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登岳阳楼又食武昌鱼(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一直很喜欢诗词,尤其是那些读来朗朗上口的词句。比如少年读书时代,很熟悉作者的一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也很熟悉他的一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后来便想着去找这两句诗词的出处。

既登岳阳楼又食武昌鱼(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1)

原来,这两句都出自一首现代词,题目是《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既然这里把整首词的题目和内容都写了出来,自然也就很清楚和宋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间的关系了。

既登岳阳楼又食武昌鱼(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2)

那就是,两首作品都是以“水调歌头”为词牌名,所有内容都是在此基础上挥洒而成的。

但是,仔细品读这两首诗词的内容和情感表达,我们会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苏轼的“水调歌头”抒发的思念之情,在“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自怜之后,苏轼稍显伤感地写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表达,全词透着浓浓的感伤气息。

但是回过头来看这首《水调歌头·游泳》,却能发现不一样的内容和情感。作者生长在湖南大地,游泳更是从小就具备的看家本领,即便是后来年老也依然保持一份童心,年过花甲依然畅游长江。挥洒之余,还写下了这首经典的词作。

既登岳阳楼又食武昌鱼(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3)

这里,我们看得到词人从容不迫的气度,“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首伟人的气度,绝非平常之人可以写出。即便是苏轼一类的文人,恐怕也很难在诗词中展现出如此的胸怀。

至于“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则是颂赞武汉长江大桥的工程,这在当时可是惊动全国的大事情。毕竟长江奔涌几千年,毕竟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以至于“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同样的词牌,在不同词人的笔下,呈现出的情感也是完全不同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