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

编者按

今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阅兵、群众游行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12时10分,2232名北京大学师生组成的“凝心铸魂”群众游行方阵走过天安门广场,再次喊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让世界看见了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旋律中走来

北大师生精神昂扬、情绪高涨

他们手擎火炬,身着彩衣

高喊出响亮的口号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1)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2)

自由、生动

欢愉、活泼

从他们真挚的笑容中

从他们雀跃的身影中

全世界都能看到

北大青年、中国青年的向上姿态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3)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4)

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

振奋人心的画面背后

是方阵成员8月份至今的积极训练

昨日起,《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

报道了北京大学方阵的训练故事——追求毫秒级精准,情绪时刻高涨

据报道

北京大学方阵长56.4米,宽56米

通过游行区域时的速度为1.16米/秒

为了精准达到速度要求

北大师生在白天不断练习

晚上回到宿舍

有些同学躺在床上

腿还在模拟走路的动作

……

绽 放 背 后

回顾方阵的训练时光

带着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参与此次国庆系列活动的北大师生

不论昼夜地紧张筹备着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5)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6)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7)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8)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9)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10)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11)

青 春 乐 章

这是一次将爱国之心

化为实际行动的宝贵机会

全体师生投入其中

共同谱写了一曲青春乐章

每个人都是乐谱上跳动的音符

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些人,那些事~

(按姓氏笔画排序)

北大方阵的“0101”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12)

王芷嫣

第六大队第14中队

国际关系学院2016级本科生

“向前对正,向右标齐”,是方阵行走过程中的要求。作为方阵的“0101”,王芷嫣就在队伍的右前角,整个队伍的行进效果与她的步幅步速和精神风貌息息相关,她的责任与压力并存,光荣与使命同在。

为了严格达到精确的行进标准,她朝乾夕惕、精益求精——配乐踩点、步幅步速控制,标线估测,她的身影每天都会在体育场上准时出现。她将目力所及的地物都作为参照,并谙熟每一点对应的音乐旋律,将身体每次的移动距离精确到行进途中每一个时间点,直到步幅和步速固化成为肌肉记忆,通过每一条标记线都分秒不差。

她把每次训练都当作实战,时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脸上永远洋溢着最真切的笑容,她的热情无时不感染、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13)

图为王芷嫣独自在第一体育场练习步幅步速,图片由组织训练组组长王东敏提供。

方阵的暖心辅导员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14)

吕丽

第七大队16中队

后勤保障组副组长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吕丽在方阵中有着多重身份——担任16中队中队长的同时,她还担任着方阵后勤保障组副组长。身兼两职,她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工作繁忙,但她却说不苦,甚至还“有点甜”。在她眼中,学生们一句感谢的话、一个开心的笑,或是一声热情的“老师好”,都会让工作上的疲惫烟消云散。

在一次训练中,一位同学意外摔倒,吕丽想也没想,立刻背起受伤的同学。身材娇小的她,背起来非常吃力,但她咬着牙,在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硬撑着一步一步往前走去,最终顺利将受伤同学送到医务室。于她而言,保障参训师生的各方面需求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她也做到了。

春秋如水逝,不变爱国情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15)

李淑静

第四大队第9中队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这一次,是李淑静第三次参加国庆群众游行活动。

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群众游行,那张“小平您好”的历史照片定格了她的十八岁。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她随“我的中国心”方阵代表海外华人华侨抒发思念祖国、心系中华的浓浓爱国情。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带着“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初心,她再次从天安门前走过。

跨越三十余载,她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飞速成长,又身处新时代,见证了共和国新的发展。眼含热泪,心语相同,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她将与所有北大人一起,继续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为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添砖加瓦。

绑着绷带也要坚持训练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16)

周天一

第一大队第22中队

公共卫生学院2017级本硕连读

“胳膊伤了可以痊愈,但在天安门广场为祖国庆生的机会一生又能碰上几次呢?”绑着绷带也要坚持训练,这是周天一对国庆活动的坚持!

