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园城市一体化:公园城市成都示范⑮

成都公园城市一体化:公园城市成都示范⑮(1)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成都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时代使命,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全面展示各级各部门推动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实践,成都发展改革推出“公园城市 成都示范”专栏,滚动刊发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探索形成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本期推出“四川天府新区: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 助推创新成果协作转化”。

四川天府新区: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 助推创新成果协作转化

四川天府新区深入贯彻对天府新区“一点一园一极一地”战略定位和重大要求,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系列部署,坚持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积极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路径,统筹做好边界突破、格局重塑、平台创构、利益链接、赋能转化“五篇文章”。与国家级新区、国内重点城市、省内市州、成都市区(市)县等140个城市(区域)缔结合作关系,构建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能级水平。

突出“边界突破”

全面提升区域协同发展带动力

突破传统行政区域“边界”

主动肩负国家级新区时代使命,全面融入、深度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内陆开放门户打造、省内市(州)协同发展、成都都市圈建设、成都区(市)县合作、‘三区一城’融合互动、国家级新区战略合作、四川天府新区片区一体发展”的“1 7”区域协同发展体系,以“边界”分离纵深拓展天府新区区域合作的深度广度维度。

突破传统工作领域“边界”

创建区域合作决策、推进、目标、监督、评估“五大体系”,建立“1个党政联席会议、1个办事机构、1项年度清单、1套协同机制”“4个1”执行机制,形成5个方面108项系统性、长远性目标,编制任务、执行、对接“3张清单”,构建形成“多维互动、多点支撑、多线连接”的“5 4 3”工作体系。

突破传统区域权责“边界”

携手广元、自贡、南充等多个市州和蒲江、新津、金堂等多个区(市)县,以“责任制 清单制”形式共同发布工作清单,联合实行奖励与惩罚、年终与日常相结合的动态考核,构建形成“战略引领、高位谋划、务实推动”的良好态势。

成都公园城市一体化:公园城市成都示范⑮(2)

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基地

突出“格局重塑”

全面提升区域协同发展耦合力

重塑区域联动格局

以“双核共兴”理念推动与重庆两江新区战略互动,以“总部 基地”模式推动与全省20个市(州)协同发展,以“研发 生产”方式推动与成都8个区(市)县深度合作,以“统筹 协调”设计推动四川天府新区7个片区统筹发展,以“科技 策源”架构推动天府新区、高新区、东部新区和西部成都科学城“3区1城”有机耦合,全方位构建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区域高水平协作新格局。

重塑利益共享格局

聚焦构建“蓄能、育能、释能、赋能”的跨区域产业生态圈,与全省20个市(州)探索构建政策互通、产业协作、招商共享等分成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合作招引入驻企业,产生的税收和经济数据按照3:7比例分享。

重塑信息交互格局

遵循大融合、大共享、大应用理念,构建省—市—新区上下贯通的三级联动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域合作体系。与全省20个市(州)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络交流机制,与蒲江、金堂、邛崃等市县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集中协调解决区域协同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成都公园城市一体化:公园城市成都示范⑮(3)

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基地市(州)集中签约仪式

突出“平台创构”

全面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承载力

打造国家级新区跨省合作平台

发挥四川、重庆产业腹地优势资源,围绕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总部经济等领域,组建“8大产业旗舰联盟”,汇集头部企业85家、会员企业510余家,开展产业交流活动120余场;成立5亿元成渝双城新经济创新发展基金,推动重点产业协同发展、成链发展、集群发展。

打造省域区域协同综合型功能平台

立足建设“市州城市会客厅”“招商信息集聚地”“产业生态孵化器”,全力推动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基地建设,前5年为每个合作市州免费提供3000平方米的载体空间,系统集成协同招商、精准服务、开放合作、宣传推介、政务商务五大功能,构建“2栋总部大厦、2个服务中心、2种配套体系”空间布局。

打造跨市域高新技术产业协作平台

围绕成都都市圈建设,联动新津、双流、眉山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系统谋划“一核”引领、“双轴”联动、“多点”支撑的空间格局,联动建设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项目215个、总投资9319亿元。

突出“极核引领”

全面提升区域协同发展辐射力

推动独立创新向协同创造转变

联动重庆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和绵阳科技城共建西部科学城,围绕共享科技设施等10个重点领域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集聚21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引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11家,天府新区“双创”示范基地连续3年荣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校院地协同创新改革经验和成果被中央改革办宣传推广。

推动同质发展向同链发展转变

创新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园区共建飞地经济模式,联动天邛产业园打造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德(蒲江)产业新城打造轨道交通成果转化基地、新津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淮州新城打造西部(成都)科学城的成果转化园区,天府新区集成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11个,新经济企业达17.3万家。

推动单一开放向制度开放转变

系统谋划自贸试验区、会展综合体、天府中央法务区等战略型、功能型、服务型三类平台协调布局,联动两江新区、携手东部新区和省内20个市州构建内聚外联多向互动发展机制。加快提升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依托四川省TIR跨境公路货物运输机制,“首票”开启“成都—布达佩斯”“成都—香港”跨境公路运输新线路。

推动资源“独享”向资源共享转变

推动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准入机制,实现注册登记无差别标准、零障碍准入。成功建设全国首个省级现代法务集群——天府中央法务区,汇集10大专业领域机构100余家,建成运行国际化“蓉易诉”智慧平台,整合线上诉讼、开庭20余项功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与四川天府新区打造开放合作重大功能平台签约仪式

突出“赋能转化”

全面提升区域协同发展竞争力

构筑核心竞争优势

聚焦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携手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共同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公园城市。天府新区规划厅、公园城市展示厅累计接待国内外学习考察3万批次、群众70万人次,成为展示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

积蓄引领发展优势

聚焦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赋能,建立区域协同发展重大项目库,储备独角兽岛等重大项目60个,包装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等重大项目102项,对上争取兴隆湖实验室等重大项目122项,加快推动实施成渝跨境公路运输平台等重大项目35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2万亿元。

厚植辐射发展优势

聚焦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建设“示范区”,系统梳理涉及天府新区的重大任务、重大事项,开展对上争取事项101项,成功争取各类资金101.19亿元,新增一般债券额度35亿元;成功获批全国首个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全国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将发展赋能集成转化为发展“品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