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皇帝为什么有两个名(隆庆一个极没有存在感的皇帝)

今天令狐给大伙儿讲的这个皇帝在大明十六帝中应该说极没有存在感的一位,甚至连我那个极其喜欢看《明朝那些事儿》的媳妇儿都不太知道他,不过也难怪主要是他爹和他儿子太出名了,但这样并不能掩盖他的一生,而且他的死法也很奇葩,因为过分服用媚药而一命呜呼,也算是很奇葩了,他就是隆庆皇帝,明穆宗,朱载坖。

朱载坖,他名字最后一个字念四声ji,生于1537年3月4日,是大明的第十二位皇帝,他爹就是我之前讲过打算成仙得道的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他是嘉靖的第三子,而他的儿子就是二十八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隆庆皇帝为什么有两个名(隆庆一个极没有存在感的皇帝)(1)

其实他本来不是太子,早年受封为裕王,因为他娘杜康妃失宠,自己又不是长子,所以不怎么受嘉靖的待见,当时的太子是他二哥,朱载壡,最后那个字念四声的rui,我真挺佩服嘉靖的,他这些儿子的名字都很怪僻,赶现在要是上学,别说自己写,就是老师点个名都费劲,可是他哥命不好,英年早逝,轮次序应该他这个裕王当太子,可奈何他那个神仙预备役的老爹相信“二龙不相见”,所以他迟迟没被立为太子,那时,他四弟景王朱载圳更得他爹宠爱,而朱载坖则战战兢兢,小心谨慎。

到了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大臣郭希颜上书,请建储,这一下捅了嘉靖的肺管子,于是惨遭处斩。不过嘉靖为了杜绝朝野的议论,于翌年的二月让景王朱载圳出居安陆,到了嘉靖四十四年,也就是1565年的正月,朱载圳也死了,这时朱载坖才得以成为了事实上的储君。

1566年的十二月,嘉靖驾崩,朱载坖终于即位,改年号为隆庆。朱载坖当皇上后,立即纠正他爹的弊政,将之前以言获罪的诸臣全部召用,已死之臣抚恤并录用其后,方士全部付有司论罪,以前的道教仪式全部停止,免除次年一半田赋及嘉靖四十三年以前的所有欠赋。

接着他又停止他爹强行施行的明睿宗,就是嘉靖生父兴献王,也就是他亲爷爷的明堂配享之礼,何为明堂配享,就是秋季祭天,要以在位皇帝之父合祭,也就是因为这个,才导致明太宗的庙号被改为明成祖。

史书记载,朱载坖是出了名的窝囊废,遇到一点麻烦事就手足无措,唉声叹气。好不容易当了皇太子后,又担心自己做错事,会被父亲废掉,所以一直提心吊胆,表现得相当懦弱,应对他爹的提问时,经常被问得结结巴巴,回答不上来,所以就有人说他是个窝囊皇帝,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首先他爹不喜欢他,所以自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二者,试问大活儿,咱们小时候,每当老爹问功课的时候,谁不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说错了,备不住就是笤帚疙瘩,鞋底子,你能不害怕,加上嘉靖是什么样的皇帝,隐藏王者水平于青铜,大事小情都要亲自操刀的主儿,所以朱载坖不害怕那才怪了。

隆庆皇帝为什么有两个名(隆庆一个极没有存在感的皇帝)(2)

咱看看被说成窝囊废的朱载坖上位后都干了啥,首先他先开始整顿国家的军备力量,整顿国防,其次开始了对外贸易。你别看朱载坖性格温和,在他爹跟前很软弱,但实际上对军事力量,他却有着过分的执着,在他登基的第二天就开始整顿军事,然后下令边关将士出军,希望早日打了胜仗。

经济上,他在沿海地区开设了经济特区,允许当地的人民出海贸易,后世将其称为“隆庆开关”,正是因为他的这一举动,让朝廷的国库逐渐变得充盈,导致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都涌入了中国的国库。

