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走向大海到天空之外 风从大洋彼岸来

起风走向大海到天空之外 风从大洋彼岸来(1)

1

1986年代,当时的北京时值盛夏。在故宫太和殿前,一幅庞大的明黄色帐子枝蔓开来,一个小孩子身穿不大合身的龙袍,从太和殿里跑出来,钻到明黄色的帐幕之下,炽烈的阳光透过明黄色帐幕显得更加灼人。此时,现场鸦雀无声。

现场的人,都在等待一个人“点头”。这个人坐在太和殿的阴影下。他是个外国人,此时的他,正双眼紧盯着面前的监视器,他屏住呼吸,便没有他人敢去打扰。直到他向助手点了点头,高兴的鼓起掌来,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是《末代皇帝》的拍摄现场。那个紧盯着监视器的外国人,是大名鼎鼎的纳尔多.贝托鲁奇,20世纪80年代乃至之后几十年,意大利最伟大的导演之一。

年幼的溥仪,在明黄色幔帐之下桥段,被影评界视为经典。在很久以后,我曾有幸与贝托鲁奇同场,并通过意大利语翻译向他再次提起了这个桥段,他的回答多少显得有些意外。

贝托鲁奇说,他在拍摄时,并没有影评界解析的那般复杂而深刻的寓意与初衷,“只是因为故宫是古建筑,需要保护,因此不能使用摄影灯光照明,而当时的光线又不够,于是,我和摄影师就想到了用明黄色的帐幕反光。”老人说的如此自然。

2

《末代皇帝》以后,几乎再有没有外国电影摄制组能够直接进入故宫取景拍摄,这使得贝托鲁奇和他的团队,让后来者和同行们艳羡不已。贝托鲁奇曾半开玩笑地说,他邀请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级别最高”的演员。尽管 这并不是他们能够进入故宫直接取景拍摄的原因。

以今日的眼光看,《末代皇帝》的演员阵容空前豪华。无论是尊龙、陈冲,抑或邬君梅,以及饰演庄士敦的彼得奥图,甚至连城门守门官的角色,都由著名导演陈凯歌出演。但是,他们的身份,都不及这个“级别最高”的演员特殊,这个人,就是英若诚。

英若诚出身世家,比人艺演员更卓著的身份,是翻译家,当然,后来他有了一个更易于被大众熟知和理解的身份——英达的父亲。

在贝托鲁奇向英若诚发出邀请,请他出演《末代皇帝》中的监狱长角色时,英若诚已经官至当时中国的文化部副部长。不得不说,贝托鲁奇不仅有勇气,还颇具想象力。是的,这就是一个“国际范儿”的西方人,在北京的大胆尝试。

即便是高居文化部副部长之位,英若诚在人艺的舞台上演戏,乃至在国内的任何场合演戏,都是没有问题的。但以这样一个“高官身份”加入意大利人的剧组,即便是在中国80年代的后半叶,也是敏感的。不能不说,英若诚当时是踌躇的,不过,那个年代,终归是那个年代。

根据很多知情人多年以后的回忆,此事最终“通达”中央最高层,在得到了中央层面的认可和同意之后,英若诚最终出演《末代皇帝》,最终,这部电影,成为了北京与世界之间交互的桥梁。

3

《末代皇帝》的上映地,首先在意大利、美国等西方世界,直到后来,才被作为译制片,用中文重新配音之后引进。因此,《末代皇帝》在西方上映的时候,不能说英语的演员,都被用英语演员重新配音。不过,几乎所有人都忽视了一点,惟一用英语给自己角色配音的,就是英若诚。

英若诚英语优秀,家学严谨。他的父亲,在辅仁大学任教,祖父则是《大公报》和辅仁大学的创办者,至于他的外祖父,则更是堂堂北洋大学的创办者。新旧之间,东西之间,英若诚的命运,似乎注定要与中国和世界有关。

