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行业的辛酸事(商品混凝土行业真的没救了)

混凝土行业的辛酸事(商品混凝土行业真的没救了)(1)

现代混凝土是由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空气、水和外加剂等组成的多相聚集体,并能满足“高工作性、高早强增强和高耐久性”的基本要求的复合材料,它与传统混凝土在组成、配合比设计、施工方式等方面有着巨大不同。

预拌混凝土(RMC),是现代混凝土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是建筑施工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在混凝土生产总量中所占比例大小,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混凝土工业和建筑施工水平的高低。现代混凝土根据生产工艺主要分预拌混凝土(RMC)和预制混凝土,都是工业化自动配料生产,区别于传统的现场人工配制混凝土。

1.目前,我国的商品混凝土主要指的是预拌混凝土中的一部分,尚未包含预制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成熟期,产量逐年大幅增长,但基建投资的拉动力和不断增长的阻力(其中包括市场竞争力、资源短缺等)也将影响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

混凝土行业的辛酸事(商品混凝土行业真的没救了)(2)

2.商品混凝土行业特征分析

2.1 产品同质化严重

商品混凝土生产原料种类基本固定,均由水泥、石子、砂子、掺合料、外加剂与水组成;生产工艺差别不大,也相对统一;加之市场需求相对单一,主要考虑强度因素。正是由于混凝土自身生产特点和市场需求特点,决定了其终端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和无差异性。较难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实现长期稳定的生产与供应。但随国家设计标准的转型,对耐久性要求的提高,特殊环境下所需的特种混凝土也在逐步发展。了解更多请关注建设工程之家

2.2 生产使用时效性强

商品混凝土生产经常需要集中时段供应。混凝土因受水泥水化作用的影响,必须在初凝之前完成浇注,初凝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否则一旦在泵送前初凝, 就不能提供给施工工地使用。这就使得预拌混凝土使用的时效性较强,因此充分发挥订单式作业,合理安排生产,保证生产有序发展。

混凝土行业的辛酸事(商品混凝土行业真的没救了)(3)

2.3 供应服务实现站点式经营

单站规模不宜过大,类似商业网点,适宜合理布局,方能保持合理运距、及时供应、及时服务等。由于预拌混凝土无法运送到较远的地方销售,使得单个搅拌站的辐射范围有限,所生产的预拌混凝土基本上在本地销售,市场需求本地化的特征明显。我公司正处铜陵和安庆两市之间,距离铜陵仅有25公里,距离枞阳县城也在60公里左右,因此,一般来说,15公里左右的供应距离比较理想;在交通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可以把供应半径扩大至30公里;超过50公里,就很难有效供应。我公司正好在铜陵的北岸,又是近期区域规划调整所在地,区域优势特征明显,随着未来铜陵江北区的建设,公司提前布局,合理安排在澄英、老洲等地布点,打造实现铜陵建材是该区域唯一一家商品混凝土生产商,市场潜力巨增,而其他生产厂家距离该区域较远,但过远的运输距离会大大增加运输成本,而且预拌混凝土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所以,我公司在区域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

混凝土行业的辛酸事(商品混凝土行业真的没救了)(4)

2.4 销售模式及结算方式

我公司商品混凝土销售市场细分为铜陵、枞阳老洲、横埠、陈瑶湖及普济圩农场等地区,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销售方式,针对公司周边地区其他商品混凝土企业很难涉足的区域,采取直接销售,现款结算;针对共同销售其他区域的,采取包销的方式;远距离的、竞争激烈的区域,通过行业协会,采取联合销售,保证市场价格稳定。了解更多请关注建设工程之家

混凝土行业的辛酸事(商品混凝土行业真的没救了)(5)

2.5 议价能力强

一个区域市场产能极易过剩,引发价格竞争。一方面,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上游主要是砂石等原材料供应商和燃料供应商,他们一般要求预拌混凝土企业款到发货;在原材料方面,预拌混凝土产品构成中,石子是自己矿山开采的,其成本低,与同行业相比在价格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另一方面,我公司地处城乡结合地区,一头连接乡村,一头连接城市,同时我公司又是该区域唯一一家商品混凝土企业,所以在价格方面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3. 商品混凝土行业竞争优势分析

对商品混凝土行业而言,产品的无差异性以及运输半径是行业的最主要特点,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混凝土行业成本的控制能力和成本转嫁能力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3.1商品混凝土行业竞争分析

从目前商品混凝土行业来讲,现有同业间的竞争为最大威胁,买方与卖方威胁次之,潜在对手与潜在替代品威胁最小。我公司由于在区域是唯一一家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地区优势明显,在商品混凝土销售半径范围内,没有第二家生产企业,不论在销售市场方面,还是在销售价格、资金回笼、原材料供给等方面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3.2 强化企业内控,提高成本控制能力

商品混凝土企业的高利润时代渐渐已成为过去,面对这种形势,公司通过苦练内功,加强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成本控制, 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堵住商品混凝土企业的各种跑冒滴漏,达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通过采取建立原材料采购计划和审批,采购询价报价体系,采购验货制度,机械设备报损制度,采购物资的库存量,原材料、配件出入库及领用制度等方式控制采购成本。同时,也要加强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力度以及部门成本核算力度。

3.3 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提高成本转嫁能力

首先,可以向上游转移成本压力。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保持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的稳定,或者对上游价值链进行整合,保证产品的供应和价格。

比如面对水泥市场季节性上涨的压力,与铜陵海螺签订长期购销协议,能保证公司原材料的顺畅供应。

其次,也可向下游转移成本压力。当经营情况发生问题时或原材料涨价时,可以通过重新定价(涨价)手段来向下游转移压力。我公司分别在铜陵和枞阳县参加混凝土行业协会,通过协会可以考虑重新定价的方式将成本压力向下游转移。

混凝土行业的辛酸事(商品混凝土行业真的没救了)(6)

4.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展望,行业整体将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 近期任务是解决两大技术问题:

一是,解决原材料(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的协调问题;

二是,向耐久性设计的跨越。

中长期任务是特种混凝土的开发,打破产品无差异化的局面。随着预拌混凝土市场的扩大,各种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将不断问世。纤维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道面混凝土、超轻和超重混凝土、深气油井混凝土、防射线混凝土、耐热混凝土、抗硫酸盐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以及复合功能的混凝土等等,都将成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新产品。预拌混凝土企业已经开始接受新技术的挑战。比如,高性能道面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比建筑混凝土严格得多,除抗压、抗折、抗拉强度和体积收缩等要求外,还特别对冻融耐久性、抗表面剥落、抗磨耗、抗氯化物渗透等提出较高的要求。故大力发展高性能道面混凝土,将会促进预拌混凝土科技水平的提高。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农村商品混凝土将逐步形成一个行业。结合分散、面广及运距长等特点,小型拆迁型的搅拌站及大型越野能力强的运输车将构成新的军团,向广阔无垠大西北进发。当然,中国农村商品混凝土的兴起必然从资金雄厚的东部沿海开始。那时,中国的水泥行业与混凝土行业已经和二而一。商品混凝土和干混砂浆成为水泥生产的真正延续,水泥的二次运输已经大大减少了。混凝土构件以其固有的优越性,将伴随着住宅产业化进程而东山再起。

来源:砼行之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