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胡思乱想(为什么你会胡思乱想)

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胡思乱想(为什么你会胡思乱想)(1)

从心理学上来说胡思乱想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思维云集”的现象。

所谓思维云集即至

“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是指一种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往往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与周围环境也无任何联系。”

胡思乱想的思维云集的产生一般可能和“强迫性思维”有关系,这种思维强迫我们没有办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事情上,胡思乱想一般分成两种:具体的【情景恐惧】以及广泛的【弥散性焦虑】。

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胡思乱想(为什么你会胡思乱想)(2)

那么,胡思乱想一般的表现是什么呢?

第一种是对于某个指定的事件所产生的胡思乱想,在心理学上把这种胡思乱想称为【情景恐惧】,这又分为个小类——

1、关于已发生的事情,不断产生强迫性的入侵思维,比如——

| 我不断地想到之前有句话没有说对,我要是没有这么说该多好;

| 我不断想到之前有个offer我没接受,要是我接受了该有多好;

| 我不断地思考我之前的选择没有选对,我要是换一个选项该多好;

2、关于未发生的事情,不断产生强迫性的入侵思维,比如——

| 我三天后有一场考试,要是有题我做不来该怎么办?

| 下个月我要去见网上的男友了,要是他对我不满意该怎么办?

| 股票明天开盘,不知道是上涨还是下跌?

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我们胡思乱想的,基本上都集中于这些事件发生后的最坏结果——没说对话得罪了人、没接受offer就没了工作、工作中领导同事不喜欢不满意自己,股票下跌全部亏完等等。

所以这一类的胡思乱想本质是【恐惧】。

第二种是没有具体事件,没有具体情感的胡思乱想,在心理学上把这种胡思乱想称为【弥散性焦虑】

比如,很多人对于半年后的事情感觉很焦虑,慢慢地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最后折磨地自己已经没有功夫考虑这个事情了,但依然摆脱不了这种状态。

比如,我的一位来访者之前非常担心他和他妻子的关系,每天要考虑怎么拯救婚姻,后来终于把关系稳定了下来。但是他发现,自己依然处在焦虑之中,每天都有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

这是因为焦虑的人会自动激活认知注意综合征,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些生理唤醒(比如太恐惧而导致的惊恐发作,或者躯体反应),但是这却导致了焦虑思维的反弹,为了抑制情绪,焦虑变得更强了。

容易胡思乱想的原因或者容易胡思乱想的人有哪些特质呢?

容易胡思乱想的人,一般受下面四个因素的影响——

1、人格方面

临床咨询中发现,一些拥有特定人格特质的人更容易陷入反复的胡思乱想当中——

偏执型人格:习惯性的猜疑和偏执,所以总是对人和事抱有怀疑态度,而且一旦觉得自己有可能没有做好,就会逼着自己必须做到完美。

边缘性人格障碍:有着极不稳定的情绪和自我评价,所以对于事件的评价经常两极分化,要么完美,要么就是完全失败,所以总是会困在这种极端的情绪中。

自恋型人格:对于事情过于谨慎,完美主义,所以总是对自己严格要求,往往因为一些小细节而感到特别纠结,甚至自我攻击。

讨好型人格:过分依赖别人,有极大的分离焦虑,所以经常害怕被抛弃,对于事情也没有决定能力,瞻前顾后,过分焦虑。

2、强迫思维

强迫性的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入侵性的感受,自己无法控制,也无法预测——

吃着饭,突然脑子里就闪过自己考试不及格,而被数落的画面;

明明上一秒还在开心的聚会,下一秒脑子里就出现了自己被冷落的画面;

已经下定决心不再想这个事情,但是关于这个事情的各种可能不停地浮现在眼前;

即使你在意识层面上不断地拒绝这些信息,但是他们就是会在脑子里出现,让你产生一种不能控制自己的感觉。

我们的大脑有一部分是动物性质的,就像条件反射:一看到水,就会想象喝水的样子;一吹到风,就会想象迎风飞翔的样子;一看到尖锐物,就会想象刺穿某物的场景。

这些都是正常的,这些念头往往会在脑袋里一闪而过。但是如果你被这种强迫性的入侵思维所纠缠,一旦想到这些事情,就很难再逃脱了。

我的一些强迫症患者经常会告诉我,一旦想到自己的手可能不干净,他们就无法逃脱这个想法,直到强迫症去把手洗了,才能缓解;