英若诚的大学就读于清华园,那是已经是1946年。彪炳中国戏剧史的曹禺,也曾在清华大学外文系就学。由此可见,在传统之下,北京的“国际范儿”是很早就有的。当时清华大学排练一部戏剧,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英若诚被选中饰演当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当时的英若诚,在众多的候选者中,并不是形象最好,也不是气质最佳,至于最后得以胜出的原因,英若诚自己坦言,“主要是因为我英语好”。那时,清华大学的外籍戏剧教师,是罗尼.派克,是由英国文化文员会派出,他则毕业于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校。现在看,是他和清华园,把英若诚领进了戏剧王国。

只不过与他人不同的是,日后的英若诚,将成为中国文化与戏剧,乃至这座北京城市与世界的交流使者。当然,这是后话了。

4

英若诚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但他最重要的,是一位翻译家。在北京的日子,在他的努力之下,国际上经典与优秀的戏剧,被引入中国北京的舞台,这让北京这座浓郁的传统文化之城越来越有国际色彩的一个最佳和不可忽视的脚注。没有文化交往,算什么国际都市呢?

1978年,时年已经49岁的英若诚挺对外友协的朋友提起了一件事,说是当年即将到中国的一个外国旅行团中,有一个阿瑟米勒的美国人。英若诚当时就怀疑,这个阿瑟米勒,就是被称为“美国戏剧良心”、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并列美国三大戏剧家的阿瑟米勒。

英若诚证实了这个自己的猜想,并告诉了时任北京人艺院长的曹禺,曹禺和他一样兴奋。几经辗转,曹禺和英若诚在一家涉外宾馆找到了阿瑟米勒,诚挚邀请他和他朋友,一起去观看当时北京人艺排演的《蔡文姬》,在刚刚打开国门中国和北京,阿瑟米勒对这个东方的国度有着巨大的好奇,于是,他欣然答应前往。

《蔡文姬》是郭沫若的作品。演出结束后,曹禺、英若诚和演员们与阿瑟米勒交流起来,而阿瑟米勒的言语,则给在场的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说演出是精彩的,艺术手法是他见过最好的之一,但是对于剧作家,则有许多方面可以改进。阿瑟米勒甚至说,“整个故事,剧本的剧情在第一幕中已完全展开了,没有留出发展的余地,下面就没有了故事,这是剧作家在创作中最忌讳的,这个错误,是初学者非常容易犯的。”

这句话说完,全场鸦雀无声。

5

郭沫若是当时中国级别最高的知识分子,在中国文化界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作为一个美国人,阿瑟米勒并不熟知这一点。英若诚清晰的记得这一幕,最终,只能是曹禺来打破这个冷场,曹禺鼓起掌来说,“说得好,说得好”。

郭沫若并不会听到阿瑟米勒对他的批评,他当时没有在场。实际上,他也不会在场,因为在这几个月之前,郭沫若已经去世了。

英若诚对于阿瑟米勒的认同,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那时,尚在清华园念书的英若诚,第一次读到了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那时,他便有一个十分朴素的愿望,未来,要把这个剧本翻译成中文,在中国上演。

造化弄人,时间要过去40多年,英若诚的愿望才能实现。80年代,在与曹禺一起前往美国,并将《茶馆》带到美国巡演的过程中,英若诚打消了阿瑟米勒的各种顾虑,终于将《推销员之死》带到中国。

不过,阿瑟米勒提出了一个交换条件,剧中的主角,威利.罗曼,必须由英若诚来出演。这是因为,阿瑟米勒看过一部中国电视剧,叫做《马可波罗》,英若诚在剧中饰演忽必烈。

英若诚欣然答应,就这样,这部伟大的《推销员之死》,终于来到了中国。阿瑟米勒又附加了一个条件,剧本也必须由英若诚来翻译。英若诚,不会不答应的。

6

这就是北京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她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是国际范儿的交流“场子”,在这个场子上的,都是精英、大腕儿。比如,在《推销员之死》中,威利.罗曼的婚外情,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禁忌,英若诚演到这段的时候,就放不开。

阿瑟米勒见状,追问英若诚对此的看法,并问“中国没有这种事儿吗?”,英若诚回答,“当然有,但我们不在舞台上表演。”听闻于此,阿瑟米勒说,“那是虚伪”。在一座世界闻名的古都中,这样的中西文化的碰撞,阿瑟米勒和英若诚之间,远不是第一次。

