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县级市发展思路(广东省西部五市肇庆)

粤西五市:肇庆市、云浮市、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粤西县级市发展思路?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粤西县级市发展思路(广东省西部五市肇庆)

粤西县级市发展思路

粤西五市:肇庆市、云浮市、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

肇庆市

春秋战国时为百越地。秦为南海郡、桂林郡地。公元前111年,汉置高要县。隋置端州,后改信安郡、唐复置端州。北宋1118年置肇庆府,“肇”作始解,“庆”为吉庆,意即宋徽宗自被封为端王开始,招来继承帝位而统治天下之吉庆。元改肇庆路。明、清为肇庆府。民国废府留高要县。

1949年,划出高要县部分地区设立县级肇庆市。1951年撤销肇庆市并入高要县。1958年,再析高要县地复置县级肇庆市,为高要专署驻地,1959年撤销。1961年恢复县级肇庆市,1988年升为地级市。

1988年3月,肇庆地区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撤销肇庆地区,肇庆市升格为地级市,原肇庆地区所属高要、广宁、四会、封开、德庆等10县划属地级肇庆市管辖。1994年4月,云浮市升格为地级市,原肇庆所属新兴、郁南2县和罗定市划属浮云市。至2020年末,肇庆市共辖3区4县,代管1县级市。

今肇庆市所属各区县市于1949年为1市5县,其1949年及以后的隶属为:

1949年属西江专区(1952年并入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高要专区(1959年并入江门专区)。1961年属肇庆专区(1970年改称肇庆地区)。1988年属肇庆市。下面介绍肇庆市各区县市时,不另复述。

端州区、鼎湖区:端州地名始于隋。隋以前,一直为高要县治所驻地。隋589年置端州,北宋1118年,端州升为肇庆府,瑞州一直为州、府治所在地。肇庆设立县级市时,为肇庆市城区。1988年,肇庆市升为地级市,肇庆市城区改设为肇庆市端州区和鼎湖区。

高要区:公元前111年,西汉置高要县,因县东北有高峡山,以“高要峡口”而得名。曾是广州都督府、两广总督府驻地。1956年为高要专署驻地。1993年,高要县改设县级高要市。 2015年,高要市改设肇庆市高要区。

广宁县:古属岭南百粤地,汉属南海郡四会县地。明1559年析四会县地置广宁县,“明嘉靖三十八年平大罗山贼,因置县”,取广泛安宁之意。1949年后曾两度与四会县合并为广四县,1961年分置,仍称广宁县。

怀集县:南朝宋436年,分四会县银屯乡置怀集县。唐622年于怀集县置威州,领4县。627年废威州,省霍清、威成、兴平入怀集县。714年省永固县入怀集县。宋972年省洊水县入怀集县。1950年以前属广西省。1951年划属广东省。1958年,怀集县与开建县合并称怀建县,1959年称怀集县,1961年分置开建县。

封开县:原为封川、开建两县,合并称封开县。秦汉时期,封川属广信县(后改梁信县)地,开建属封阳县地。隋598年改梁信县为封川县。清朝废除两县,民国恢复两县。1961年,封川、开建两县合并设立封开县。

德庆县:汉称端溪,唐称康州。宋“绍兴初升为德庆府,以高宗潜邸也。”明改德庆州,清改德庆府。1912年废府置德庆县。

四会市:先秦属百越地。公元前214年,秦置四会县,因境内为四水(西江、北江、绥江和龙江)会流之地故名。三国吴226年,将县东南部分置平夷县(后改为新夷县、新会郡)。明1559年,朝廷平大小罗山瑶民暴动后由四会县析置广宁县。1952年至1958年间,四会县与广宁县合并改称广四县,后复置。1993年,四会县改设县级四会市。

云浮市

周代为百越地。秦属南海郡,秦末为南越国地。公元前111年,汉代属端溪(县治在今德庆县)、高凉二县地。唐621年设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742年改勤州为云浮郡。明1577年置东安县,1914年改云浮县,因境内云雾山得名。1992年,云浮县改设县级云浮市。

