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哪代的文学家(蒲松龄为何被称柳泉居士)

蒲松龄出生在一个破落小地主家庭,其后父亲转儒经商,家里情况才稍好。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钱请私塾老师,所以蒲家四兄弟都是跟在他们父亲身边学习的。

蒲松龄哪代的文学家(蒲松龄为何被称柳泉居士)(1)

蒲松龄到老都没有考中举人的第二个原因,便是因为他那本闻名后世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

蒲松龄当时因为要创作《聊斋志异》,所以分去了他大部分的精力,以至于不能好好的准备科举。

当时蒲松龄的一个朋友便作诗劝诫他,说:“聊斋且莫竞谈空”,希望他能专心读书,但是蒲松龄仍然没有放弃创作《聊斋志异》。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故事,素材来源有三个:一是前人故事,他拿来加工一下;二是,听取当时人的故事;三便是丰富的想象。

从《聊斋志异》中的内容来看,大概有四类故事:

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

二、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

三、赞扬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

四、阐释伦理道德的寓言故事。

从这些内容来看,蒲松龄其实有意通过这部小说集来发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就像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说的那样: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可见,作者试图通过大量虚构的情节以及对鬼神的描写,冲破现实的束缚,表达自己的理想。

浣溪沙·秋柳

【原文】

旧向长堤缆画桡,秋来秋色倍萧萧,空垂烟雨拂横桥。

斜倚西风无限恨,懒将憔悴舞纤腰,离思别绪一条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旧向长堤缆画桡,秋来秋色倍萧萧,空垂烟雨拂横桥。

斜倚西风无限恨,懒将憔悴舞纤腰,离思别绪一条条。

注释

①画桡:指画舫,油漆彩绘之舟。

蒲松龄哪代的文学家(蒲松龄为何被称柳泉居士)(2)

【作品鉴赏】

《浣溪沙·秋柳》描写长提上的杨柳低垂,秋色萧萧烟雨迷蒙,表达了作者离别后的惆怅之情

①“缆”字可以是名词也可是动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当初长堤上的垂柳如缆,仿佛要挽住远行的画舫,写出了杨柳的柔美与多情。②呈现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气象,与下一句的秋色萧萧构成对比,画面感强烈。秋色萧萧、烟雨迷蒙、西风又起、杨柳低垂的景象共同渲染出一幅萧瑟、悲凉的图景,有力地表现出了离别后的惆怅之情。在上阕中,蒲松龄以一幅萧瑟、悲凉的秋柳图寄寓了思念的人儿远行后的孤独和惆怅。秋风劲吹,天气转凉,柳枝摇曳,萧瑟的气氛愈加浓重了。而无限的苦闷也随西风荡漾开来,弥漫在秋天的空气里。柳树连一向柔美的腰肢也懒得舒展了:再美又给谁去欣赏呢!堤岸长长,杨柳株株,柳丝无数。

杨柳千万条风中摇摆,而每一条都系着浓浓的离愁呀,“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原来,所有的烦忧都是因为你的别离。正如江淹所写: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下阕,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柳以细腻的情感,从而传达出了作者内心深深的惆怅。通读全文,我们感觉诗人处处是在抒写秋柳,而仔细体会,又有哪一句不是在写离别的忧伤和烦闷呢。这正是古人所谓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烟雨迷蒙、秋色萧萧、西风又起、杨柳低垂的景象共同渲染出了一幅萧瑟、悲凉的图景,有力地表现出了离别后的惆怅之情。昔日美景与眼前的萧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离别后的悲凉。柳丝于西风中“恨”无限和“懒”“舞纤腰”采用了形象化的手法,写出了别后的无绪与悲痛,增强了诗词的感染力。

蒲松龄哪代的文学家(蒲松龄为何被称柳泉居士)(3)

作者介绍

蒲松龄

蒲松龄哪代的文学家(蒲松龄为何被称柳泉居士)(4)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汉族 ,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自称异史氏。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外蒲家庄人。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

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直到72岁赴青州补为岁贡生。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花大量时间,不断向民众搜罗资料,再编辑成册,就成了一本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概述图中的蒲松龄像为清朱湘麟绘,山东淄博蒲松龄故居藏。

蒲松龄哪代的文学家(蒲松龄为何被称柳泉居士)(5)

  • 本 名
  • 蒲松龄
  • 别 称
  • 聊斋先生
  • 字 号
  • 柳泉居士
  • 留仙,又字剑臣
  • 所处时代
  • 民族族群
  • 汉族
  • 出生地
  • 山东省淄博县
  • 出生时间
  • 1640.6.5
  • 去世时间
  • 1715.2.25
  • 主要作品
  • 聊斋志异
  • 主要成就
  • 文学
  • 清代职位
  • 小说家、文学家。
  • 世 称
  • 鬼圣,聊斋先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