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一课预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我看预习资料)

《我看》课文原文时间:2020-04-2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2584次,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一课预习?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一课预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我看预习资料)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一课预习

《我看》课文原文

时间:2020-04-2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2584次

《我看》课文原文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O,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O!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去吧,去吧,O 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O,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我看》注释:①选自《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诗人、翻译家。②〔哦〕原诗写为英文大写字母“O”,现统一改为“哦”。下同。③〔忧戚〕优伤烦恼。戚,悲伤。④〔枉然〕白白地。⑤〔飘逸(ⅵ)漂浮,飘散。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海宁,早年留学美国,“九叶诗派”诗人。主要作品有《赞美》《诗八首》。

二、相关资料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 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民

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三、理解词义

1.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2. 枉然:白白地。

3. 飘逸:漂浮,飘散。

4.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5 坦荡: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

四、问题解疑

1.“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 么样的图画?

本题运用诗歌画面描绘法。描绘了向晚的 春风、丰润的青草,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傍晚时分柔美*1•舌静、充满生机的春景图。

2.本句中的“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揉”是用手来回擦或搓的意思,这里运 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力度和温柔。

3.诗人是如何描写所看到的春日美景 的?有什么作用?

诗人看到“春风”联想到“青草绿潮”, 看到“飞鸟”联想到“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 看到“流云” “红晕”联想到“沉醉了凝望 它的大地”,作者联想自然丰富,字里行间 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情景交融,为 后文抒情做铺垫。

4.这里的“你”指谁?

这里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5.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 的起伏而飘逸”这句话怎么理解?

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 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 河里飘逸。

6.作者在结尾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 的愿望?

作者在结尾用“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 花朵又把它吹熄”的诗句,表达了要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同悲同乐的愿望。

7.诗歌后三节都是作者所思,其内容有什么不同?

第③节主要写在孕育了万物、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面前,“我”的“欢乐和忧戚”是微之甚微, 以此突出大自然的博大。第④节主要写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 但他们留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 长河里飘逸。第⑤节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抒写出 希望将生命融人自然,让“我”的爱回归大自然 之中去,真正获得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 的归宿。最后一节,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五、课文主题

诗人借助大自然中的春风、 春草、飞鸟、流云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 的热爱以及要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思想感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