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

很多人都知道,在北京石景山,有一个八宝山革命公墓,葬的都是党和国家重要的领导人、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革命烈士等等。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也葬在了这里,他就是末代王爷——爱新觉罗·载涛

对于清朝末年,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末代皇帝溥仪,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溥仪的叔叔载涛。载涛是光绪帝同父异母的弟弟,溥仪的第七个叔叔。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1)

爱新觉罗·载涛

光绪十三年,载涛出生,三年后,年仅三岁的他就被封为二等镇国将军,不久后便晋升为辅国公。

十五岁那年,又承袭了贝勒,二十一岁时,又加郡王衔,上任总司稽查。可以说,载涛年纪轻轻,便已经身处高位,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说起载涛,了解他的人都会说一句:有骨气。为什么这么说呢?

人生经历

载涛年轻时便已经身居高位,少年意气风发。溥仪登基后,载涛为了训练军队,还特地去法国骑兵学校学习过。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2)

但是,身为军事参谋长的他却从未参加过一次真正的战争。因为当时的清朝已经是穷途末路了,所以那时很多八旗子弟都是整日沉迷玩乐,而载涛也是其中的一员。

载涛一生爱马,同时也擅长画马,并且是京剧爱好者,拥有扎实的武功功底,还擅长猴戏。

虽说载涛爱马,但是他却不擅长骑马。都说八旗弟子是马背上的民族,但这在载涛身上是显然不成立的。

不过,他虽不会骑马,却擅长相马。但凡一匹马从他眼前走过,他就能说出这匹马的年龄大小、马匹好坏、更适合骑射还是更适合运货。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3)

爱新觉罗·载涛

载涛可以说是爱马如命,只要是他看中的马,不管多远,不管价钱多少,他都要买回来。

曾经他看中哥哥载振的一匹千里马,便上门去索要,甚至可以用有价无市的古董去换,可任凭载涛如何说,载振就是不给他。

最后载涛扬言要去慈禧面前讲讲理,这才让载振怕了。平时不学无术、贪赃枉法的载振哪敢去慈禧跟前,最后只好把自己的千里马给了载涛。可以说,载涛为了这千里马真是用尽了手段。

除了马以外,载涛最爱的就是京剧了。这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了慈禧的影响,当年慈禧酷爱听戏,尤其是晚年的时候,她甚至天天都要听戏。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4)

慈禧

久而久之,载涛也发觉了其中的乐趣,还曾拜入名角张淇林门下学习京剧,而后他又拜入杨小楼门下。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载涛都学会了,可以说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又怎么能学得这么透彻。

载涛一直都是过着这种虽然不是荣华富贵但也是富足的生活,每天唱唱戏、遛遛鸟、看看马。

但是这种悠闲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北京政变后,身处北京的皇族们再也无法享受这种闲适的生活了。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5)

杨小楼

溥仪被逐出皇宫,皇族们也开始变卖家产。载涛的生活难以再维持下去了,于是他变卖了自己的房产,换了一处偏僻的小院。

贫困潦倒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王朝也随之终结。载涛的好日子也到头了,由于家里人口众多,即使是变卖房产后,也难以维持生计。

昔日风光无限的王爷,终究是沦为了如今贫困潦倒的模样。

可是变卖房产的钱也难以支撑太久,一段时间后,载涛便又没钱了。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6)

载涛(左一)

此时,天下战乱频发,东北已经被日军霸占,四处民不聊生。载涛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于是决定出门摆摊儿。

天还没擦亮,北京德胜门的早市就已经开始有人在做生意了,也就是当时说的“鬼市”

“鬼市”大多不能见光,所以人们总是趁着天黑在这拿物件儿来换点钱,卖家不想让人认出来,买家也不想让人看见。

有人听说“涛贝勒”来摆摊儿了,纷纷想去淘点儿好物件儿。不过载涛虽然已经如此境地,但他卖东西还是有自己的原则。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7)

