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剧半把剪刀第一集(蔫萝卜遇上快礤子)

华州区方言再探作者 秦获幸,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赣南采茶剧半把剪刀第一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赣南采茶剧半把剪刀第一集(蔫萝卜遇上快礤子)

赣南采茶剧半把剪刀第一集

华州区方言再探

作者 秦获幸

首先把上一篇的若干例句补充说明。

第一句:东虹呼噜西虹雨。是一种气象现象。东边有虹是只刮风不下雨,而西边有虹就能下雨。

第八句:一蚩一蹭,工分一样。这是指在生产队做活时,社员们心不齐,出工不出力,磨洋工。你干他不干,驴曳马不曳,但是记的工分都是一样的。

下面再提供二十个例句,并直接解释。

21,蔫萝卜遇上快礤子。萝卜礤子是各家必备的灶具。其实在民间是引伸为两个不同性格妇女吵架的情形。強势和弱势的对决,一物降一物。

22,最近事情不顺,叵烦的很。叵烦是华州人的口语,有人写泼,字不达意,这里就不另表。

23,这人做活徉的很,一点都不麻利。徉和麻利,利索相比,其意自明。

24,xxx失踪多年,骨殖都失遗到外面咧!骨殖就是尸体,不能写作实。

25,能喝酒,会搳拳。划是冒牌的。

26,门背后,栽杈把,塞哈媳妇像阿家。阿家就是婆婆,到底像不像,只有天知道!

27,打麻将,放和咧!和咧,放和,而不是冒牌的胡,糊。

28,巷道路太窄,车都难过。你就按本腔说,其意自明。

29,柳溪学校是百年老校。学校的南部是千百年唐时著名的西溪,杜甫老人家曾留诗篇。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并有连绵数里的柳树。学校的创办者肯定是文人雅士,用柳溪命名太有创意了。只所以选这例句,是因为在北方说溪很少,而唐人却不把西溪叫西湖,而叫西溪听起来就很别致文稚。如果把柳溪小学叫做柳河小学就俗不可耐了。

30,她正给猪馇食哩。说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一个馇字体现了古人先贤的智慧,造字造句十分高明,咋不写成给猪做饭哩!

31,搋面切莱搌桌子。灶房吃饭一系列活路不言自明。

32,引上娃吃筵席去咧。吃筵席,稀松平常事,谁没吃过。

33,拓着字帖写毛笔字。开拓精神和邓拓同志跟这个拓是同字不同音。你就拓着字帖练毛笔字吧!

34,生瞠冷倔人害怕。谁喜欢这样的人?

35,人家俩个关系谄的很。是朋友关系肯定谄。

36,胖子胖,打麻将。这要看你咋念哩。再说一句,娃这一向长胖咧。两个读音声调就不同。请乡党们细细品味。

37,遇上麻烦先胆怯的不得了。胆怯不胆怯,多说几遍还是标准音。

38,把面和好再饧一饧。擀面蒸馍的人都知道饧面。

39,长畛地,全畛地。畛是一种特定的地积标准单位。从前农民量地是步子丈量,两步为一棒。一棒为五尺。一畛地就是一棒宽,二百四十棒长等于一亩地。但是一亩地却不能成为一畛地。一亩地形状各异,而一畛就是绝对的一棒乘二百四十棒。尽管现在没有实用价值,但作为先贤的智慧结晶,我们应该记录下来。

40,拿笊篱淘粮食。众所周知,笊篱是一种常用灶具。早期有树条和竹制品,现在多为铝或者不锈钢。它主要是用来搭捞面条,淘洗蔬菜和粮食。

我,你,他有奥妙。有些人会说是故弄玄虚。下面一说你就能理解。作为我,人都知道是说者本人。然而,有一个小孩介绍这一辆小汽车时,他会说,这是恶的。本地人肯定不奇怪。理解这车是我们家的。另一个情况会说,这是恶屋的小车。把我的发音加重语气就成了恶音。这一加重语气就表明了更深层次的信息,用一个简单的字表达出是我们的,字少意深。

再比例:这是我班的奖状,这是我村的规划图,多说几遍不同语气其意自明。

然后再说你字。问,这小车是逆的?回答是恶的。问者加重语气把你们家浓缩为一个字,听者自明回答也是加重语气。但如果是小东西,这是你的手套就不必加重语气。

作为他,也不是等闲之辈。在不同埸合,不同语境的情况下,也有不同的轻重发音。

比如说,这楼房是塔的?

语气轻重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问这楼房是他们家的。

在咱们这里,人们习惯问或者介绍,这是塔娃,这是塔大,这是塔媳妇

如果按平常的他说这是他大,他媳妇他娃听起来就有些滑稽了。

这不是书面上文字所能表达出来的。

语言这东西只有通过发声说出来,发不同的轻重音,细细咀嚼,自然明了其意。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秦获幸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