后来,即便是人艺代表北京和中国内地,去香港文化交流演出时,英若诚参演的《推销员之死》还是被作为保留剧目。结果,即便在香港,观众们还是不时地发出笑声,英若诚很纳闷,于是散场后就去问观众,得到的答案是,“我们都在看你和那个波士顿女人的婚外恋这场戏,看你们有没有真的在舞台上接吻”。

英若诚大笑,追问道,“看出什么了?”观众答:“真接吻了”。很多年以后,英若诚回忆这一段历史时评价道,即便是在香港,中国人还是中国人。

7

英若诚的儿子英达,显然是有机会看到《推销员之死》的,只不过,并不清楚,他是否经历过和阿瑟米勒与他父亲那样的讨论。不过,这并不影响他追随父亲的路径,去美国求学,并最终由心理学转向戏剧影视,在那时的美国,有一种被称为肥皂剧的电视形式,就像1940年代,他的父亲希望未来把《推销员之死》带到中国一样,英达也希望把这种形式,带回中国。

于是,就有了《我爱我家》。以至于后来的影评人在评价中国的情景喜剧时,有人采用了这样的评价——情景喜剧在中国第一次出现,就登上了她的最高峰,此后再也无人能够超越甚至企及。

为《我爱我家》做出最大的贡献的是梁佐,他写下的相声《虎口脱险》在春节晚会上经过姜昆和唐杰忠的演绎,而蜚声大江南北。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人对这部剧的贡献颇大,此人就是英达的父亲——英若诚;还有当时呼风唤雨的王朔。

王朔的贡献在于,拍板定义了“情景喜剧”这个名称——在这之前,英达还曾犹豫不决。而英若诚的贡献则更具针对性,第一,剧中最重要但演起来最困难的角色——傅明老人,英若诚向英达推荐了在人艺并不得志的文兴宇出演;第二,英若诚直接在儿子的剧中,出演了除了贾小凡之外“最洋”的角色,胡学范。

8

在《我爱我家》中,英若诚可谓本色出演,他在剧中英文流利,穿着西洋,甚至在拍摄我爱我家的1990年代,剧中的他,经常看见他身着拉夫劳伦的经典款体恤衫出场,尽管绝大部分中国人认识这个品牌,还要在十几年以后。

胡学范的家,在剧中,也被布置得十分现代、西洋,美国来的硬木家居,颇具后现代风格的沙发,再加上各种点缀中国元素与文化的摆件儿,胡学范在剧中的家,着实是那个年代,北京与世界交流缩影。那时的北京,就已然如此。

在《我爱我家》的第65集——《姑妈从大洋彼岸来》便颇具这样的映像。在这一集中,在《四世同堂》中饰演第一反派的李婉芬客串出演从美国回来的姑妈,他向傅明老人一家吹嘘自己在美国生活得如何现代、优越、国际化,这让“爱国心切”的傅明老人,在往来书信中,也描绘了自己在北京,有美国硬木家具、有管家、有进口电器、美味佳肴的美好生活。但当姑妈要来到北京探亲时,傅明老人便面临着“穿帮”的风险。

于是,借用英若诚饰演的胡学范的现代、优越、国际化之家,从美国来的姑妈,作为一个美国人,终于被北京的国际化、优越的生活环境条件而征服,最终,要留在北京,不再回到大洋彼岸。这一集,啼笑皆非,感兴趣的朋友,真的建议领略一下。

在《我爱我家》拍摄和放映的年代,如英若诚的家世以及他扮演的角色,家庭环境、生活方式,迥异与中国大众。然而今日,《姑妈从大洋彼岸来》一集中描述的这一切,已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中,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变化,源于改革与开放。

11月5日这一天,中国的上海,中国再次发出深化改革与开放的强音。如英若诚一般更早看开眼看世界的人们心里清楚,这扇大门既然打开,就不会在关上。

风,就从这里来。

★★ 推荐阅读 ★★

地产商的徐翔魔咒

限竞房开食“鸦片”

万科为什么发出如此绝望的呼喊?

房地产的春药,这次咋没了疗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