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为什么离开东陵(阎锡山身边的红色卧底)

太原战役至今都被成为解放战争中难度最大、时间最长、伤亡最大的一次攻坚战,前后持续了6个月,解放军伤亡人数4.5万,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才一举攻陷了这座阎锡山苦心经营、步步设防的堡垒,推动了华北地区的解放。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正面战场上激烈拼杀的背后,也有革命先烈默默地在背后忘我的奉献。正是因为他们不惜牺牲自我,才为最后的胜利提供了无可估量的保障。其中,就有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齐平、周竞两位烈士。他们的工作后来被称为“山西红色特工的标杆”。

阎锡山为什么离开东陵(阎锡山身边的红色卧底)(1)

齐平

阎锡山为什么离开东陵(阎锡山身边的红色卧底)(2)

周竞

齐平(原名齐作云)、周竞(原名周爱莲)都是山西定襄人,与阎锡山(山西五台人)算是邻居,离得并不远。加上齐平家族一直都是当地望族,齐平的父亲齐考三还是日本留学生,所以当1933年,17岁的齐平与16岁的周竞结婚后,靠着父辈的人脉,夫妻二人搬到了太原。齐平进入中学教书,周竟成为了一名会计。这其中,齐家的世交—阎锡山的铁杆嫡系梁化之帮忙不少。

也正是在太原城里,年轻的齐平和周竟夫妻开始参与学生运动,接触进步思想,慢慢的从锦衣玉食的富家子弟转变成了革命青年。当时,阎锡山为了抵御日寇入境,与共产党开始联合,这给了 齐平、周竞更多开阔眼界的机会。1936年,夫妻二人双双入党。

也就在这一年,齐平来到了太岳军区,跟着有名的陈赓大将开始抗日。

但就在第二年,日寇大举进攻山西,很快太原沦陷。紧接着对解放区的封锁开始日益严密,很多急需的物资难以进入,抗战受到了很大影响。为了打通地下交通线,齐平父亲的留日背景开始发挥作用,组织上安排齐平带着周竟重回太原,建立秘密联络站,搜集情报、运输物资。

依靠着家族的关系,齐平顺利的进入了日军雁门道警察署,还当上了上尉军需官,成了鬼子眼里的红人。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就是这个办事得力、极力倡导“中日友好”的伙伴,每天都在源源不断的将日军的活动情报、医疗军用物资输送到解放区,帮助八路军给鬼子找麻烦,成了陈赓领导的386旅最为得力的后勤支援。

在提心吊胆的与日军周旋几年后,1945年来临了。重新回到太原的阎锡山再次成为山西的主宰。这一次上台,他撕下了脸上的脉脉温情,开始迎合蒋介石,调转枪口对准了解放军。为了防范蒋介石和共产党的渗透,将山西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阎锡山把接收过来的日军特情机关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梁化之,成立了“特种警宪指挥处”,并让梁化之以中将的军衔亲自担任处长,一手掌控。至于成员,梁化之完全秉承阎锡山的教诲,主要招揽自己的五台、定襄老乡加入,外地人不放心。

这时,齐平尽管给日本人当过“汉奸”,可是日本人已经投降了,不足为害,反正比蒋介石和共产党更可靠;再一个,两家还有通家之谊,那有什么不放心的。于是,齐平也被招揽进来,成了梁化之的嫡系。

打入敌人心脏的齐平牢牢握住了阎锡山的脉搏,让阎锡山的一举一动都仿佛事先与解放军商量好了,屡屡上演自投罗网的笑话。

包括上党战役、汾孝战役,解放军都是在完全了解敌人的兵力分布、城防布置的情况下,连取大捷。

而在1946年,当阎锡山一再损兵折将,被迫邀请陈赓到太原谈判时,两人还没见面,陈赓已经把阎锡山的底细了解得一清二楚。这一切,都是因为齐平及时传递出关键情报。

最精彩的一次是,阎锡山气急败坏了,要亲自前往平遥督军,鼓舞士气。结果他才动身,解放军已经收到了情报,半路上设下伏兵。要不是卫队拼死掩护,估计早已将阎锡山活捉了。那样的话,山西的解放可能也不会经历这么多波折了。

也就是这一次的死里逃生,阎锡山起了疑心,能这么准确的把握自己行动路线的,肯定是身边人。于是,齐平开始受到了特务的跟踪。

其实齐平这时也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首先梁化之就表现出了异样:以往他来串门就像进了自己家一样,而现在每次上门都是一脸谨慎,右手插在裤兜里,随时准备拔枪。其次,回家时身后总有人跟着,分明就是盯梢。

就连父亲齐考三都感觉到了不对劲,老人叮嘱儿子:“你们要注意安全啊!”

齐平回答父亲:“我们准备好了,不过是高呼口号,英勇就义吧。”

这时,组织上也知道齐平夫妻面临危险,要调动他远离太原。但齐平感觉可惜,呆在“特种警宪指挥处”里可以接触的太多了,机会难得,趁着敌人还没有动手,自己想更多的为组织提供情报,他舍不得。

终于,最担心的那一天来了。

1947年,山西特科负责人胡熙庵叛变,直接指认了齐平的共产党员身份。梁化之即便再对齐平有好感,这次也兜不住了,毕竟阎锡山才是自己的饭碗。于是,齐平和周竟被了起来。

一见面,梁化之甚至都没有讯问,而是直接召开全员大队,要求齐平自白。但齐平在百般诱导后,依旧一言不发,不肯透露党内的秘密。不久,恼羞成怒的梁化之为了给阎锡山一个交代,当众杀害了齐平。

齐平牺牲后,梁化之又将希望放在了周竟身上,但即使以孩子作为诱饵,或者酷刑加身,这位母亲和战士都选择了和丈夫一样的信仰与顽强。1948年2月,周竟牺牲。当时的《天津日报》曾在报道中称其为“无法征服的女共产党员”。

太原解放后,这两位被陈赓大将反复念叨的战友的遗体寻找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可惜的是,因为被敌人和杀害的别的混在一起,最终也无法确认。

1956年,国家民政部追认齐天夫妇为“革命烈士”。

英雄不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