他说:“面对疼痛时也想过退缩,但是一想到之后的群众游行活动就浑身充满了力量。在训练里,我们见过朝霞夕阳,见过满天星光,经历了北大的十二个时辰,也经历了燕园的肃静与喧嚣。作为北大学子,能以这样一种身份亲历祖国真切的变化,见证盛世繁华,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

方阵健康的守护者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17)

姜天乐

卫生医疗组组长

北京大学医院办公室主任

清晨5点半至深夜11点半。

这是医疗保障组的工作时间。

“老师,我还想去训练”,这句话时常会出现医疗室中。在姜天乐眼中,医疗组的工作繁重、细碎,可参训师生却更加值得敬佩——不论如何,他们从不愿意耽误每一分钟的训练。

作为方阵师生健康的守护者,医疗组的老师们经常背着20余斤的医药箱与同学共同行进,以一种特有的方式陪伴着同学一起训练。在一次外出合练结束后,“北京大学医院”字样的救护车跟随在队尾,不知哪位同学开了个头,成百上千同学开始大声一齐喊出“校医院!校医院!校医院!”,并朝医护人员伸出大拇指,感谢声此起彼伏,这一幕深深烙印在了姜天乐的脑海中。

十年,与17中队两次相遇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18)

索天艺

第七大队第17中队

教育宣传组副组长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团委书记

2009年,她是“我的中国心”方阵17中队的一名学生。10年后,她担任了“凝心铸魂”方阵17中队的中队长。

索天艺已经记不清十年前的心情是兴奋还是紧张,只记得一直在小声提醒自己“前后对正,左右对齐”和走过天安门广场时大声喊出的“团结奋进,振兴中华”。

十年后,她又站在了方阵中,这份国庆记忆又增添了好些故事。从7月5日开始加入教育宣传组,到7月31日百讲动员大会唱响《歌唱祖国》;从8月2日赴怀柔集训与中队的师生一起“同吃同住同训练”,到8月18日开始一起“南征北战”参加合练验收彩排的独家体验;以及今日正式踏上长安街,在天安门前高举火炬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她说,这段时光将会是珍藏一生的宝贵记忆。

十年前的她和她的小伙伴们,用青春的激情集结中国心;十年后的她又同她的学生们,以青年的担当凝铸中华魂。十年了,再次与17中队相遇,变的是彼时身份,不变的是向祖国比的那颗红心。

不止是群众游行方阵

广场上的合唱队伍

各个岗位值守的志愿者

即将举行的联欢演出

都有北大师生的身影

(按姓氏笔画排序)

我们的故事从合唱开始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19)

刘婧涵,迪力夏提

合唱方阵成员

法学院2018级本科生(刘婧涵)

外国语学院2018级本科生(迪力夏提)

刘婧涵和迪力夏提是合唱方阵中的情侣组合之一。两人都很感慨:最初在一起就是因为学校的“一二·九”师生歌会,没想到这次,他们可以一起参加国庆庆典的合唱活动。

平时的训练需要周转于各种训练场地,他们都害怕对方错过集合时间,所以每到训练的日子,两个人都起得格外早,打电话提醒彼此。训练期间,合唱方阵有一次小型的筛选,由于这次参加国庆合唱是迪力夏提第一次唱男高音,他对考核时能否把高音唱上去没什么把握,刘婧涵看出了他的担忧,于是天天陪着迪力夏提练习,为他加油鼓劲。最终,迪力夏提成功通过了考验。

合唱活动承载了他们许多美好的时刻,也让他们彼此帮助,共同成长。

再难也不能掉链子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20)

孙延武

联欢演出方阵成员

国际关系学院2016级本科生

北京大学联欢演出方阵由20名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学生和10名学生合唱团成员构成。训练初期,孙延武作为联欢演出组的主排,一方面需要组织教学队伍中没有声乐基础的同学,另一方面要紧张备战即将来临的世界合唱大奖赛。顶着压力,他扛下了这个沉甸甸的担子。120页的总谱,总长超过85分钟的demo,他反反复复地听,笔记记了一页又一页。