1994年,云浮市升格为地级市,云浮市增辖肇庆市属新兴县、郁南县,代管罗定市。至2020年末,云浮市共辖2区2县,代管 1县级市。

今云浮市所属各区县市,1949年为云浮、新兴、郁南和罗定4县。1949及以后这4县的隶属是:1949年属西江专区,1952年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高要专区,1961年属肇庆专区(1970年改称肇庆地区)。1988年属肇庆市,1994年属云浮市。下面介绍云浮市所属各区县市时,不另复述。

云城区、云安区:1994年以前为县级云浮市。1994年,撤销县级云浮市,改设地级云浮市云城区。1996年,析出云城区的9个镇,设立云安县。2014年,云安县改设云浮市云安区。

新兴县:汉元鼎六年置临允县,东晋351年改新兴县,取地临新江而兴旺之意。南朝宋元嘉年间至北宋天禧四年间,先后称新城县,新州县,新春州,终复称新兴县。1958年新兴、云浮2县合并称新云县,1959年新云县改为新兴县,1961年复置新兴、云浮2县。

郁南县:古为百越地。经秦、汉等历代变更,至明1577年置西宁县。1914年因与当时青海省西宁县同名,遂更名郁南县,因地在郁江(又称西江)之南而得名。

罗定市:秦属开阳县地,汉属端溪县。晋为龙乡县,隋589年改龙乡县为平原县。至宋代演变为泷水县。明1577年征罗旁,平瑶乱,升泷水县为罗定直隶州,因罗旁平定,取罗定为州名。1912年废罗定州改罗定县。1958年与郁南县合并为罗南县,1961年分置罗定县。1993年,罗定县改设县级罗定市,由肇庆市代管,翌年由云浮市代管。

阳江市

秦属南海郡。公元前111年,汉设合浦郡高凉县。东汉220年高凉县改设高凉郡,下领三县。南北朝梁527年设高州。隋606年,析安宁、高凉2县地置阳江县,属阳春郡。阳春郡下另置阳春县。阳江县、阳春县从此得名。

1988年,撤销阳江县,设立地级阳江市。原阳江县辖区分别设立地级阳江市江城、阳东两个市辖区和阳西县。地级阳江市管辖阳西县和江门市属阳春县。至2020年末,阳江市共辖2区1县,代管1县级市。 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1988年以前为阳江县,因境内阳漠江得名。1988年,撤销阳江县,其辖区分别设立地级阳江市江城区、阳东区和阳西县。原阳江县1949年属粤中专区,1952年属粤西专区,1956年属湛江专区(1970年改称湛江地区)。1983年属江门市,1988年属阳江市。

阳春市:隋606年始置阳春县。 1994年,阳春县改设县级阳春市,由阳江市代管。1949年及以后的隶属与阳江县相同。

茂名市

古为西瓯骆越之地。后置茂名县,因“有茂名水”故名。1959年,为开采油母页岩炼制石油,自茂名县南部划出8乡设立县级茂名市,将析出茂名市的茂名县改称高州县。1975年,茂名市升为省辖地级市。

1983年,湛江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湛江地区,将原湛江地区所属高州、化州、信宜、电白四县划属茂名市管辖。同年,茂名市城区设立茂南区。至2020年末,茂名市共设2市辖区,代管3县级市。

今茂名市所属各区、市,1949年为5县。这5县1949年及以后的隶属是:1949年属南路专区,1952年属粤西行政区,1956年属湛江专区(1970年改称湛江地区);1983年属茂名市。下面介绍茂名市各区、市时,不另复述。

茂南区:古为西瓯骆越之地。后演变为茂名县,因境内“有茂名水”得名。1959年,为开采茂名县油母页岩炼制石油,析茂名县南部8乡设立县级茂名市。1975年升为地级市。1983年,茂名市城区改设茂名市茂南区。

