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小学(六大实招打出双减)

始建于1938年的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城关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关镇中心小学)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中留守儿童居多。很多家长为孩子报了托管班、辅导班,导致学生学习的时间紧,压力大,因而产生了很多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直面现状,关镇中心小学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在提质增效、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教师特长,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作业和课后服务质量,开设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选修课。

关镇中心小学采取六项措施,打出“双减”组合拳,在为学生作业负担做“减法”的同时,为学生个性发展做“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让作业减量不减质,真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让学校回归教学主阵地。

作业减负使“绝招”

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小学(六大实招打出双减)(1)

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小学(六大实招打出双减)(2)

在作业设计方面,学校积极展开探索,将作业设计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发展差异。学校对作业明确提出两个要求:一是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凸显基础性作业、拓展延伸作业和探究式作业三个维度。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其他两项作业让学生酌情而做,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二是作业设计形式多样化,打破书面作业的局限,将听、说、读、写等方式融入作业设计中,再结合五育并举要求,在作业设计中融入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学校将周二定为无作业日,引导所有学生自主参与有意义的家庭实践活动,以“我悦读,我幸福”“我运动,我阳光”“爱劳动,懂感恩”“学特长,伴成长”四个家庭主题实践活动替代书面作业,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拓展知识。

学校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将作业布置纳入年级组、学科组统筹,建立作业公示制度,要求教师率先做作业,再依据学生情况酌情调控。在严控作业时间的同时,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通过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思维品质和作业效益,真正做到“减量不减质”。

课前备课想“妙招”

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小学(六大实招打出双减)(3)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为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备课效率,学校探索总结出“131”集体备课模式,老师们群策群力,注重高质量教育教学,聚焦作业如何统筹、主题课程如何设计,研讨学生习惯培养,提升备课质量,着力构建高效课堂,真正为学生减轻负担。

课堂教学出“真招”

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小学(六大实招打出双减)(4)

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这就向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中,关镇中心小学通过实验、研讨、打磨,构建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三步培趣”导读课、数学“双线五环”计算课、英语“五步趣味”会话课、体育“三部六要素”游戏课、美术“导、赏、范、创、展”设计课、音乐“三唱五环”歌曲教学课、科学四步教学观察课等7大学科共14种课型的教学模式,打造了充满“掌声、笑声、辩论声”的生命高效课堂,向课堂要效率,保证学生“吃饱”“吃好”,在质量上做“加法”。

阳光体育放“大招”

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小学(六大实招打出双减)(5)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关镇中心小学融育智、育德于健体之中,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不断创新大课间活动内容与形式,突破了学生人数多、活动场地狭小的限制,自主研发了“阳光追梦”“舞动梦想”“雏鹰翱翔,阳光成长”“童心向党、强国有我”四套各具特色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并巧妙地融入了千人队形变换、千人乐器合奏、经典诵读、红色歌曲唱诵等形式,将体育、音乐、舞蹈、文学、德育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获得美育的愉悦体验。

课后服务添“新招”

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小学(六大实招打出双减)(6)

学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着眼点,注重学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精心打造出“基础 自主 拓展”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即学校合理利用课后服务开展作业辅导,注重因材施教,开展“固本 培优”作业指导,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查漏补缺,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训练。自主课程着眼学生兴趣培养,利用延时的服务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拓展课程则聚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效整合校内、社区优质资源,开展参观、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另外,关镇中心小学还注入了社会教育资源,成立了艺术、体育、球类、棋类等各类社团55个,利用每周三、五的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实行年级走课制,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点餐”,选择加入喜爱的社团,学生参与率达 100%。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能够放松大脑,放飞心情,有效促进了“双减”政策的落地。

德育教育创“高招”

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小学(六大实招打出双减)(7)

德育工作是校内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一环——“双减”要“减”,德育要“加”。学校不断创新形式,在研究阐释、挖掘融合和传播推广等方面下足功夫,推进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积极探索出“互联网 德育”新模式,自主研发了“金扣子美德储蓄”德育系统——学生可随时扫“二维码校徽”存储美德。此举是化抽象说教为量化实践,提高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训练实效,学生通过自主累积存储的一分分“美德币”,逐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学生作业负担明显减轻,学生课余生活越来越丰富,课后的校园充满活力,教师的育人观念逐渐转变,课堂生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学校要持续强化管理职责,采取多种方法、全方位、多维度地对课程、教学进行管理,并建立教师、课程、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双减”的核心是教学效率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认真设计作业。学校需要为教师排除干扰,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教育教学时间——先给教师“减负”,才能确保“双减”的成功。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