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

跑遍西安,最美的明清古街居然远离城区,藏在长安区秦岭山脚下。它便是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里的古民居街区。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1)

很多人都去过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这里最值得一看的,除了博物院院长王勇超个人收藏的几千根拴马桩外,就是那条古民居街了。这条街其实是一条现代街,历史上并不存在,但街边的一栋栋古宅却都有着上百年历史。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2)

这些古宅原来并不在这儿,而是散落在陕西各地,是院长王勇超一栋一栋从外地迁建过来的,“搬”到这儿之后,这些原本的高官旧宅、富商大院成了“邻居”,组成了这条西安最美的明清古街。

这条“古街”上共有10院古宅,其中1院是梨园,1院是稷王庙,另外8院都是明清时期的官商旧宅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3)

一院一院细细看过去,我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是在西安的地界上,但这些古宅里却很少有来自西安的,只有一院清代的“雷致福宅院”来自西安红埠街,其他都是外市县的。

最多的是来自渭南的古宅,8院老宅院里,有6院都来自今天的渭南区域,其中最多的又是渭北澄城的老宅,有3院,分别为:清代的崔家槐院、清代的耿元耀宅院和清代的孙福堂宅院

其中,崔家槐院的始建者为崔疙瘩,渭南澄城人,清乾隆年间经营烟酒糖茶发家,到他的曾孙崔彦彦手里,生意越发做得大,还花银子捐了个四品虚衔的官名。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4)

崔家槐院本有十二院,后来家道衰落,只剩三院,原址位于澄城城北,2003年6月因城区改造被抢救拆迁,2005年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复建。复建后的宅院为三进三院,宅院狭长幽深。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5)

耿元耀宅院的创始人耿元耀为澄城人,原是光绪二十三年的武举人。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6)

这座宅院原为四合围院式,有前房、东西厢房、影壁和上房。比较特别的是,它的上房是一排六孔窑洞,很有渭北高原的特色。1999年宅院面临拆旧建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把它收入了库中,2003年10月复建于此。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7)

孙福堂宅院原址在澄城的罗家洼,主人孙福堂是个经营银号、茶叶、水烟的商人,生于光绪九年(1883)。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8)

这座宅院由其祖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其后几百年时间不断翻修、扩建,院落为前后两进,分正院和东西偏院。这座宅院在本世纪初也面临着拆旧建新,于2006-2008年间迁建过来。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9)

来自渭南地区的另外3院古宅都是官宅,其中有两院可以说声名显赫:

一院是来自富平县的明代“三朝元老”孙丕扬的宅院,孙丕扬是富平县古代名人官位最显赫的一位,曾经担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一生在官场五六十年,直到81岁才告老还乡。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10)

宅院始建于明隆庆后期,原址在富平,是两进两院的古宅,院内有1棵千年古槐,还有两块孙丕扬撰写的家族碑,于2003年至2004年间迁建到这里。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11)

另一院是来自大荔的“救时宰相”阎敬铭宅院,阎敬铭(1817-1892),曾任户部尚书、为官四十余年,一生清正廉洁,以善于理财著称,大荔有个号称“天下第一仓”的“丰图义仓”就是阎敬铭为家乡父老修建的。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12)

宅院原址在大荔朝邑,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为两进两院,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为修建三门峡水库被拆,现在复建的这座宅院是博物院组织人员从阎家后人手里征购房屋构件,根据其后辈提供的原貌照片、原址测量数据等,于2004年复建的。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13)

另一座名声不那么显赫的是樊继准宅院。樊继准,今咸阳礼泉人,生卒不详,他与其子都是官员,其曾孙樊楷中是清同治三年(1864)的举人。宅院原址在渭南合阳县,始建于乾隆年间,为两进两院,大门开在前房的一侧。2003年拆迁入库,2006年复建。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14)

8座宅院只有2座不是渭南的,一座是前文提到的来自西安的雷致福宅院:雷致福(1829-1903),咸丰年间的举人,他的祖上世代为官,这座老宅原位于西安市红埠街,始建于雍正年间,距今约300年历史,为两进院,其后人雷老五后来将宅院转让给西安鼓楼“一间楼”泡馍馆的刘氏兄弟。在西安城市改造中,于2005年迁建于此。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15)

另一座是来自咸阳三原的毛班香宅院,毛班香跟他的父亲是私塾老师,于右任就曾跟随毛氏父子习读诗文。毛宅只有一进院,2001年发现时只剩一道门、厢房、上房和院内鱼池,2003年迁建过来,是博物院里最小的宅院,我去时大门上锁没开放。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16)

其实,不止这些豪宅大院多是渭南的,博物院里上演老腔的梨园也是迁移自渭南合阳县,院里那个巍峨高耸的“赵家门楼”是渭南市白水县的,验票处的“西京雄镇”门楼是渭南市富平县庄里镇的。就连那些千姿百态的拴马桩,也可能大多来自渭北地区。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17)

梨园

陕西西安一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城(西安最美明清古街)(18)

赵家门楼

这个博物院的院长为了保护传统民俗文化,不惜一掷千金,这个博物院据说前后已投资约6亿元,让人咋舌。不过我想,能搬迁到这里的毕竟是少数,在广袤的三秦大地,尤其是渭北一带,一定还有更多的古村古宅和古老的故事值得人去探寻。

攻略:

博物院地址:西安市长安区五台镇南五台脚下

乘车:乘地铁2号线至“韦曲南站”,换乘公交338或730直达博物院门口

门票:全票120元/人,最近网络订票成人票约为5折

黄小黄走陕西:发现身边的风景,一起游历那些山河与岁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