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蝌蚪变态过程中有些不长前脚(一只23cm的蝌蚪是怎么变成7cm的蛙)

蝌蚪,在大家的印像中应该就是在水边游来游去的某种蛙类的前身,而且一般体型都是比较小的。可是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和特立尼达岛上,人们却发现了一种巨大的蝌蚪,它的全长最大超过25厘米。这是一种什么样蝌蚪呢?这个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解释,谁也没有见过这种巨型蝌蚪变成的蛙。

石蛙蝌蚪变态过程中有些不长前脚(一只23cm的蝌蚪是怎么变成7cm的蛙)(1)

石蛙蝌蚪变态过程中有些不长前脚(一只23cm的蝌蚪是怎么变成7cm的蛙)(2)

为了揭开神秘蝌蚪面纱,科学家就把这种硕大的蝌蚪饲养在实验室里,观察它的生长、发育、经过变态。按正常的生物角度来分析,它变成蛙之后应该会慢慢地长大,最后变成更大的蛙。可是结果却令科学家们大吃一惊,这种巨大的蝌蚪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

石蛙蝌蚪变态过程中有些不长前脚(一只23cm的蝌蚪是怎么变成7cm的蛙)(3)

石蛙蝌蚪变态过程中有些不长前脚(一只23cm的蝌蚪是怎么变成7cm的蛙)(4)

原来在变成蛙的过程中,这种蝌蚪它不仅没有长大,相反却变小了,从全长25厘米的蝌蚪,变成最多不超过7厘米的一个蛙。科学家当初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当地的这种小蛙,竟然和那么大的蝌蚪有这密切的关系,这种大蝌蚪就是这小蛙的前身。所以科学家根据这一不合理现象,给这种蛙取了一个特别奇怪的名字,称之为“不合理蛙”,属多指节蟾科。

石蛙蝌蚪变态过程中有些不长前脚(一只23cm的蝌蚪是怎么变成7cm的蛙)(5)

这结果真是令人大吃一惊,完全颠覆人们的想象,世间竟然有如此神奇的一种蛙,它的成长历程完全与人们的常识相悖,真正印证了中国的那句话“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另外,科学家对此蛙进一步研究,竟然意外地发现这种奇怪的蛙有着极其高的药用价值,此消息一出轰动一时,多家媒体竞相报道,那它有什么药用价值呢?

石蛙蝌蚪变态过程中有些不长前脚(一只23cm的蝌蚪是怎么变成7cm的蛙)(6)

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这种“不合理蛙”的皮肤会分泌一种叫缩氨酸的东西,可使人体胰岛素分泌量提高50%,有助于控制Ⅱ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它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曙光。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奇异多指节蛙,又称萎缩蛙、不合理蛙,它的皮肤分泌物中所含成分,可以刺激人体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含量,从而控制病情”。希望此蛙真的能够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