鬼市

第一,这官家赏赐的东西不能卖;第二,青铜文物等宝物不能卖;第三,金银珠宝卖不起。

所以到后来,能卖的东西都卖完了,家里就剩下等着吃饭的人和空空如也的碗了。

一个清朝的皇族,却沦落到已经吃不上饭了,连让家人吃饱穿暖这种质朴的需求都难以满足。

与溥仪断绝关系

日军占领东北后,溥仪仍然想要恢复往日的风光,所以他心甘情愿地做了日本人的“傀儡”。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8)

溥仪

1934年,在日寇的扶持下,溥仪再次登基,改元“康德”,改国号“满洲国”为“大满洲帝国”。

登基时,日本200多名官员出席仪式,满清往日的官员们也纷纷前来朝拜。

他们各个衣着光鲜亮丽,仿佛是一场豪华的盛宴。但这场狂欢的盛宴中,却没有载涛的身影。

身为溥仪的叔叔,载涛理应出席,但是这次他却违背了天子的意愿。

载涛见识过日军的奸杀掳掠的各种强盗行为;看见过破败的城中军官们的耀武扬威;经历过隆裕太后主持的退位仪式。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9)

溥仪(中)

载涛虽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抱负,但他也不愿苟且偷生,“宁死也不做汉奸”是他的原则。

载涛向来为人随和,也不常与人争辩,有些贪生怕死,也有些愚钝,可他足够忠心,也有自己的底线,他知道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所以他毅然决然的与投靠日本人的溥仪断绝了关系。

溥仪在天津做皇帝时,也曾请过载涛,还希望他能够回来继续扶持自己,但是载涛并没有给溥仪回应,终究,溥仪还是等不到载涛来向他低头。

尽管载涛的生活已经难以为继,但他依然在那个小胡同里靠着变卖家产来维持他本就落魄的生活。吃饱穿暖已经成为奢想,仅仅能够活下去已经是不容易了。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10)

载涛

可他曾经也是去国外读过书,学习过知识的忠臣良将,看到此情此景,心中难免会升起一股想要为国而战的情绪,这枚种子也深深的种在了载涛心中。

拒绝当官的邀请

在如此境遇之下,载涛并不绝望,他有的只是失望。

1936年,宋哲元派人送给了载涛几匹好马,他知道载涛爱马,所以投其所好,想要收买他,让他回去做官。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11)

宋哲元

可就算是如此,载涛依旧不为所动,面对他如此喜爱的马,他还是坚守住了自己的内心。

回首当年,他为了从载振手中要来那千里马而不择手段,可如今,他面对如此情景,却能够说出拒绝的话,坚守本心。

其实在此前,载涛已经被邀请过两次,但是全都被他拒绝了,他依然坚定内心的想法“决不做汉奸”。

第一次是在1924年,北洋军阀时期,直奉战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张作霖邀请载涛赛马,可是却输给了载涛,当年骄傲的张作霖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输。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12)

张作霖

赛马结束后,张作霖做东请客吃饭,诚心邀请载涛出山做官,但却被载涛拒绝了,理由是载涛认为自己才学浅薄,无法担此重任,希望他可以另请他人。

第二次是在溥仪任伪满洲皇帝后,众多原来的大臣都想回去继续做官,可是载涛却不为所动,甚至与溥仪断绝了叔侄关系。

此后,日本人看中了载涛的才华,还曾送来请柬,邀请载涛去伪满洲任职。并且还承诺他,只要他能够去伪满洲任职,他想要什么职位就能得到什么职位。

而此时已经贫困潦倒的载涛仍是毅然决然地拒绝了他们,他不愿食嗟来之食,并坚定地明确自己的立场:绝不做亡国奴。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13)

载涛(中)

后来,在抗日战争将要胜利的前夕,当时伪华北政权委员长王揖唐找到了载涛,想要让他帮自己维持现在这个动荡的局面。

王揖唐许他高官厚禄,可载涛却说:“您可饶了我吧,我可坐不起您那个小汽车哟,还是我这自行车骑着心里踏实。”

