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李隆基的一生(唐玄宗李隆基秘史之)

这是古代中国最耀眼的时刻,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这是国人最为骄傲、自豪的时期,这时的唐帝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这一盛世景观的开创者,就是赫赫有名的唐玄宗。

他英勇果断,把政敌一一排除,他知人善用,涌现了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一批贤相,他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提高了政府效率,他英明神武,北定边疆西通丝路,正是在他的引领之下,中国封建社会迎来了发展的最高峰。

唐明皇李隆基的一生(唐玄宗李隆基秘史之)(1)

李隆基 685年生于洛阳,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睿宗在武则天时代,名为皇嗣实为傀儡!朝廷大权掌握在武则天手中,705年,年迈的武则天被迫退位,中宗继位,但他的弟弟睿宗的遭遇并没有多少改善!

中宗是一个昏庸之主,政治权力落入韦皇后及其女儿安乐公主之手!韦后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她有意效法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

原来他得到了在宫中极有势力的太平公主的支持,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独生女,睿宗的胞妹,也就是李隆基的姑母,政变成功后,睿宗李旦即位,睿宗即位后,按例要立长子李成器为太子,但是三子李隆基有讨伐韦氏之功,所以睿宗犹豫不决,这时,李成器看出了父亲的心事,对睿宗说;国家安则先嫡,危则先有功,臣死不敢居隆基之上。睿宗听后,仍然犹豫不决!成器便“累日涕泣”,最后睿宗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

李隆基知道后,也固辞,不肯接受太子之位,在封建社会为争夺帝位,兄弟相残是常有之事,像这样兄弟两人互相谦让皇位的事情,实属罕见。最后在李成器的坚决推辞之下,李隆基被立为太子。

唐明皇李隆基的一生(唐玄宗李隆基秘史之)(2)

在这场政变中,太平公主有拥立之功,所以睿宗即位之后,常与太平公主商议政事,太平公主在朝中的势力也越来越大,据《旧唐书》记载“宰相七人 五出公主门 在外只闻有太平公主 不闻有太子”,太平公主发现李隆基精明能干,深以为患,几次想废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太子与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日益白热化。

公元712年,睿宗为了避免朝政大乱,毅然把帝位禅让给了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希望李隆基继位后,太平公主会有所收敛,但太平公主继续与李隆基为敌!并准备孤注一掷,发动政变,但李隆基先发制人,将太平公主的势力彻底消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皇帝。

唐明皇李隆基的一生(唐玄宗李隆基秘史之)(3)

掌握政权的李隆基,废黜了依附于太平公主的官员,并任用姚崇为宰相,同时把公元713年改年号为“开元”,表明自己励精图治,再创伟业的决心。

姚崇是一个久经风雨,干练有为的政治家,他的理政方式强调权变,因时制宜,不袭旧规。四年后,正直的宋璟接替了姚崇的职务,宋璟执政的特色是执法刚正,赏罚分明,不避权贵。此外,宋璟还善于用人,许多杰出人才都得到了重用。

唐明皇李隆基的一生(唐玄宗李隆基秘史之)(4)

姚崇在拜相之时,曾向玄宗提出了十项施政纲领,玄宗表示完全同意,此后的改革都是遵照姚崇的建议进行的,玄宗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改善吏治,他努力扭转前朝买官卖官的弊端,精简机构,裁汰冗官,其中最有力的举措是把武则天以来的员外官、试官、斜封官数千人一律撤销,这样既节约了开支,又提高了政府机构的办事效能。

唐明皇李隆基的一生(唐玄宗李隆基秘史之)(5)

为了强化政府的行政效率,玄宗还组织编纂了我国第一部行政法典《唐六典》,玄宗恢复了贞观年间的制度,让谏官、史官参加宰相会议,以匡救时弊,他特别重视对地方官的选拔与任命,每年都要派按察使巡查民情,纠举不法官吏,还亲自出题考核新任的县官,以便了解他们是否真正懂得治民的方法。

唐明皇李隆基的一生(唐玄宗李隆基秘史之)(6)

玄宗还实行亲民政策,注意和下臣及普通百姓拉近距离,宰相萧嵩的儿子萧衡娶了玄宗的女儿新昌公主,每当萧嵩的夫人贺氏入觐拜见的时候,玄宗都要称呼她亲家母!当时的君臣关系可见一斑。

此外玄宗还特别重视兄弟手足之情,大力提倡孝道,以避免昔日皇家骨肉相残的悲剧,玄宗继位后,在兴庆宫的西面盖了一座楼房,题曰“花萼相辉之楼”表示兄弟之间的和睦友好。

在姚崇、宋璟的辅佐下,唐玄宗实施了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改革,最终成就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