电白区:2014年,撤销茂名市茂港区和电白县,合并设立茂名市电白区。

高州市:公元前111年,汉代属高凉县地。后设高凉郡因“高凉郡土厚而山环绕,高而稍凉,故以为名。”。南北朝梁527年设高州,后演变成茂名县。1959年,析茂名县南部8乡设立县级茂名市,茂名市以外的地区设立高州县。1993年,高州县改设县级高州市,由茂名市代管。

化州市:三国为广化县地。宋改化州,因龙化江和名。后改置化县。1959年化县和吴川县合置化州县,1961年分置化州县和吴川县。1994年,化州县改设县级化州市,由茂名市代管。

信宜市:“隋为怀德县,唐析置信义县,宋讳义改宜,有招义山、信义水”。1995年,信宜县改设县级信宜市,由茂名市代管 。

湛江市

秦属象郡。公元前111年(属汉代),南部徐闻、海康、遂溪三县属交趾部徐闻县;北部吴川、廉江两县分属交趾部高凉县和合浦县。以后,南部三县先后属交州、合州、南合州、东合州。唐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直至清代,属雷州府,北部二县先后属广州、罗州、化州,至明清属高州府。

清1899年,法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雷州府的遂溪、高州府的吴川二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划为法国租界,统称“广州湾”,划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范围,设广州湾行政总公使署,受安南总督管辖。1943年,复为日本侵略军占领,曾建立极为短暂的日伪政权。

1945年8月,中法签订《交收广州湾租界地专约》,经历法国和日本47年统治的广州湾重回中国。从这一年起,广州湾正式设立为湛江市。

1949年,湛江市为省辖地级市,1958年降为县级市,1975年升为地级市。

1983年,湛江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湛江地区,将原湛江地区所属徐

闻、海康、廉江、遂溪、吴川五县划归湛江市管辖。至2020年末,湛江市共辖4区2县,代管3县级市。

今湛江市所属2县3市1949年为5县,这5县1949年及以后的隶属是:1949年属南路专区,1952年属粤西行政区,1956年属湛江专区(1970年改称湛江地区);1983年属湛江市。下面介绍湛江市所属2县3市时,不另复述。

赤坎区:赤坎为湛江老城区,形成于南宋。1945年设湛江市赤坎区公所,1984年为湛江市赤坎区。

霞山区:法租占广州湾时期逐步发展为城区,原名西营,1956年改名霞山。1984年设立湛江市霞山区。

坡头区、麻章区:原属吴川县,1958年划属湛江市郊区。1984年划出郊区一部分设立湛江市坡头区。另一部分于1994年设立麻章区。

遂溪县:秦为象郡地,齐与梁设扇沙县。隋590年置铁耙县,唐743年改铁耙县为遂溪县。后几经变更,1961年复名遂溪县。

徐闻县:西汉始置徐闻县,“谓其地迫海,涛声震荡,曰是安得其徐徐而闻呼?此徐闻所由名也。”新中国成立后曾改为雷南县,1960年复称徐闻县。

廉江市:秦为象郡地,汉为合浦郡合浦县地。唐622年置石城县,742年改濂江县,因县西有濂江得名。1993年,廉江县改设县级廉江市。

雷州市:西汉为徐闻县地,隋589年自徐闻县析置海康县,“县南、西皆濒海,本汉徐闻,隋改徐闻为隋康,析隋康地置县,因名海康。”后几经变迁,海康县持续至1994年。1994年,海康县改设县级雷州市,因地处雷州半岛得名。

吴川市: 秦属象群,东汉为合浦郡地。隋589年始置吴川县,因县东北有吴川水(又名吴江)得名。1994年,吴川县改设县级吴川市。

谢谢各位看官老爷阅后加关注,欢迎指出缺点错误,我好更改(14天后就不能更改了)。欢迎评论点赞。非常感谢各位看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