖。在金球奖之前,他们还获得了2008国家影评人协会颁发的最佳影片、最佳新人和最佳改编剧本奖。

故事围绕着服务生与辩护律师的会晤展开,通过这个没受过教育的贱民小人物的超戏剧性回忆,揭示出印度下层社会遭遇的种种不公与面临的困境,同时也展示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变化,描绘出各阶层人民的众生相。有的让人哈哈大笑,有的让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还有的让人深深叹息,叹社会的不公,叹信念的伟大,叹人性的坚韧。

贫民窟里走出的百万富翁(3分钟读懂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4)

人性的坚韧不在于坚强而在于平凡。平凡乃人性之巅。世上之人,并非人人都能体味到平凡的真谛。太多的欲望,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物质的丰富,难减躯壳的负担。虽有一时的喜悦,却少了心境的平坦,虽然有了金钱的馈赐,但多了一分心灵的沉重。

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只能拥有一次。平淡也好,显达也好,这些都不是生命的本质。重要的是能够活得坦然,活得真实。而这些,都需要有一颗平常心。凡事以平常心视之,就会活得坦然。

好了,今天这本书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本书再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