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睡眠的六大误解(睡眠是生命必需的吗)

如果我们不能生存,就不能繁衍。作为哺乳动物,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才能生存呢?我们需要进食,然后把食物的热量转化成机体运转的动力;我们还需要避免被捕食,尤其是在我们易受攻击的时候,如夜晚。还好我们只需要在吃的同时避免被吃。

但要人体高效运转我们还必须保持温暖或凉爽,亦即维持核心体温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波动,不超过0.83摄氏度或1.5华氏度。如果体温过高,大脑就不能很好地工作,实际上它会入睡,这就是为何热带文化出现更多午睡而非“爱迪生”。如果体温过低,大脑同样会失常。根据登山家对经历严寒的记忆,首先你需摸索前行,然后言语不清,接着是步履蹒跚,最后会跌倒。

对于我们这万兽之中的技术之王来说,“被捕食”似乎算不上什么威胁。但想象一下旧城区的生活,告诉我你能有多乐意漫步于夜间昏暗的街区;想想感染的威胁,我们必须不断地与之抗争,避免患上肺炎(感冒和咽喉疼痛已经够难受的了),防止寄居在肠道内的微生物侵入血液(而通常它们只帮助我们消化部分食物),维持免疫力以阻挡众多破坏性病毒(如甲型流感、乙型肝炎以及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的入侵。这些才是我们的捕食者,就像狮子捕食斑马那样。

研究结果表明,当睡眠剥夺达到极限时,上述的所有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作为梦和睡眠科学诞生地的芝加哥大学,艾伦·赫特夏芬(Allan Rechtschaffen)及其小组在最近的实验中让两只大鼠中的一只无法入睡,或至少令其入睡十分困难,而另一只大鼠可随时自由入睡。这样就可以大大缩减一只老鼠的睡眠而另一只则不受太大影响。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些实验条件都极其苛刻,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发生。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最严重的破坏效果两周后才会显现,时间长得令人吃惊。最后,令人稍感宽慰的是,在实验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只要允许睡觉,实验对象就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但我们不应认为,这种我们可能永远不会亲身体验的实验性睡眠剥夺研究所得的结果对我们自己的睡眠健康观念毫无意义。只要有人曾注意到即使是轻微的睡眠不足也能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睡眠剥夺老鼠起先是皮毛趋于干裂,不再顺滑而完整,这是必然发展成致命征候的最初症状。到第二个周末,老鼠出现了强烈的觅热动机,它们总在寻找笼子最温暖的角落。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老鼠的体重下降,并且这种趋势一直持续以至于不停进食也无法弥补体重的下降。换言之,食物的热量值降低了,可能是因为老鼠自身的能量被越来越多地消耗以保持体温恒定。体温调节能力也丧失了,哺乳动物最基本的适应能力和大脑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反射特性就是温度调节。没有睡眠,就不能维持温度调节和正常的脑功能。这无疑表明所有人每晚睡觉时都在恢复自己的温度调节能力。

到第三周和第四周末,睡眠被剥夺的老鼠开始死亡,它们是被代谢“饿死”的,尽管它们拥有充足的食物,而在相同环境下对照组老鼠可以保持皮光肉滑、体态丰盈、心满意足。当睡眠剥夺老鼠再也无法抵御感染的时候,它们就走向了死亡。它们受到肠道定居菌的侵害,被那些不再满足于搭便车的共生菌吞噬。

只有哺乳动物能进行体温调节。

觅食和摄食都是清醒状态的行为,而后者又反过来依赖大脑激活。对于清醒时的大脑激活,与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化学物质相关的系统发挥作用,我们已知温度调节就依赖于这些系统。所有清醒状态下的功能都要消耗能量,还使生存遭遇威胁,尽管它们也是生存所必需的。

睡眠中的大脑激活则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出现,胺能系统被关闭,以至于温度调节无法进行。

睡眠是人‬不可缺少的生理现象,如果患者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如果持续一周失眠,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容易导致新陈代谢、免疫力、抗压能力不同程度的下降。长期睡眠欠佳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导致白天头昏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包括皮肤也会有改变,出现皮肤干燥、暗淡无光,还容易合并胃肠的紊乱、溃疡等问题。

所以一句话归总:充足的睡眠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

关于睡眠的六大误解(睡眠是生命必需的吗)(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