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

#秋日生活打卡季#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1)

秋天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看红叶、银杏,赏菊、观鸟、登山、打枣、摘柿子……

即便这些都不能做,俯身拾起一枚树叶,夹入书中,将美好存于记忆……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2)

在所有秋季的户外活动中,赏银杏备受国人推崇。究其原因,是银杏树特有的气质。

银杏“公种而孙得食”,从栽种到结果要20多年,是自然界少有的“公孙树”;其树龄可达千余岁,寿命长,物种图谱中无人能及;其叶片呈金黄色,为九五之尊所独享。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3)

正是由于这些,中国人极爱银杏,赏银杏,自然也成为秋季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此,小编总结了26处北京秋季赏银杏的好去处,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4)

故宫银杏:红黄之美

自然中完美的配色有很多,中国人独爱红黄之美。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5)

朱红色的砖墙,黄色的琉璃瓦,金色的大殿,地处北京城中轴线上的故宫,俨然成了红黄之美的绝佳结合地。

朔风把银杏染成金黄,使故宫的红黄之色变得欲加浓烈。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6)

角楼银杏之美,在于红与黄的色彩搭配,在于拼搏努力后的收获,在于权利之盛时的璀璨。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7)

像故宫银杏这样,处于景点内的赏银杏地,还有很多,详见下表。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8)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9)

潭柘寺银杏:祈福

俗话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在比北京城更古老的潭柘寺中,有两棵“帝王银杏”,这里是从故宫出来后,赏银杏的必去之地。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10)

潭柘寺毗卢殿前东侧的银杏,始种于唐朝贞观年间,至今已有1300岁,树冠40余米,树身周长9米,要六、七人才能合抱。

清乾隆帝来此祈福时,御封为“帝王树”。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11)

来这里,除了看银杏,还可祈福纳祥。

在银杏广茂的金色华盖下,伴着金秋悠远的钟声,在袅袅升腾的烟雾中,殷殷之情可通天达地。

和潭柘寺一样,很多寺院都植有银杏。红螺寺的在大雄宝殿前,有两棵雌雄银杏树,据说那里求姻缘较为灵验。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12)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13)

钓鱼台银杏:秋天的童话

钓鱼台银杏,位于西城三里河钓鱼台国宾馆东墙外。

这里的银杏离市区很近,且中初具规模,已成为北京观赏银杏的地标,被誉为北京的“银杏大道”,是京城人赏秋、思秋的好去处。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14)

一棵称树,二木成林,钓鱼台银杏有230多棵,分列道路一侧,延绵1公里。

每到11月中旬,满目金黄,叶片从枝头,袅袅而下,在地面上堆积起厚厚的一层,人踏在上面,发出沙沙作响,感觉舒适极了。

那光、那色、那声,将人带入秋天的童话。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15)

于是,拍婚纱的、搞摄影的,写生作画的,都云集于此。

这里有了除赏银杏外的另一场美丽风景。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16)

像钓鱼台银杏这样不附着任何外物,自然、野趣赏银杏的去处还有很多。

比如奥林匹克公园、昌平南邵张各庄……其中最有野趣的当属张各庄银杏。

这片银杏林紧邻京密引水渠,面积千亩余,约八十多万株,是京城最大的银杏树种植基地。而且这里的银杏,树龄较短,树干矮小,枝叶繁茂,更适合游客拍照。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17)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18)

清北银杏:种下春天

清华大学有3处赏银杏地,分别位于学校南门、西门和5号宿舍楼。

一到秋季,学校西门、南门道路,被银杏凃绘成金黄,在阳光的映射下,泛起粼粼波光;而校园5号楼金黄的银杏,与白红色的建筑搭配起来,营造出一种纯粹、宁静的学院美。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19)

北大植有银杏树的地方很多,学校西门、图书馆北面、未名湖边、生物楼附近都有,因银杏种植地方不同,而韵味各异。

未名湖畔,在金黄色银杏的掩映下,莘莘学子穿行其中,如诗如画;学校西门外,古银杏根扎入大地,叶探进云里,向周围散发着气蕴和精神。

北京赏银杏攻略(北京的秋天都在这里了)(20)

秋天户外的玩法很多,可看的景致也不胜枚举,然而,没有一种景致可以比得上赏银杏。

银杏之美,在于秋日里金色的童话,在于沉醉其中的绵绵情意,在于收获成功时的璀璨,更在于红黄中孕育的生机。

如果你有同好,千万不要错过10月下旬-11月初的赏银杏观赏期,一旦错过,就只能明年见了。

(以上图片全部源自摄图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