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有哪些古墓(青州府衡王建墓时张家搬迁)

在青州,衡王之墓可谓是赫赫有名,从明朝至今有许多关于它的传说:寻好风水建墓圈地迫使张家搬迁,大墓工程辉煌数次被盗,东南角处建加油站时曾挖出许多的宝贝……

青州有哪些古墓(青州府衡王建墓时张家搬迁)(1)

有人说,上苍对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公平的,其中一方面失去,必将从另一方面有所收获。所以,衡王建墓时迫使张家搬迁后,张家后辈人居然出了好多名人,故事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且听一下江湖上的传说。

衡王乃是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皇帝朱见深封他的第七子朱祐楎(huī)为衡王,死后谥号“恭”,称衡恭王。王坟地名中的“王”,指的就是衡恭王。而王坟,指的就是衡恭王的墓。

那个年代的人习惯活着就给自己准备好坟墓,提前选个风水好的地方,希望给家族带来兴旺给后代人带来好运。于是这衡王年轻轻的开始派人四处寻找好风水。

有人向衡王汇报,在青州府的西南方向找到一块风水宝地,可谓是左青龙右白虎,头顶三阳山,足踏月牙河,一团紫气萦绕于上空。只是那团紫气下面有个村庄。

当时的村庄位于现在的王坟村西,是元朝时有个叫张荣的官人看中的地方,举家定居在此,取名为张家庄,因注重培养子弟,时下家族中仍有人在朝为官,也算是一个有名望的家族。

尽管朱祐乐善好施还喜欢附庸风雅,也从不仗势欺人,但也难免府中有人动小心眼,欺上瞒下。当时圈地的两位差人就动了些心思,商量了一下,在这六月天里去张家讨口水喝,如果受到热情接待,就把这事告诉他们,他们要是会来事的话,那就避开这个村庄。如果不会来事,那就不用客气了!!!

可是巧了,张家庄那两位看门的老人家,正在府邸大门前下棋,下到火热朝天的兴头上,这衡王府的差人叫了好几声大爷都没来的及理会,可怜两位差人想的太美了,不要说受到热情款待捞点油水,就连口水都没捞着喝上。

叫你三声大爷不应声,两位差人气得差点炸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随身携带的小黄旗插在了张家府邸的大门上,然后扬长而去。

小黄旗插到哪里,哪里就被征为墓地。等两位大爷过足了棋瘾,才发现自己失职了,大惊之下只得禀告庄主。虽然当时张家有人在朝为官,但并不是朝庭重臣,实在不敢与皇族势力斗争。张家庄主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反而淡定下来,急忙找人四处查看风水准备搬迁。

《张氏族谱》载,始祖张荣元末自钱塘致仕青州府临朐县礼让乡三阳山之阳,立村取名张家庄(即今王坟)。明嘉靖六年因修衡王墓,张氏家族被迫东迁嘉佑寺南,取名挪窝。后因靠河地势洼,屡遭洪害,又被迫西迁二里并立村曰“涝洼村”。后尹姓、李姓等相继迁入,累世通家,繁衍壮大 。

衡王听信了下人的话,认为所圈之地皆无人居住的地方,于是呈报皇上,等万岁爷下旨批准建造,张家庄的人开始轰轰烈烈地搬家,衡王才知晓做错了件事。

青州有哪些古墓(青州府衡王建墓时张家搬迁)(2)

时过境迁,明朝之后青州也经历了数次的改朝换代,原先的衡王府被清兵血洗,逃出来的人如同漏网之鱼,曾经的辉煌轰然坍塌,就连衡王之墓也遭受到过多次破坏,还出现过盗洞,里面到底还有没有宝贝,谁也不敢确定。衡王墓前,清明节前也会有人前来拜祭,这些人可能是衡王后人或者是当初守墓人的后代。

那张家庄的人搬迁后,张家的子弟要努力进取争口气,陆续有人取得功名,仅进士就有张邦彦、张敦善、张东光三位,这让张家大族很是欣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无常变化莫测,并非寻常之人所预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