制定排练方案、带队练习歌曲……前期的排练是艰苦的。演出组每个人手里的曲谱,发下来洁白平整,没过几天也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画满了勾勾圈圈的记号。但同学们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迎难而上,越战越勇。有的旋律学习一遍记不住,就再学习三遍、五遍、十遍;在排练厅学习过的乐曲,回到寝室再听录音不断巩固;基础较弱的同学私底下自行加练……他们说:“能够作为一个团体代表北大,代表全国的青年为祖国歌唱,再难也不能掉链子”。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21)

北京大学联欢演员参与第一次校外验收时,联欢演员在声音呈现和精神面貌上都表现突出,被当作典型进行表扬。

眼睛就是我的照相机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22)

李澳

合唱方阵成员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18级博士生

李澳是合唱方阵的男高音。有时候,排练是要通宵的,前一天下午五点集合出发,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才能回到学校。可是李澳不觉得辛苦,“我本来就喜欢唱歌。能为祖国唱歌更是我最大的荣幸。”

第一次现场进行全要素排练时,凌晨的长安街上,大家的歌声融合在一起,从几十人到成百上千人,再加上广场的灯光,效果非常震撼。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活动效果,参加合练的人员不允许携带相机,可是李澳又想记录下这难得的画面,于是他把画面记在心里,回校后,创作了一幅画作。

一幅手绘、一份热忱、一首歌曲、一颗真心,只为祝福新中国生日快乐!

他专门换了一个“志愿者手机”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23)

陈浩耀

庆祝大会区域志愿者班长

光华管理学院2017级博士生

为了让这次志愿工作能顺利进行,陈浩耀专门换了一个待机时间超长的“志愿者手机”。

在几次演练现场以及活动当天,充电宝是不被允许携带的。但陈浩耀作为班长,肩负着上传下达、现场调度的重要任务,联络必须保证通畅。为了保险起见,他专门购入一个待机时间超长的手机,以保证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

志愿者的工作并不轻松,对身体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从八月下旬开始,陈浩耀每天抽出时间去游泳或者跑步,锻炼自己的身体。在第一次演练结束后,陈浩耀与伙伴们由于太疲惫,在地铁上差一点睡过站。

纵使辛苦,但从未有人抱怨过一句话,他说:“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对于祖国的爱超过了一切疲惫,更是因为大家珍惜身边每一位战友。彼此在一起熬过的夜、奋斗过的时光,都是最美好的。”

结束支教后,我来做国庆活动志愿者了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24)

张朝晖

庆祝大会和联欢活动志愿者

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硕士生

在得知可以参加国庆活动志愿活动时,刚刚结束支教服务的张朝晖十分激动。

作为北京大学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内蒙古分团的一员,张朝晖曾在国家级贫困县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第四中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在扎根基层的一年里,他作为一个参与者、见证者,看到了基层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与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提高,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变化。

对于张朝晖而言,参加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与参与国庆活动志愿服务,都是意义重大的选择。他说,每一份微弱的贡献,累积起来将无坚不摧。

训 练 日 记

方阵训练过程中

动人的故事太多

来听他们亲笔述说…

(按时间排序)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25)

孙傲伊

8月4日

第一大队第22中队

公共卫生学院团委书记

8月4日是个特别的日子——我家9个月的宝宝学会走路了,看着视频里他笨拙而坚定的步子,我感到由衷的喜悦。也是这一天,我们的队伍迈出了训练的第一步,同学们第一次举起火炬、第一次踏乐做动作,让我看到一股新生力量在不断成长和前进。

虽然,我没有亲眼见证自己孩子迈出第一步的样子,有些遗憾,但我有幸见证北大国庆游行队伍迈出坚定有力的第一步,不悔!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26)

黄浩

8月5日

第8大队第43中队

光华管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

训练期间,国旗护卫队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完成8月5日上午的升旗仪式,我们都对此充满期待。不料,4号晚上突然下起了雷阵雨。

