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主要发展(努力打造滇东北开发开放副中心城市)

站在乌峰山顶,俯瞰镇雄县城,群山环绕中,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新城与老城比翼齐飞,一座现代化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尽收眼底,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镇雄主要发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镇雄主要发展(努力打造滇东北开发开放副中心城市)

镇雄主要发展

站在乌峰山顶,俯瞰镇雄县城,群山环绕中,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新城与老城比翼齐飞,一座现代化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尽收眼底。

镇雄,位于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近年来,镇雄县紧紧围绕加快建成滇东北开发开放副中心城市定位,立足“十四五”规划布局,创新推出“疏老城、活新城”总体思路,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丰富城市内涵,围绕建设“一枢纽三中心五基地”,倾力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区域性中心城市。

编织交通密网,打造枢纽之城。抢抓云南省纳入交通强国战略省域示范区战略机遇,统筹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构建外联内畅、互联互通、铁公机协同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主要国省道、重要县乡道和农村公路改造。目前,镇雄已全面迈入高铁和高速共舞的“双高”时代,建成高铁39公里、高速115公里,在建铁路52公里、高速62公里、一级公路72公里。创建成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镇雄机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内外畅通、公铁协同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速融合。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按照县城100平方公里、以勒陆港新城16平方公里、其他集镇2一5平方公里的发展规模,编制全县国土空间规划和城镇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规划,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快撤县设市进程,推动镇雄县城实现从“山区县城”到“中等城市”转变,加快建成产城融合发展乌蒙“新腹地”。截至目前,完成投资59.35亿元,南部新区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基本完成,老城区改造特色彰显,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36万。

持续改善民生福址,打造教育医疗中心。和城市发展内涵相适应,全力推进教育医疗事业提质发展,打造区域教育中心和医疗中心。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70亿元,成功创办了以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为引领的一批初具区域竞争优势的品牌学校,带动全县办学水平整体提升,12人先后考入清华、北大,终结了镇雄连续十九年无县内学校就读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的历史,实现了优质学校从“一枝秀”到“满园春”、优质生源从“向外跑”到“往回流”的根本性转变。初步建成以华西医院区域联盟中心医院为引领的优质医院,通过“送出去培养、引进来帮扶”等方式,锻造了一批优秀医疗人才队伍,培育了一批初具区域竞争优势的医学专科,让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了从“镇雄人背井离乡求医”到“外地人慕名前来就诊”的根本性转变。

建设五大基地,打造产业之城。依托资源、区位等优势,建设云南重要的绿色能源矿冶化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人力资源开发基地、生态康养休闲基地。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40亿元以上,比2020年翻一番,年均增速12%以上。

守护绿水青山,打造生态之城。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国考省考地表水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完成退耕还林86.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67%。扎实推进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六大行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和“十年禁渔”,完成12个硫磺矿渣点位治理、190座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扎实开展生态示范创建,24个乡(镇)获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命名,167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村”。

同时,镇雄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以城镇为引领,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古邦镇雄,滇东北开发开放副中心城市形象,正挺立而清晰。

记者:熊瑞琴

网编:李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