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节跟妇女节有什么区别(过女生节还是)

3月7日,与“女生节”相关的话题,席卷了年轻人的朋友圈。

最近几年,这个由“3.8”国际妇女节衍生出来的民间“节日”,俨然已经成为一股流行于青年群体之中的时尚风潮。尤其是在各大高校里,“女生节”成为校园里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一夜之间,写着各色“女生节”标语的横幅,便会如雨后春笋般从学校的各个角落里冒出来,送礼、喊楼之类的集体活动,更是屡见不鲜。还会有人发明几种新奇的“女生节”玩法,以各种形式吸引舆论的眼球。

女生节跟妇女节有什么区别(过女生节还是)(1)

相比于作为法定节日的“3.8”国际妇女节,“女生节”虽然少了官方的“名分”,但却更热闹、更具娱乐性,因此更受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这一天热闹一下,以各种有趣好玩的方式过过节,倒也无可厚非。

自此以后,3月8日渐渐成为了一个象征着女性劳动者争取权益的重要日期。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在这一天,各个国家都爆发了多场妇女抗争活动,其中,1917年3月8日爆发于俄罗斯帝国首都圣彼得堡的那场妇女示威活动,更是拉开了俄罗斯革命浪潮的大幕。在这一过程之中,3月8日渐渐以“国际妇女节”的形式被固定了下来,并最终在1975年正式被联合国确认为国际性质的节日。

和重视娱乐的“女生节”比起来,“3.8”妇女节显得有些古板、单调,但是,这个节日却承载着远超“女生节”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要维护广大女性劳动者的权益不受损害,支持女性劳动者取得和男性同等的平等权利。这个意义在1857年至关重要,在今天同样至关重要。尽管和19世纪相比,生活在今天的女性,在社会地位上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但是,彻底实现性别平等,依然是一项未竞的事业和使命。在这种情况下,“3.8”妇女节还远远不该走进历史,其现实意义依然不容抹杀。

女生节跟妇女节有什么区别(过女生节还是)(2)

在中文之中,“妇女”的“妇”字,原本是左“女”右“帚”的,而右边的“帚”字,正是“洒扫”之意。成年女性之所以被称为“妇女”,本质原因既不是年龄的增长,也不是婚育状态的变化,而是因为她们参与到了劳动之中,成为了光荣的劳动者。“妇女”这个词听起来虽然有些显老,但其却承载着独特的意义。

今天,我们的社会依然面对着诸多重要的性别平等议题,诸如男女同工同酬、女性权益保护等问题依然亟待解决。而“3.8”国际妇女节,正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思考这些严肃问题的日子。年轻人在3月7日过过“女生节”当然不是坏事,但是,它不应该冲淡“3.8”国际妇女节的意义,如此,才是真正的尊重女性,尊重性别平等。

作者 / 杨鑫宇 编辑 / 苍 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