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升旗仪式很有可能会取消,但16名队员依然在雨中进行了最后的彩排。当时,队友和我踢着正步,眼里似乎只有直立的旗杆,耳中只传来雨声和整齐的脚步声,心里则想的是什么时候该变向,还剩多少秒要将国旗升到顶端。

第二天,由于前夜一整夜的雨,地面的积水近乎漫过膝盖,升旗仪式取消了。但我和另一名队员依然挽起裤腿,扛着国旗淌过水,如期完成了升旗任务。脚下是土地,头顶是国旗。对国旗护卫队队员而言,确保每次升旗零失误,让国旗永远飘扬,就是我们爱国情最直接的体现。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27)

梁全成

8月19日

第八大队第44中队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8级硕士生

今天是第一个验收的日子,也是我们离开怀柔的第一次大考。

凌晨,在大兴校区的同学们,三点多起床出发集合,没有一个人因为起不来而迟到。纵使睡眼惺忪,也依旧努力保持清醒。

我们格外珍惜训练的每一分每一秒,当音乐响起时,大家不约而同将自己调整成了最佳状态,展现了学生们最欢愉的微笑,最青春的激动,最整齐有力的步伐……

最终,在验收结束后,我们除行进速度外,其他各项均获得第一!两千多名师生,一起用行动证明了北大人的担当。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28)

吴定锋

8月20日

组织训练组组长

体育教研部教师

十年前,我承担60周年游行方阵动作编导和教练工作,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十年后,再次接到这项工作任务,我只说了三个字“没问题”。后来他们好奇:“你家里两个孩子需要照顾,正在参加的培训也得中断,怎么那么爽快就答应了?”

我说:“到这个年龄,谁家里还没有点事儿?”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很重要。有人驻守前线,我们在后方为国家做点举手之劳的事情是本分。

今年,为了提高效率,我们数次讨论编排方案。最后,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决定用最直观的方式和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排练。最终,我们编排的方案在30分钟内教会二千多人,我们做到了!后来,“北大模式”得以推广,并取得“最佳训练效果奖”,这是我们所有参与者的集体智慧结晶。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29)

张英杰

8月20日

组织训练组组织骨干

北京大学国旗护卫队副队长

外国语学院2016级本科生

8月14日以来,活动训练工作从怀柔转移到校内。因为国旗护卫队相对扎实的训练基础和队列经验,我和护卫队的几位骨干一起承担了布置训练场地的工作。

我领取了第一体育场站位点“打点”的任务,和体教部的老师手工画了一天的点位,手上、衣服上全是乳胶漆,活脱脱像个油漆匠,老师和同学们戏称我为“包工头”。

后来,为了提高训练效率,组织训练组决定在五四体育场划上步幅线。于是我又接了“包工头”的任务,我和几位战友一起工作到深夜,贴了300多条步幅线,用完了200多卷胶带。

尽管连绵不断的细雨冲掉了一部分步幅线,但是冲不掉我们为北大而战的信心,更冲不掉我们与祖国共奋进的赤子丹心!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30)

王东敏

8月23日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二三四五六七八,24方阵-预备-前进!”为了在验收那天下准指令,我反复在家里练习,两岁半的儿子也学会了。家人不知道我在练什么,他们在旁边笑着看着我。

今天,北大全体参训师生顺利通过验收。中午,我吃着超级有爱的“琵琶腿”套餐,再次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一幕幕感人的镜头一直在我脑海中闪现:

同学们通宵在五四田径场做队形队列标记;0101号同学在验收场地一遍一遍的丈量步幅,训练场上大家争分夺秒、厘米计较;北大全体参训师生精益求精,认真组织、推演每一次训练;有人嗓子哑了,有人发烧了,但是评议会、例会上没有人缺席,大家群策群力,献言献策,只为了做到万无一失。验收现场,大家笑容灿烂,口号响亮,步伐整齐,很用情,很用心,他们都是“0101”!