尽管载涛生活清贫,可他不受利益的诱惑。以前,他是风光富足的皇族,现在,他是个饭都吃不饱的穷人。

这难免会有落差感,会难以接受,可是他做得了皇族,也做得了穷人,唯独就是做不了违背良心的事。他宁愿摆地摊儿度日,也不愿委身于日本人。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14)

王揖唐

为国奉献

建国以后,载涛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机会。

1950年,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而载涛的机遇也终于来了。他向总理上交了一份提案,希望能够将自己在马上的研究成果用于国家。

当时的中国,人力和马力都是重要的生产力,所以很快这份提案便引起了上级的注意,毛主席亲自任命载涛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15)

收到这一消息的载涛格外高兴,他终于可以用自己所学来报效国家了。

已经六十多岁的载涛在接到毛主席亲自签署的委任状后,还将其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天天看着。

任职后,载涛也是干劲十足,他想要报答毛主席的知遇之恩。这份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载涛却乐在其中。

抗美援朝时期,朱德总司令想要购买一批战马,于是亲自找到载涛,寻求他的帮助。选马这种事情,载涛是最擅长的,于是他欣然答应了。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16)

毛主席在天安门前和载涛握手

之后,载涛便开始去视察,寻找好马,他离开了北京,去到各个地方的马场。

当时正值寒冬,可是不论环境多么的艰苦寒冷,载涛都坚持亲自视察,亲力亲为,决心要做好这件事。

最终,载涛成功地找到了两万五千匹战马,送过了鸭绿江。这也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运送战马,也为抗美援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战争时期,物资紧缺,载涛二话没说,将自家的两箱珍宝全数捐赠了出来。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17)

左起:溥仪、载涛、溥杰

这两箱宝物是他无论多么艰苦都没有变卖的家产,有很多对他来说极其珍贵的东西,可这次他想也没想便全数变卖了。

对他来说,这些宝物换来的钱财如果能够帮到国家,比珍藏起来有更大的价值。

而后,载涛的两个孙辈也加入了革命事业,冲上了战争的前线。

战争结束后,毛主席曾问过载涛,和溥仪是否还有联系,载涛听后,急忙否认。

当时的溥仪正被当做战犯关在战犯管理所,而毛主席却和载涛说,有空了也要去看看溥仪。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18)

接受改造的溥仪

1956年,载涛带着家人亲自去探望了自己的侄儿溥仪,这次的探望让他们之间的恩怨全都烟消云散了。

当天溥仪并不知道载涛要来探望自己,他毫无准备的就看见了自己许久未见的亲人和两个妹妹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难以自持的他一下子哭了出来。

一切恩怨都过去了,曾经的载涛与溥仪恩断义绝,现在的他们却相拥哭泣。

三年后,溥仪被特赦出狱,第一时间,他就去拜访了载涛。那天,爱新觉罗家来了两桌的人,谁能想到,曾经的皇室现在竟然沦落到拿不出像样的菜来。

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末代王爷载涛饿死不卖国)(19)

爱新觉罗一家

几家人一起凑了些荤菜,吃着菜团子,喝着廉价的酒,却回想起了过去那些时光。

后来,溥仪也会经常带着妻子去载涛家,一家人偶尔小聚,其乐融融。

载涛利用自己是爱新觉罗家族大家长的身份,推动了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也为新中国各民族能够携手前行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毛主席和周总理对载涛非常的关心,毛主席还专门给载涛提供了特权,不论他走到哪里,都是车接车送,这种待遇,在当时是只要部长级的人才能享有的。

1970年9月2日,载涛在北京因病离世,享年83岁,周总理命人将他葬入了八宝山公墓。

回首载涛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尽管经历过苦难,可那时的他仍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为人善良和蔼,他永远谦逊有礼,永远保持着自己的本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