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技惠民计划项目任务书(滨周到惠办事惠民县科技局宓洪江)

记者 王文彬 通讯员 王晓燕 卢树斌

山东省科技惠民计划项目任务书(滨周到惠办事惠民县科技局宓洪江)(1)

10月19日上午,惠民县举行“深化营商环境改革 擦亮‘滨周到·惠办事’品牌”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劳动力市场监管、人才流通便利度、创新创业领域专场,发布会上,惠民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宓洪江同志,向大家介绍本领域的工作举措、进展成效,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山东省科技惠民计划项目任务书(滨周到惠办事惠民县科技局宓洪江)(2)

惠民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宓洪江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惠民县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1357”工作体系,持续发挥在推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助力全县双创事业实现新跃升。

高点定位,做到全县科技创新“一盘棋”

根据省、市对科技创新部署要求和全县创新发展需要,今年8月,正式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主任,7名分管县领导和1名资深企业家为副主任,50余名部门(单位、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县科技创新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共同推进全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平台建设和技术市场建设,并确立联席会议制度、述职评议制度以及定期会商制度,充分调动多方参与科技创新积极性,形成了全局统筹、齐抓共管、分头负责的“大科技大创新”工作格局。

长远谋划,实现科技型企业培育“梯次化”

践行科技自立自强,认真落实《惠民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工作计划》,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对标诊断提升突破行动”。按照“申报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市“小升高”培育库入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链条,帮助一批企业实现了研发场地、研发人员、研发设备、研发投入、研发项目、研发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基本实现重点企业研发活动、科研平台、研发费用、知识产权、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全覆盖。

今年来,全县实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35家,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项,入库市“小升高”培育库企业27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6家。

细致研判,推动双创平台布局“科学化”

惠民县科技局找准创新创业平台载体与地方产业创新需求结合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育各类科技平台载体。围绕全县绳网产业创新创业需求,县科技局在李庄镇建设的绳网新材料创新创业平台,2021年被纳为首批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培育的国家级火炬中心也已推荐至省科技厅。

围绕全县高效生态农业需求,县科技局指导惠民县惠白菊菊花茶研究所申报了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现在已经完成备案公示。目前,全县已建成国家级平台1家,省级平台2家,市级平台13家,涵盖生物医药、化纤绳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高效生态农业等领域的创新创业平台布局已基本形成。

突出精准,力推创新要素供给“靶向化”

全面摸排科技型企业问题诉求,坚持“量企定策”“精准施策”。针对企业政策诉求,积极对接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及县财政部门,近两年来,为企业争取研究开发财政补助、“小升高”、平台等奖补资金共计3000余万元;针对企业技术需求,不断深化与“五院十校N基地”及市外高校院所对接合作,为企业对接了PET材料阻燃、聚氨酯材料抗氧化、生物母本组培等先进技术,实现产学研合作57项;针对企业资金需求,会同8家合作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办理成果转化贷款56笔,金额超过2亿元;针对企业人才需求,积极对接中科院、山东大学等国内外高校院所,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13名。

化繁为简,坚持政策业务指导“集约化”

全力为企业减负,坚持无事不扰、随叫随到、一次办好。实行“一揽子”科技政策,出台《惠民县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扶持意见》,对研发投入、科技合作、成果转化等奖补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提升政策易读性和实用性;采取“一图懂”政策解读,汇集税收优惠、资金奖补、金融支持、要素保障等科技政策,编印《惠民县科技创新政策汇编》,为企业提供全面、精准、及时的政策指南;实施“一张网”业务指导,对科技型企业进行拉网式筛查,会同工信、统计、税务等部门联合诊断,一次性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业务指导。

盯上靠上,推动创新创业环境“再优化”

厚植“创新依靠企业、创新为了企业”的助企情怀,推进全天时、全方位、全流程科创服务。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媒体工具,公布联系方式,全体人员在项目申报、平台创建、政策兑现等重要时间节点,实行24小时服务,确保企业问题诉求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实施“领导干部帮包镇办企业”制度,由局分管领导带队,帮包镇办科技型企业,负责协调解决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诉求,实行“首问负责制”“科长负责制”,并建立销号台账,确保企业提出的每一项诉求跟踪到底、解决到位。

下一步,县科技局将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全县实际,不断抓主体、强研发、促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新惠民贡献科技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