记得那是6月,我接到电话:“王老师,您将作为北大全体参训师生的组织训练组组长,负责动作艺术编排与指导。”那一刻,我毫不犹豫地说了一个字:“好!”就这样,我和吴定锋老师很幸运地加入了这个团队,承担起动作编排和训练工作。

其实,我很感谢这个电话,它帮我圆了一个梦。1999年10月4日,那时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我在天安门广场做了一个“白日梦”:如果哪天,我也能站在某个方阵队伍中从长安街上认真走过,为祖国庆生日就好了!那一天,我像打了鸡血一样,一点都不累,和国庆当天走方阵的全国劳模、解放军、花车一一合影,生怕错过什么。回到学校,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再次去天安门看升旗。以后的每年,我都至少会去天安门看一次升旗;每当我开心或难过的时候,我总会到天安门广场静静地呆一会,那里是我积蓄力量的地方。今天这个梦想实现了!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31)

熊瑛

8月24日

第四大队第10中队

继续教育学院教师

8月23日验收,是我们目前为止集合时间最早、集结规模最大的一次演练。子夜时分,我们收到了精心准备的“能量包”:面包、火腿肠、牛奶、巧克力…同学们戏称“发了个小卖部给我们”。我们还听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餐饮中心为大家安排了专属爱国套餐!

在食堂领到营养均衡、配色惊艳的专属套餐时,走过一排排座位,接收其他就餐人员羡慕的目光,我们的心中既高兴又自豪。同桌的战友一起品尝讨论着,“这虾仁好多,又大又新鲜!”“那个戴白帽子的是厨师长吗,他好帅啊”“鸡蛋西红柿是我的最爱,像妈妈给我做的菜”“蘑菇炒肉好香,适合给我们补充体力”……

人是铁、饭是钢,训练后勤有保障,补充能量精神长!多次延长热水、专属餐食供应,点滴小事温暖人心,体现出学校对大家的切实关怀。我们一定不负期望,走出北大人坚定的步伐!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32)

林思聪

8月30日

第八大队大队长

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

精彩程度决定了活动的上限,应急处理守住了活动的底线。作为方阵的一员,我非常高兴能够在参加游行的同时,切身参与到应急预案的设计和实施中来。

当与大队里的几位同学一起讨论和模拟各种各样的应急情况时,那种身临其境的危机感扑面而来,小伙伴们不自觉地把自己沉浸在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中,不断想象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尽可能设计万全的应对办法,时间不知不觉到了深夜。他们中有经济学方向博士生,有计算机方向硕士生,每个人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只为共同守住方阵的“底线”。

我看到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为了安全、顺利地完成这项光荣的使命。有了这样的劲头,正如方阵的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所诠释的那样,没有什么能够难倒北大人。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33)

姚静仪

9月1日

第四大队大队长

政府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我自1997年入学北大以来,经历了北大百年校庆、国庆55周年庆祝活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大110周年校庆、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北大120周年校庆。今年,我又来了。我为此深感幸运,因为重大时刻,我都和祖国、和北大在一起,我都和优秀的北大学子在一起,这是一位老师能做的最正确、最负责、也最幸福的事。而在这次国庆活动中,我担任了第四大队的大队长。

这是一个党旗高擎的队伍。280人有120名党员,31名入党积极分子,他们当模范做表率,事事时时都要走在前列,像一粒粒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团结、凝聚着身边的小伙伴。于是,就有了一份份在“北京大学”的信笺上写就的入党申请书,他们把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庄严地写进青春里。

这是一个团结协作的队伍。5个中队长,组织者、辅导员、带队人、贴心人,多种角色完美扮演,党建团建、思想引领、活动策划、宣传动员、训练组织、后勤保障,多种任务一体承担;40名小队长,作为至关重要的一个个结点,将280人做了另外一种串联,形成了协调联动、步调一致的坚强集体;他们叫早、集合、整队、组织训练、嘘寒问暖,起得比组员更早,回得比组员更晚,任务比组员更多,要求比组员更繁,却幸福地辛苦着,没有怨言。

