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为人处事规则(夜读遇事不争论)

夜读为人处事规则(夜读遇事不争论)(1)

夜读为人处事规则(夜读遇事不争论)(2)

绿标 收听朗读音频

文/洞见·安娜贝苏

清代学者张潮曾把人生分为三重境界:第一种是“从窗中看月”;第二种是“在庭院望月”;第三种是“站高台上玩月”。

一个人所站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决定了他的胸襟和气度。

夜读为人处事规则(夜读遇事不争论)(3)

遇事不争论

曾有人问:“争论有意义吗?”

有一条高赞回答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争论都没有意义。没道理,就没资格争;有道理,更没必要争。”

彼此立场不同,所站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若要事事争个明白,到头来往往不明不白,还会把生活卷入消耗的漩涡。

胡适刚到北大时,和陈独秀、钱玄同等人一起创办《新青年》杂志。有时为了确定选题和排版,胡适能和大家讨论一整天。可遇到一些人抹黑自己的文章和人品时,哪怕言辞粗鄙,胡适也不置一词。

有人对他说,与其放任负面声音误导读者,不如在杂志上刊登一些反击的文章,驳斥他们。胡适听后却说:“不可,如此非但不可如愿,反而会将杂志办成吵闹的骂街文学。”

他深知,自己和朋友讨论,是以文会友;与负面声音争论不休,赢了又如何?

卡耐基曾说:“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

不争不是妥协,而是止损。你想做的事,不会因别人赞成便得以成就,更不会因别人反对就穷途末路。不如将争论的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才会成就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善柔者不辩,善胜者不争。为人处世,多做事,少争辩,才是云淡风轻的智慧。

夜读为人处事规则(夜读遇事不争论)(4)

遇难不回避

主持人白岩松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他曾让自己的学生选出《道德经》里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结果,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第二十三章里的这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当生活的苦难劈头盖脸砸过来的时候,你会以为世界末日都到了。但当你咬牙承受,暗自努力,狂风骤雨过后,天空也会重新放晴。

之前,长沙外卖“小哥”姚志刚登上网络热搜。

虽说叫外卖小哥,但他的年纪已经51岁了。年轻时他做过3年的消防员,又在银行工作了23年,结果因一次创业失败,他赔上了全部家当。

年过半百,创业失败,陷入人生至暗时刻,姚志刚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很快重新振作起来,他换了一个新城市谋出路,一腔热情投入了新的工作。

曾为银行支行行长的他,西装革履,整天和存款、基金、保险打交道;现在一身黄制服、一辆小摩托、一个送餐箱成了他的新标配。刚开始,因为不熟悉地形经常跑错路,后来每次送餐,他都会记下商圈的位置,在脑海中预演各种路线。他还自制了一张取餐图,把附近的几百个商家都做好了标注。

入职的第一个月,姚志刚就送出1580单,成为名副其实的“单王”。第四个月,他成为了配送站的站长。

回望这一路的经历,姚志刚说:“跌倒了不可怕,只要能爬起来就行了,人生不止一种定义,大不了重头再来。”

人生像是蹦极,从纵身一跃,再到自由落体,每一步都很难,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耐心,但自始至终你都很确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天无绝人之路。生活仁慈的地方就在于,他会给懒惰逃避的人以借口,也永远会给自力更生的人以入口。

弱者抱怨,始终被困,强者崛起,终有出路。

夜读为人处事规则(夜读遇事不争论)(5)

遇错不责人

卡耐基一次参加一个演讲会,谁知他取出演讲稿刚读了几句,台下便发出了笑声,卡耐基才意识到,秘书给自己装错了演讲稿。

他让自己迅速平静下来,然后幽默地说:“演讲之前,我先跟大家开个玩笑,下面正式开始。”接下来,他凭借自身的储备侃侃而谈,化解了这次小危机。

演讲结束后,卡耐基只是以轻松的口吻对秘书说:“我今天原本要讲的是《如何摆脱忧郁创造和谐》,但读的却是一段如何让奶牛产奶的材料,不过,你使我自由发挥得更好。”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能容忍别人的过失,才能拓宽自己的心胸;装得下别人的过错,才能得到更多的爱戴。

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德行深厚的人,往往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懂得在宽容中修炼自己。

电影《阿甘正传》里说,“人生是一个不断剔除的过程,慢慢知道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当一个人见过高山大海,眼前的是非便渺小如尘。别人的过错、眼下的得失,当前的困难,无一不是磨砺自己心性的基石。

为人处世,多行动,多谅解,生活的所有苦难,终有一天会变成鲜花与掌声。

往期推荐:

夜读丨说话的三种修养:直话缓说、大话小说、急话慢说夜读丨做一个像“草”一样的人:低调、顽强、豁达夜读丨大智若愚,是一种不可低估的情商

夜读为人处事规则(夜读遇事不争论)(6)

主播:姚垚

朗读爱好者

诠释人间冷暖,我的声音,只想让你听见

文章来源:洞见(ID: DJ00123987)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