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清明节有关的后记(清明清明节记事)

与清明节有关的后记(清明清明节记事)(1)

清明节的雨

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把清明节打上了雨的烙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千余年传唱的诗固化了我的思维,让清明节和雨联系在一起。好像是说清明节应该雨纷纷嘛。而且,在我多年的印象中,一直以为,河北民歌《小媳妇回娘家》就是清明节回娘家,在八十年代初,邓丽君那甜润的歌喉把妇女回娘家唱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我就懵懵懂懂的认为,下着雨回娘家说的就是清明节,可是,在查阅许多资料后,所有解释中没有清明节,但是从歌词来看,有乌云,下着雨,穿大红袄,有鲜花,这个时节应该是在春夏之交或者是夏秋之交吧,应该不是词条里解释的大年初二回娘家,试想,北方过大年的时候,既不开花也不下雨。并且,在我们这个地方,也有媳妇清明回娘家的习俗。由此看来,我觉得这首歌写的应该是清明节回娘家,不然,读者也可以重温一下歌词,看我说的对不对:风吹著杨柳嘛唰啦啦啦啦啦啦 小河里水流呀哗啦啦啦啦啦啦,谁家的媳妇 她走呀走的忙呀,原来她要回娘家。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著一个胖娃娃,咿呀咿得儿喂。一片乌云来,一阵风儿刮, 眼看那山中就要把雨下,躲又没处躲,藏又没处藏,豆大的雨点往我身上打呀,咿呀咿得儿喂,淋湿了大红袄,吹落了一枝花, 胭脂和花粉变成红泥巴,了一只鸡,跑了一只鸭,吓坏了背后的小娃娃呀,咿呀咿得儿喂,哎呀 我怎么去见我的妈。

其实,人的固化思维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我总是会认为清明要下雨,于是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就会猜测清明节会不会下雨,可是,有那么几年,清明却始终是无雨,真是是令人失望,于是我便写了一首失望的诗:

《清明》

踉踉乾坤行,

云淡天风轻。

古说今日有细雨,

但未见。

牧童亦去,

只留桃花簇簇。

杨吐须,

柳已绿。

春笛未响柴扉无,

远看寒山已成绿。

今年也是这样,我也早早地查过日历,每天必看天气预报,期盼着清明节这天会下雨,以满足这个心理的期盼。还好,今年的这个愿望真的实现了,自寒食开始,天上已经簌簌落落的下起了细雨,雾雨菲菲,昨天夜里,淅淅沥沥的下了一晚,直到今天中午才停,终于契合了老杜的诗意,也算慰藉了我这失望的心情。

与清明节有关的后记(清明清明节记事)(2)

踏青(远足)

白白红红相间开,三三五五踏青来。戏随蝴蝶不知远,惊见行人笑却回(引用黄庭坚诗)。清明节,在春天的节日里,应该是个大节日,解除严冬的封锁,天气开始转暖,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地变绿,百花争艳,鸟语花香,雨也开始多起来,衣服也渐渐穿得少了,人们活动开来,荡秋千、踢毽子,踏青、,人群攒动,熙熙攘攘。正如东坡所言: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

自从昨天开始,五莲中学的学生开始远足,孩子们扛着校旗,浩浩荡荡,绵延数里,沿着城区长青路一路向南,方向好像是奔大青山(或者是罗川方向)而去,看个子,好像是初中部的。今天,又有一波学生冒雨前行,沿着旅游小道一直向南,和昨天的行走路线一致。孩子们的远足,也让我想起了三十五年前的今天,我也进行了一次远足,步行十几公里,远足目的地是金矿,那天下的不是雨,而是雪,这倒是应验了老祖宗那句话,“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那天的雪下得很大,但是化的很快,这一次远足,我第一次看到了黄金(粗金),了解了金矿黄金的生产流程。岁月悠悠,青春不在。当这些孩子们带着青春的气息从我身旁走过的时候,才感觉到岁月的无痕。

在我们这里,还有插柳的习俗,至于插柳的来历,说法各不相同,有说为辟邪,有说是晋文公纪念介子推。但是,我地风俗,多为寒食这天下午插柳,或者是松柏枝,寒食虽然不在二十四节气,约定俗成的说法应该是纪念介子推。不过,现在的人们住了楼房,也没有插柳枝的习惯了,主要原因是门框上没有插柳枝的地方了。

与清明节有关的后记(清明清明节记事)(3)

扫墓和忆苦思甜

回眸历史,弹指千年,清明节本事帝王、公卿和大夫祭奠的日子,变迁中来到了民间,渐渐演变成祭祀、扫墓、等活动。记忆中,清明节扫墓是主题活动,学生们排队来到烈士墓前,默哀肃立,一位老革命穿着黄军装,会诉说着那灰飞烟灭、流血漂橹的战争年代,这位老军人爷爷好像是打过东北的战士,参加过著名的四平战役,战役是林彪指挥的,和杜聿明交锋,四战四平,敌我双方都战死好几万人。原先,我一直认为,我的亲二大爷(我的叔伯大爷中也有烈士)是在东北的四平战死,后经过勘误,是在黄岛的王台牺牲,在这篇小文里,也寄托对先辈烈士的怀念吧,他们是新中国的开路人。随着社会的进步,这几年,我们这里都实行网上祭念,可以留言,可以送鲜花,来寄托对革命先辈的哀思,今天,我也在网上给先辈们送了鲜花。

忆苦思甜是我上小学的必修课,以教育和激励我们这些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学生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发愤图强,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村里有个老干部,每年都上校给我们进行忆苦思甜教育。重温这段岁月,感慨珍惜当下,纵观历史,老百姓只图平安。

与清明节有关的后记(清明清明节记事)(4)

清明打秋千和踢毽子

说起打秋千(我们这里方言叫悠千),我胆很小,不大敢玩这把式,我们学校的秋千都被胆大的占着,他们都踢得老高,看着都快踢平了。秋千不光学校了有,有些家长也在家里给孩子拴个土秋千,在相近的两个树空里吊根绳子,挂上块木板,让小孩来回悠荡着玩耍。这些年见得最多的是在大青山上,这个景点的秋千是用网包制成,很安全,游客们躺在里面玩得很开心。

在民间,所有的健身器材不用花钱买,自己都可以做,我们说的毽子,都是自己做的,有一种是用布缝制而成,里面装上玉米等粮食,可以踢可抛,拽来抛去的,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还有一种是用鸡毛和铁头做成,多用来踢。说起来,孩子们玩得是心情,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除了学校里有运动器材,小孩基本没钱买个球呀之类的。土造的洋火枪、土造的陀螺、土造的弹弓……

关于清明的话题就到这里了。首先是怀念我们的祖辈、祭奠缅怀革命先烈,其次是我们要珍惜当下,正能量积聚。

壹点号 燕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