这是一个意志如钢铁的队伍。7位强军计划和退伍士兵成了我们的“0101”,他们坚韧的精神、挺拔的身姿、坚定的步子,成为了队伍里标准的示范;131位准毕业生,有的抱着保研资料,琢磨着如何标齐、如何最充分地释放欢愉,有的挂念着实验室里新培养的细菌,却在五四体育场精磨着步幅步频。

这是一个简单有大爱的队伍。孙女想替爷爷走过天安门,女儿想和妈妈在天安门时空相接,新婚妻子想在天安门致谢幸福,奥运冠军想在天安门再一次致敬国旗,更多的师生则是出于对祖国最质朴纯真的爱。

“我们是……”

“志在四方队!”

“我们的口号是……”

“砥砺奋进,家国荣光!”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34)

陈墨玉

9月1日

第五大队第11中队

中文系2018级硕士生

本科时,我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总有人问我当兵苦不苦,其实我很想说,只要身边有战友陪着,怎样都不苦。这句话,没参过军的人很难理解,但相信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一定都会感同身受。

当我们一起走过验收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震天动地;当秋雨淅沥,大家一起裹着雨衣看汇演,听着红歌“蹦迪”;当看到代表最佳的那面流动红旗被挂在主席台,你会发现,你多么爱这让你流汗、操心、废寝忘食的方阵!所以,踏出的一步,我都想分离不差,因为不想辜负身边每一个可爱又努力的同学,不想辜负永远做着坚实后盾的母校。集体荣誉感其实很简单:爱集体里的每一个人,你就会爱集体。

退伍很多年了,很多事情都忘了。但我还总记得新兵入伍时,那句誓词“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虽然简单,却是那个携笔从戎的少女最真实的心情。或许很多年后,我也会忘了这个夏天的许多事情,但那句“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我永远不会忘,那是每一个北大人对祖国最真挚的表白。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35)

李荟

9月4日

第六大队第14中队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级博士生

距离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越来越近,内心也越来越期待那一天的到来。这一个月来,不是在训练场接受验收,就是在理科二号楼做实验,日子过得简单纯粹,又充满向往。没错,这就是幸福的感觉!

有时在去食堂或深夜回宿舍的路上,都会自然而然地默唱起我们的行进曲,迈着50厘米一步的步伐,踏着音乐频率,昂起头笑着朝前走,想象着那一天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我们北大人的风采,让高声喊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回荡在长安街上,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华儿女“凝心铸魂”的力量。

我现在是博士研究生四年级,科研正值关键时刻。实验室任务繁重,暑假只有两周,作为独生子女和新婚妻子,我本想用一周时间回家陪陪父母,另一周去外地和爱人相聚。虽然这些计划都没能实现,但我却因为参与活动收获了更多。训练工作组的高效率、强应变能力让我折服,学校和老师对我们的温情关怀让我感动,我为自己是北大人而骄傲,庆幸自己生逢其时,能够参加活动,能实实在在地为共和国庆生。

我也特别想替最疼爱我的爷爷完成他生前的夙愿。爷爷是一位对党十分忠诚的老党员,一直很想来北京看看天安门,但因为身体原因,直到离世也没能实现愿望。我想借此机会,在国庆节那天对爷爷说:“您没来得及亲眼看过的天安门,您没能亲眼目睹的盛世华典,孙女都在长安街上替您看到了!”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36)

孙玉洁

9月5日

第四大队第10中队

政府管理学院2018级研究生

中国女子重剑现役运动员

我曾经代表中国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两届奥运会集齐了金、银、铜三枚奖牌,算是中国击剑史上集齐三色奖牌的第一人。2018年,我入选了世界击剑名人堂,是名人堂中最年轻的中国选手。

我很自豪,因为我曾经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更自豪的是,我即将与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过天安门广场,为我们伟大共和国的70岁生日献礼,奉上北大人对国家的赤子真心。

封闭集训的前几天,我的膝伤和腰伤都已经复发。每天夜里睡前,我会揉着我肿起来的膝盖,默默地流泪。每天起床时,全身像是散了架一样。但是,我告诉自己,要精神饱满起来,因为我的同学们亲切地称呼我:冠军!“冠军”二字代替了我的名字,在他们心中,我就是榜样,我一定要坚持!

