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体验深度好文(文章都是一段一段的)

我在加拿大给孩子上初中语文课(八年级上册)

人生是一场体验深度好文(文章都是一段一段的)(1)

第二十七讲 文章都是一段一段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呢?

我:第四单元的第四课,也就是第16课,是散文单元的借景抒情类的文章。《昆明的雨》,光看题目,你学过的还有哪一篇类似的文章?

儿子:《济南的冬天》,就是下点儿小雪吧,济南是禁不住大雪的-----

我:是的。那《昆明的雨》或者说雨中的昆明,又有什么样的特色呢?既然是借景抒情,抒的又是什么情呢?我建议你先浏览一下课文。看看作者大概写了什么东西?

儿子:好的。

我看完了,好像这篇文章真是典型的散文啊。感觉非常散。这是怎么回事儿?一段一段的,写了雨,但是更多的写的不是雨,为什么?教材收录这篇文章,到底让我们学习什么呢?

我: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好!我给你一个建议:

1.阅读91页的张志公写的有关语言表达中的段落的文章;

2.然后再阅读89页的《语言要连贯》;

3.回到课文后面87页的阅读提示。

这样你就容易搞明白了作者的意图,教材的目的。

儿子:张志公

张志公(1918-1997),河北南皮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代表作有:《张志公文集》、《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漫谈语文教学》等。1918年生于北京,1937年考入中央大学工学院,一年后转读外语系,攻读英语、法语和外国文学。

在语言表达中,段落是极为重要的。一串连贯的句子构成的一段话,是一篇讲话或一篇文章的组成部分。

一段说一个方面或者一层意思,需要说的几个方面都说到了,需要说的几个层次都说透了,这篇话或这篇文章就完成了。

一段说的既是一个方面或者一个层次,它就必须有个明确的中心,必须对这个中心加以充实,发挥,阐明,论证。

这段话要有头有尾,需要数字的有数字,需要事例的有事例,需要根据的有根据,需要证明的有证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一句跟着一句地说,要合乎逻辑,合乎习惯,恰当得体。

该说的都说到,没有重要遗漏;不必说的就不说,不枝蔓。

孤立的一个句子有时候很难断定它语法上是否正确,修辞上是否妥帖。

连贯的一段话,正误优劣以致趣味风格都显示清楚了。

几乎可以断言:能够写好一段,一定能写好一篇。

我:给你点赞!居然把张志公的资料也顺便查了一下。

儿子:习惯成自然。

《语言要连贯》

连贯,是从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要做到连贯,首先应该保持前后话题统一。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例如:《昆明的雨》中写菌子的那一部分。

其次,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还应该有合理的顺序。

最后,语言连贯还应该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适当地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句子。

人生是一场体验深度好文(文章都是一段一段的)(2)

《昆明的雨》再美好,也没逃过“三段论”和“三个问题”

儿子:我摘录完了。知道了写好段落的重要性和要领。是不是可以再深度阅读一下本文了?

我:是的。但是你要带着问题读。散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首尾呼应,中间丰满。看看,《昆明的雨》是不是也是这样?它是如何呼应的?

还有三个问题,回答好这三个问题,基本上就读懂了这篇课文。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给宁坤的画呢?

2、在作者的眼里,雨有什么特点?到底代表着什么?

3、都写了什么事物,怎么写的?跟雨什么关系?蕴含什么情感?

儿子:1.由画引出代表昆明的事物:仙人掌及其花;青头菌和牛肝菌等;可见这些事物都跟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时间长有关。

2.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这不仅是指代雨的特点,更主要的是体现昆明的生活,尤其是雨季的生活韵味。

3.首尾呼应:我想念昆明的雨----实际上是想念昆明的生活,景物,食物,人物等等;

主要的部分在第二部分:也就是3-9自然段。

总括雨的特点

仙人掌:倒挂仍然开花。可挂,跟镜子一样辟邪;可种,代替篱笆,保护蔬菜;

菌子:牛肝菌,多,便宜;青头菌,略贵,格调高;鸡枞,菌中之王,名贵,无可方比,虽然名贵却不难得,有个笑话;干巴菌,难堪却好吃;鸡油菌,中看不中吃;

雨中的果子:杨梅,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火炭梅,不酸,对比洞庭山、井冈山的;

雨中的花:缅桂花,即白兰花;跟桂花没关系;想起自己曾住过的地方,怀念人,怀念自己的第二故乡;

最关键的是第三部分:雨,引起淡淡的乡愁。点题。雨中作者的生活,莲花池边的小酌,让人流连忘返,40年后记忆犹新。真的是熟悉昆明,难忘昆明。

我:这下子可以彻底回答“昆明的雨”到底是什么含义?为什么说它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了!

