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哑儿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有对夫妻生了一对双胞胎,但是天不作美,偏偏两个宝宝都有听力障碍,两个孩子的耳蜗植入,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所以直到2年后,才开始进行系统的语言训练,但是因为疫情无法入校学习,于是我们就在网上进行了指导,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浅谈聋哑儿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浅谈聋哑儿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浅谈聋哑儿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有对夫妻生了一对双胞胎,但是天不作美,偏偏两个宝宝都有听力障碍,两个孩子的耳蜗植入,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所以直到2年后,才开始进行系统的语言训练,但是因为疫情无法入校学习,于是我们就在网上进行了指导。

聋儿语言康复,必须的条件之一是听力补偿或重建,聋儿佩戴助听器后,原则上都需要哪些训练呢?细细说来,内容很多,有几本书那么多,所以在此只能简单扼要的科普一下。对聋儿来说,听觉最重要,几乎所有康复计划都是首先从听觉开始,然后遵循语言发生机制进行训练。

基本训练涵盖:听觉训练,发音训练,呼吸训练、嗓音、共鸣系统,

一、听觉训练

因为汉语属于有声调语言,每一个声音都有音高、频率、音长、音质四个物理要素。汉语音节不仅由声母和韵母按时间顺序历时地排列组成,同时也有音高、音强、音长等物理单位共时地组成,而声调在语音感知上称为音高,音高在音节中起着与声母、韵母同样重要的作用。汉语的声调不仅有区分词义的功能,一些情况下还具有一定的语法功能。

但是对于错失“聆听期”的幼儿来说,他们缺少这些经验,即使佩戴助听器后,也需要重新建立声音感知方面的学习。尤其是声调的学习是聋儿语音的难点。

怎么做?

1、可以利用一些有声玩具,设计不同的游戏,让宝宝学会听辨,养成聆听的习惯,首先区分有声无声的区别,通过在宝宝前后上下左右不同方位,进行听音辨位游戏,注意遮挡视线,和反映敏感度。

2、让宝宝区分音色的不同,让宝宝对不同声音产生意识区别,产生迹忆印象,这个游戏可以用乐器完成,用声音高低、长短、大小等区别,让宝宝逐渐加深难度。

二、呼吸训练

有的聋儿说话时,一个字一个字的说,显得软弱无力,底气不足,咬字不清。这种呼吸节奏经常出现错误,导致话语中断,甚至导致鼻腔、口腔共鸣异常。所以说,呼吸功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发音质量。对聋儿进行呼吸训练,建立平静状态下的腹式呼吸方式以及有效的言语呼吸运动,并且还要在后期的训练中,学会配合唇齿舌上颚的运动。

怎么做?

1、让宝宝多练习胸腹式呼吸,每发一个音或说一个词,都要求他张嘴深吸一口气,能把气提起来,存储住,在送达声带时充足有力,在呼出时张大嘴巴,大声用力说话,同时及时补充气息。而不去单纯地进行与发声和说话不结合的呼吸器训练,如果宝宝呼吸力量不足或气息量弱,可增加呼吸力量方面的训练。

2、在语训中的呼吸训练,与口舌操同步练习,学会与唇齿舌口腔等构音系统的配合。让孩子体会控制气息发音的省力方式,感受到声带的震动。

三、发声练习

对于大龄儿童,由于错过了语音模仿期,口腔构音器官长期没有得到语用环境下的锻炼,肌肉力量和灵活度,都比正常孩子差很多,几乎很简单的音,模仿起来也很吃力,所以,要进行大量的唇舌方面的运动练习。为构音训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发声练习的方法,需要从易到难,从单音节到双音节,再到多音节,同时还要兼顾呼吸方面的同步练习。

怎么做?

从观察父母的口型开始,进行机械模仿,体会口型的变化,以及发音器官的位置,从简单的元音,伸舌发音和哈气发音练习。能够自然舒适地发音与准确地构音,促进语音清晰度的提高,为学说话奠定基础。具体的训练顺序为:元音训练,辅音训练,言语单词训练,语调训练,音乐训练等。训练时,父母要对正确的发音即使给予反馈,让孩子保留正确发音的记忆和强化。

结语

以上仅仅是初级的入门基本训练,聋儿语言康复之路坎坷漫长,从听到第一个发音,就要经过如此复杂的训练过程,有些聋儿因为自身心理和认知的限制,以及智力的因素等等,仅靠以上的训练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经验丰富的矫正师来及时评估、调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