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为什么加班成为普遍现象 为什么科技在进步

人们常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可是现在,连未成年人的世界里,好像都已经与“容易”无关了。由此来看,成年人的不容易,该有多疯狂。

所以当年那句“能者多劳”到了如今,也就变成了不管是不是能者,都得多劳。

当“996”工作制都能成为一种奢望。

为什么如今科技如此发达,社会文明进化到如此阶段,我们的忙碌程度竟然还跟上世纪工业时代的工人们没有区别,甚至犹有过之呢。

说实话,这件事的问题不止在你老板这里。

国内为什么加班成为普遍现象 为什么科技在进步(1)

其一,是因为人们的需求与期望变得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细化。

当年一块6寸的蛋糕坯子没有奶油,大家吃的很开心,如今不把蛋糕整个几层出来,再精雕细琢几许,都不好意思晒图;

当年店铺排队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今网购物流外卖的出现不仅能让你坐在家中享受送货上门,还可以对快递员给予优差评这种“上帝视角”;

当年工作几个小时是常态,十几个小时大家也没有怨言,如今不加班到深夜,看不到桌子上的几包咖啡,就别跟人说你在努力奋斗。

卖服装的希望外卖快点,外卖员希望汽车省点油,卖汽车的想让房子便宜点,卖房子的又嫌衣服不好看。循环往复,当我们对其他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他行业对我们的要求也自然会越来越高。

在这种“越来越高”的压力下,老板不找咱们顶上,还能找谁。

国内为什么加班成为普遍现象 为什么科技在进步(2)

其二,是因为竞争关系愈发激烈(企业生存压力大,同事生存压力大)

我之前在某企业就职,在某个项目上要定期向对口单位发送月报、季报和年报,但就只是一份原本非常简单的小小的月报,竟然被对口单位的部门主管退回了五次,前后修改了100余处,基本是3个字便要修改一次,在月报是要如期归档的压力下,那怎么办呢,只能一次次把下了班的同志们又找回来,或者把工作计划直接发到其手机中了。

最后,一份最多300字的月报,被硬生生扩成了洋洋洒洒几千字,有图有颜色,有表有数据的论文式报告。

事后探寻这件事的原因,发现:

1、另一个部门主管所经手的项目组所提供的月报特别精致,我们主管有了压力;

2、最近对口单位可能有人事变动,主管需要表现;

3、我们此次所做的项目与对口单位人际接触上复杂度较高,必须要稳中不能出错。

主管说,知道你们辛苦,我也是没有办法,现在行业竞争太激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能硬着头皮上。

虽然永远都有一些贱骨头只在领导面前卖力讨好而让领导自我感觉不错,逼得大伙儿不得不铆足劲儿往上顶,但更多的,是企业的生存压力,是老板的生存压力,更是我们大家的生存压力。

从雷曼兄弟、通用公司到甲骨文、IBM,再到民间的大小企业们,连几百年的巨头说垮就垮都已经不再是玩笑话,当一条街上烧烤店可以并排几十家,当裁员、破产的数量越来越“神话”。

负重前行,永远都不是说说而已。

其三,是因为抚育成本提高(老龄化、买房买车…)

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只要你环顾四周,例子比比皆是。

成家,立业,挣钱,养家。

领导也要面对这些,领导也急。

国内为什么加班成为普遍现象 为什么科技在进步(3)

多劳,也就意味着过度劳累。

全球最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2015年发表论文称,相比于每周工作35—40小时以内的人而言,周时超过55小时的人,冠心病发病风险平均要高出13%,中风风险高出33%。同时大量证据表明,过劳会扩大“睡眠赤字”,增加对酒精及咖啡因的依赖,提高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

2006年,杨河清看到韩国媒体报道中国有60万人属于“过劳死”,十分吃惊,可当他带领团队进行调研之后才发现,如果按照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的标准,中国每周工作超过50个小时的人超过30%,甚至有近10%的人超过了60个小时,这种普遍的严重过劳现象,意味着其中有40%的人处在过劳死的边缘。

简言之,就是随时可能猝死。

愿这万家灯火中永远都会有一盏灯为正在承担的你等候,也愿每一位在咬牙坚持的同时,能够每天都在风雨中走过那条熟悉的路,安全到家。

国内为什么加班成为普遍现象 为什么科技在进步(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