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单刀一骑亦可破敌千里(瞭望敢当天下第一骑)

纵然单刀一骑亦可破敌千里(瞭望敢当天下第一骑)(1)

护航大国外交

他被队员称为“男神”,是全队行走的“模板”

国宾护卫队的每一次荣誉,都是他们在训练场上磨坏的一条条轮胎、一双双手套累积起来的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军人,作为‘铁骑天团’的一员,我将以最完美的护航姿态展现大国风采。”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袁天奕 实习生 陈铭馨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直播中,可以看到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集体乘坐礼宾车,由国宾护卫队护卫前往人民大会堂。国宾护卫队用最高礼仪护送,也在屏幕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帅气身影。

这群年轻人,就是武警北京总队国宾护卫队官兵。他们,被誉为“中华第一骑”、流动的“仪仗队”,而王雷曾作为这支“第一骑”的头车,在北京天安门前接受检阅。

“头雁”如何炼成?

2012年,北京小伙儿王雷从武警北京指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宾护卫队。“小时候的我曾无数次目睹护卫队穿梭在北京街头,成为一名护卫队队员是我儿时的梦想。如今,梦想成真。”

王雷,被队员称为“男神”,是全队行走的“模板”。经过8年严苛的训练,他的伤疤比任何一名队员都多,专业素质也是全队最过硬的之一。在同样的训练时间里,王雷不但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练好、琢磨透,还要把自己的心得掰碎了细细讲给队员。

2015年9月3日10时41分56秒,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阅兵仪式上,王雷是第一个在地面通过天安门广场的人。

雁阵高飞看头雁。驾驶摩托,难的不是开快车,而是开慢车。车队的行进速度被严格限制在10公里每小时,即每秒2.77米的速度。“难度不亚于在钢丝上骑摩托车。”王雷说。

六个模块、十八个科目,上万次“S”形绕杆、八字转圈、90°急转等练习,除了磨合车辆、熟悉跑道、协同配合之外,还要研究车辆,升级装备……

“作为头车,我的压力很大,作为队长我更要带好头,让跟着我的战士心里踏踏实实。”为了完成这个任务,王雷每天比别人起得更早、休息得更晚,练习技术、研究训练方法。没有经验,只能通过一遍遍实操,找到最安全也最适合队员们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祝贺你成功了!”阅兵仪式结束后,父亲在电话里对他说,“你不光是我的儿子,你是国家的儿子!”

压力和责任给了王雷稳重的气质,这只“头雁”正领着国宾护卫队在“速度与激情”中展现大国威仪。

荣誉来之不易

为适应大国外交的时代需要,2013年5月武警国宾护卫队正式重组。作为国宾护卫队重组发展的亲历者,7年来,王雷经历了魔鬼般的训练。

除了身高1.82米至1.89米、标准体重、匀称体型、五官端正等形象要求外,护卫队员们还要经过驾驶经验、口语测试、心理测查等严格筛选。这只是护卫事业的起步,想真正执行任务,还得经过近一年的系统训练和严格考核。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王雷忘不了,组建之初,他们在没有方案、没有教练、零经验的情况下,每天平均动车50余辆,人均训练14个小时,年均行程两万余公里。国宾护卫队队员们无数次摔倒了又爬起来,磨薄了钢轨做成的“独木桥”,练就了行云流水般的硬本领。

为练就一些特殊驾驶技能,在训练中受伤是家常便饭。时至今日,王雷的右脚内侧还有一片十分明显的烧灼伤疤,那是他在“S”形绕杆训练中烫伤的。

在绕杆训练中,他加速向第九个立杆冲去,由于身体重心倾斜,连人带车翻倒在地。高达100多摄氏度的发动机汽缸烫得他脚上冒出一股青烟。

有人曾劝他不要搞这么危险的技能训练,王雷却说:“在护卫任务中,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发生不了的情况,为确保万无一失,吃再多苦也值得。”

一次训练中,王雷发现每辆摩托车油箱上都有斑斑点点的绿色水痕印记。他当时想搞清谁弄脏了摩托车,立即调查这绿色的斑点究竟从何而来。

后来发现,“作案分子”是小小的手套。每一次训练,队员们都全身湿透,紧握车把的双手也泡在汗水浸透的手套里。手套里的汗水一滴一滴落在了油箱上。不是透明色,而是墨绿色!因为就连平时清洗都不会掉色的手套,也在汗水的浸泡下掉色了。

在通往护卫队训练场的路上,有一面“手套墙”。墙上的一双双手套千疮百孔,都是护卫队队员们每天高强度训练的见证。他们训练最艰苦的时候,7天就能磨坏一双手套。

国宾护卫队的每一次荣誉,都是王雷和队员们掉落在油箱上的一滴滴汗水,在训练场上磨坏的一条条轮胎、一双双手套累积赢来的。

纵然单刀一骑亦可破敌千里(瞭望敢当天下第一骑)(2)

国宾护卫队队员们正在训练

护航大国外交

国宾护卫队从成立之初,就是外交事业上的一个亮点。随着护卫场次和护卫对象的增多,他们也见证着国家国际地位和威望的提升,见证了国家在外交地位和政治实力上的巨变。

作为大国外交的护卫者和见证者,或许很少有其他部队能像国宾护卫队这样,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砥砺前行和波澜壮阔。

“进入新时代,国宾护卫队登上了更大的舞台,看到了更美的中国。”王雷说。

一头连五洲四海,一头接友谊金桥。从首都国际机场专机楼到人民大会堂,从钓鱼台国宾馆到雁栖湖国际会都,从美丽西子湖到秀丽鹭岛……反复勘察、细实演训,一条条路线了然于胸、一项项任务牢记心中;箭阵式飞驰、雁阵式流动,国宾护卫队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闪亮注脚。

在国宾护卫队执勤“大事记”中,能看到一组组不断更新的数据,这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印记——

7年多来,主席邀请五大洲数十位国家元首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来华访问,推动构建起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积极加强全球伙伴关系,形成立足周边、面向全球的自贸区;中国成功举办一系列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以更加自信的步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我们见证了开放的中国时刻张开臂膀,展现出与世界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的大国胸怀。”王雷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军人,作为‘铁骑天团’的一员,我将继续肩挑重担、勇斗风险,以最完美的护航姿态展现大国风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