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放养牛的正确方式(牛年说牛成都找)

说到成都关于牛的民俗,今天,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要给大家摆个“打春牛”的龙门阵他介绍说,在成都过去与牛有关的民俗活动中,有一个很重要也很有趣的民俗,那就是打春牛“打春牛现在见不到了,我小时候也只见过1、2次,很是好耍”袁庭栋乐呵呵地摆起了龙门阵,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山上放养牛的正确方式?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山上放养牛的正确方式(牛年说牛成都找)

山上放养牛的正确方式

说到成都关于牛的民俗,今天,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要给大家摆个“打春牛”的龙门阵。他介绍说,在成都过去与牛有关的民俗活动中,有一个很重要也很有趣的民俗,那就是打春牛。“打春牛现在见不到了,我小时候也只见过1、2次,很是好耍。”袁庭栋乐呵呵地摆起了龙门阵。

打春牛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文化,据说自西周时期兴起。农为百业之本,春为一岁之首,这“迎春”的仪式,当然要隆重了。《礼记·月令》记载,先秦时期,每逢孟春之月,天子就要率领三公九卿到郊外迎春。后来,这成了官民共同遵守的礼俗,历代最高统治者都照行不误。立春的前一天,各地的官吏们都要洗澡,穿素服,不坐轿子不骑马,步行到郊外,聚集乡民,设桌上供。焚香叩头之外,还要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勾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这土牛被称为“春牛”,“打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每年春季"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县府的开耕仪式由县官主持,乡村的春耕仪式由民间组织主持.。历代沿袭,唐宋尤盛,至今已有3000多年。这种习俗,一般以四人抬泥塑春牛为象征,由春官执鞭,有规劝农事、策励春耕的含义,也是喜庆新春、聚会联欢的形式。这仪式发展到了明清,更是隆重,据清人的《燕京岁时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男人们“鞭春”时,女人们“戴春”,她们头戴色彩艳丽的纯幡,也用裁剪的春燕、春蝶做饰物,老人和孩子则不忘“咬春”,也就是吃春卷、春饼。从这种祖祖辈辈延续不断的迎春活动中,人们得到一种生命活力的释放,更获得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打春牛”从打土牛开始,过了许多年,土牛又换成纸牛,一个纸糊的牛里面装上五谷,被当作“春牛”,在迎春会上让“勾芒神”举鞭狠打,牛被打倒,纸被打烂,里面的五谷流出来,这象征着打出一年的五谷丰登。

回忆起当年看打春牛时的情景,袁庭栋历历在目。他介绍说,当年打泥做的牛时,大家你一鞭,我一鞭,直到把泥牛打烂。大家都会抢着把泥牛身上的泥块带回家。这可是吉祥的东西,放在家里保佑家宅平安,放在田地里,保佑耕地丰收。后来泥牛换成纸牛了。打碎纸牛,从纸牛里抢到的小泥牛或者五谷等物,更是吉祥之物。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嘉 段祯 视频 王嘉 段祯 编辑 田莉 校对 王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