朱载坖时期乃至其后十年成了大明王朝一个小阳春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比较稳定,经济也有了重大的改观。可以说,朱载坖在使明王朝向最后一个繁荣时期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过渡作用,当时的大明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文有徐阶、张居正、高拱,武有谭纶、戚继光、李成梁,而朱载坖对大臣礼遇谦让,用人不疑,放手让他的臣子去发挥才能,给了他们发展的空间。

虽然他爹留给他的是一个不安的边疆和海域,但他能够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和巩固边事海防,创造了一个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的环境,这也是前朝所没有的,也成为他当政时期比较突出的一点。

但是毕竟让他爹压抑的这么久,好不容易没人管了,朱载坖就好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开始自由的放飞自我,据说,朱载坖是特别的好色,整天在后宫里忙来忙去,整个一个在后宫中辛勤劳动的小蜜蜂。毕竟这也是个体力活儿,炖牛肉好吃,但你要天天吃也腻,每天要数名美女陪伴,所以他曾服用大量的春药,而且他在宫中的用品,小到茶杯,大到龙床,全部都有男欢女爱的雕刻和彩绘。对此,朱载坖的很多大臣都曾上书进谏,“皇上您近日消瘦了很多,是不是过分的宠幸了后宫的嫔妃啊?”朱载坖拿出了他那性格温和的一面,“国事有先生处理,我就放心了,家事嘛,就不劳先生费心了。”

隆庆皇帝为什么有两个名(隆庆一个极没有存在感的皇帝)(3)

之前我说过,明朝的制度到后期其实已经有点君主立宪的雏形了,在这种制度下,不怕皇帝没事干,就怕皇帝瞎捣乱,其实在隆庆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隆庆不同于他爹,他不上朝是真的不喜欢上朝,好不容易逼得没辙上了朝,他也是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放手让内阁去处理朝政,国家重大决策,都交给大臣讨论,有时大臣们在朝堂上吵得很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可他就往龙椅上一坐,神色漠然,淡定得就跟局外人一样,用他自己的话就是,“朕不喜欢参与到大臣的争吵之中,他们想怎么吵就怎么吵吧!”

那是因为朱载坖拥有一个超强的内阁。徐阶、高拱、陈以勤、张居正这些人,都是聪明绝顶之辈,处理政事的高手,所以在他们的全力辅助下,隆庆期间的朝政依旧处理得井井有条,国家机器已然可以高效地运转。

但是有这么一句话,色是刮骨钢刀,你铁打的汉子也经不起天天这么折腾,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更何况类似伟哥那样的蓝色小药丸了,隆庆六年,1572年的闰三月,宫中就传出了朱载坖病危的消息,在休养了两个月之后,他又上朝视事,突然觉得头晕目眩,支持不住,他自知病情不轻,急召高拱、张居正及高仪三人接受顾命,吩咐由太子继位,就这样,被女色掏空了身体的朱载坖,匆匆走完了六年的帝王生涯,把大明江山留给了年仅九岁的皇四子朱翊钧,终年三十六岁。

隆庆皇帝为什么有两个名(隆庆一个极没有存在感的皇帝)(4)

朱载坖虽然只当了短短六年的皇帝,可在他在位期间,明朝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保持稳定,让曾经有些乌烟瘴气的朝政焕然一新,因此史称为“隆庆新政”,而且还与后来的万历朝,并称为“隆万盛世”,并且在朱载坖病危的时候,很多大臣们每天都十分忧虑,当他驾崩之后,更是有的大臣直接哭到昏阙,还有一些受到他恩惠的当地百姓,也在家中哭的昏天黑地,为这位皇帝的去世感到难过,所以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朱载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值得称赞的好皇帝,虽然死的原因很奇葩,自己在明朝皇帝中也没有什么存在感,不过咱们假想一下,如果他不纵情声色,多活二十年,明朝会不会可以恢复到仁宣之治那时的景象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