昆明的雨不连绵,气压不低,所以是明亮的;雨季中植物枝叶饱满,色泽浓绿,生命力旺盛,雨中的菌类、花草、果子也丰富多彩,故说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这样明亮、丰满的雨季,令人思人,思乡,让人喜爱,让人动情,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阅读方法解密赏析句子三步法。 赏析句子是中考阅读常见题型之一,通常分三步:第一步,判断出句子运用的修辞或描写方法或表达方式或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等;第二步,结合语境来分析其作用;第三步,找出该句和文章主旨的联系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模式:本句运用了……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或表达方式或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或人物)……的感情。

儿子:学到这里,我倒是开始对汪曾祺这个人感兴趣了。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有着怎么样的经历?他是昆明的人吗?

我:当然不是,不然怎么会淡淡的乡愁呢?写文章的时候肯定不在那里啊。

儿子:我查查。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高邮的阳春面很闻名),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其散文《端午的鸭蛋》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背景资料《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汪曾祺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人生是一场体验深度好文(文章都是一段一段的)(3)

汪曾祺的散文有一位评论家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下来没有什么,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

语言的美不在每一字,每一句,而在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说他的字单看一个一个的字,并不觉得怎么好看,甚至很不平整,但是字的各部分,字与字之间“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汪曾祺的文学语言也是这样的。汪曾祺认为:语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内容,语言和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仅是所谓“载体”,它是作品的主体,一篇作品的每一句话,都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后面有文化的积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越高,他所传达的信息就会更多。汪曾祺的文学语言兼具南北神韵,打通古今脉络,才气学识与高超的文字功夫将现代中国文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丰富了现代汉语和文字的表达方法,自有一种超越古今的旷达和淡泊。他自诩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领悟和审美发现,从小视角切入,写凡人小事,论乡情民俗,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散文的经典和高峰。

儿子:果然是不同寻常,于平凡之中见到不平凡。不经心,不刻意,却是很传神,很有感染力。也许这就是写作的功力和最高境界吧。而且,写菌子、果子、花等等的段落,真是逻辑严谨,语言连贯。非常经典的范文。

我:是啊,作者曾经在昆明生活了七年,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七年,学习,工作,恋爱等等,昆明给他太多的美好,也的确是值得怀念。罗素不是说过:他为了爱情、知识和同情心而活嘛,汪曾祺也是,在昆明学了知识,获得了爱情。自然找到了生命的乐趣。

其实,人生也像文章一样,一段一段地走过,等到某一天蓦然回首,你会有很多感慨。而作者把那种回望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不落痕迹,像老友聊天,的确是够得上经典的散文。

看来你是领悟到了本文的真谛了。再扫荡一下生字词,就可以结束这一篇课文了。

儿子:

一、读一读字音

鲜腴(yú) 青头菌( jùn)黄焖( mèn) 鸡草茎( jīng)松毛择(zhái)

净炽( chì)红 桂花绿釉(yòu)

二、写一写字形

花gū(骨)朵 tái (苔)痕

三、记一记词义

1.鲜腴:新鲜,肥美。2.方比:比较,比得上。3.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4.格调:指人的风格或品格。“格调、风格”辨析同:二者都有“风范”的意思。异:“风格”比“格调”的范围大,也可以说风格包含格调。风格是表现在外在的景象、态度、举止,也指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格调是指表现出来的品质。

人生是一场体验深度好文(文章都是一段一段的)(4)

本课的学习思维训练:

1.本课是单元后关于段落写作练习的最佳范文,不可不先学习相关知识,然后对照学习;

2.朗读课文,分析课文之后,找到一些感激了,再去探求、验证写作背景,更好;

3.通过这篇文章,巩固分析课文,阅读课文的方法和规律,更为重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