甚至一些患者会在看到高楼的时候,脑子里一旦闪过跳楼的画面,就会一直保持在这样的状态中,强迫着他去想各种可怕的事情;

这甚至会让来访者认为,自己内心真的想去做这个事情。但显然,这已经是我们的意识,被大脑所绑架了。

3、思维反刍

焦虑性的思维反刍是指,反复地被动思考。

“反刍”本来是指动物把咽下去的食物重新返回到嘴里,嚼碎了再慢慢吞回去,以促进消化。

而思维反馈则是在遭遇了重大事件之后,本能的压抑,但是又无法完全压抑,所以只能反复地在大脑里思考这个事情,产生自动的反复思考。

当发生思维反刍时,你会总是关注消极事物,刻意回避有可能出现问题的情景,每天提心吊胆,以至于没有办法去享受当下。

一方面,思维反刍的患者认为自己可以做一些“万全的准备”来避免心中的焦虑,所以时时刻刻都紧绷神经,预防坏事发生;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坚信不疑自己这种神经质的做法,也会导致不好的结果,所以要放松自己,不能这么紧绷。

完全矛盾的想法,导致自己不停地思考事件,还要思考自己“这样思考”本身是否合理。

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胡思乱想(为什么你会胡思乱想)(3)

我的建议解决方案

1、CBT认知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目前最快捷,最有效治疗焦虑症、强迫症的疗法之一。

我本人的咨询流派也是以CBT行为认知流派为主,所以咨询风格也是偏向于理性和辩论,以此来打破不合理认知,重建对事物新的态度和看法。

首先我们要知道,让我们感觉焦虑【情绪】的都是因为我们在胡思乱想;而这些胡思乱想都是我们的【自动性想法】。

我们通常认为这些自动跳出来的想法无法被控制,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他们受我们的【生活规则】控制。而这一部分则属于潜意识的部分,在CBT中,这一部分成为【元认知】。

我们可以通过CBT的技术来调整自己的思维:

通过记录【日期】、【事件描述】、【情绪感受】以及【具体的焦虑内容】来做到对自己的焦虑进行自我监控。

坚持记录自己的焦虑感,这可以有效地让这种思维反刍变得具体化,变得可控,而不是一旦开始就不断在脑子里肆虐,这是我们摆脱大脑绑架情绪的重要一步。

2、森田疗法

在临床上,森田疗法是用来治愈焦虑症、强迫症、神经症最多的疗法。

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在个人的经历中总结出了神经质的本质:就是主观臆断。这种主观臆断有着内向性、顾虑性、被动性、强迫性,比如——

追求完美,厌恶失败,超高自尊,强支配欲。这些想法本质上都是满足过敏的自我认知,以及超强的欲望。

所以,森田疗法的核心就是“放弃治疗的心态”,从而达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当我们真正抛开心底的软弱,同时一心一意去完成每项任务时,这种相互矛盾的主观臆断也就消失了,神经症也就消失了。

比如,焦虑自己失眠的患者,处理失眠的最好办法就是:承认自己失眠了。

所以在失眠的时候,就不要强行想着去睡觉,而是看看书,玩玩游戏,做当下能做到的事情;而不是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反复思考:我怎么才能睡着?

这一点和我国传统的道家思想不谋而合,让我们可以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自然可以降低焦虑。

3、放松冥想【强烈推荐】

近几年【正念冥想】在心理治疗里异军突起,成为治疗各种焦虑症的中流砥柱。

正念冥想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心理训练,它能让你慢慢控制自己的思维,放慢思绪的速度,逐渐让消极的情绪消失。

其实类似于CBT与森田疗法的组合,能够让你不加判断的去感受和接纳自己的想法、感受。整个训练不需要蜡烛香薰,只要坐的地方舒服,闭上眼睛就可以开始了。

整个训练只用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每一次吸气,每一次吐气,都感受空气在鼻腔、在气管、在肺部中的流动,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这上面,你自然也就能摆脱神经焦虑的思维反刍了。

科学研究表面,正念冥想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感神经的紧张,甚至可以改变大脑中的思维结构,可以说是是见效最快,上手最快的治疗方式了。

我是深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书籍《非暴力沟通 · 两性篇》译者,大连市心理协会会员,34岁,已婚已育,愿意分享我的态度。

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胡思乱想(为什么你会胡思乱想)(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