于是,原本以为坚持不了的拔军姿,我坚持下来了,15分钟一动不动;原本以为做不标准的齐步跑步,我做得有点儿样子了;原本以为我不能克服的伤病伤痛,我还是战胜了。每一次合练,大家都会为自己、为老师、为同学拍手叫好!有好几次,我走着走着,眼泪不自觉就滚落下来,泪水和汗水搅在一起,滑进嘴里,竟然不咸,是甜的。这将是我一生珍藏的回忆。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37)

张吕

弘扬

9月6日

第六大队第14中队

国际关系学院2018级研究生

“我要对得起这身军装,不能玷污了中国军人的形象。”这是我在离开怀柔的前一天,教官们问我为什么一直站军姿时,我作出的回答。

训练伊始,我给自己立下规矩:在军训基地,时刻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教官讲授的每一个细节,要牢记在心,反复练习;在烈日下长时间站军姿,要能纹丝不动,且表情严肃如初;不断提高要求,精细到控制眨眼频率至50秒/次以上。

我之所以能一直坚守,正是中国军人给我的力量!我曾经梦想成为一名军人,在基地能够切身体验军人的生活,他们的行动做派、精神风貌每天都在影响着我,激励我以更高的标准塑造自己。常规训练之外,我在早起、午休和睡前争取时间,每天的训练能多出四小时,回到学校后,我仍然坚持每天早晚在五四操场练步幅、练动作,与同伴切磋琢磨,力求分秒不差。

还记得参谋长曾说:“十一那天,我会带着全体教官们在电视机前看你们的方阵……”听到这句话,当时的我忍不住流下泪水。相信方阵一定会带着教官们的期许,以最好的状态走过长安街!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38)

邓泽岚

9月9日

教育宣传组学生骨干

中国语言文学系2016级本科生

从小到大,我对中国人民、中华女儿创造的一切宏大叙事,有着难以言状的敬意。无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是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都让我在电视机前屏气凝神、热血沸腾。所以,当我因右肩骨折未愈而错过了直接参与重大活动的机会后,我第一时间加入了教育宣传组,以一个记录者的身份参与其中。

摄影师、摄像师、剪辑师、修图师、无人机飞行员等多个身份的频繁切换并没有让我感到疲倦,因为蓝天、流星、晚霞、彩虹、大家欢愉的笑颜让这几十天的生活充满愉悦,而这份愉悦的背后则更充盈着一种使命感。每一张在这里留下的照片、每一段在这里拍下的视频,十年、二十年后都将成为珍贵的历史与记忆,这让我更有工作斗志,也让记录本身更有意义。

教宣组的工作复杂而紧张,每到夜深人静之时,大家往往还在办公室中工作。逐字逐句地检查是“文经我手无差错”的责任心,克服疲累则是“事交我办请放心”的使命感。在那间不大的办公室里,几位老师一丝不苟、事事操心,白天是中队长,晚上是宣传员。在他们的陪伴下,仿佛一切的劳累、辛苦都化为工作的动力,办公室里始终保持着愉悦、积极的氛围。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39)

郭天宇

9月15日

第二大队第26中队

物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

9月14日,全体师生第一次在长安街参与演练,而我却因为过于激动在快步下楼梯时扭伤了脚踝,无法参与。我不知道如何形容那时的懊恼、悔恨和羞愧,被架着从人群中走过如同赶赴刑场。

但在收容车里的几个小时,有太多事情令我动容。收容车为了收容各个地点出现突发状况的游行人员,不间断地穿梭在大街小巷。司机同志绕着北京城跑了一圈又一圈,6个多小时没有停歇,但他的身上完全看不出倦意;还有在路边服务的志愿者们,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更不用提在路边站得笔挺、长时间为大家站岗放哨的军人们……

我由衷地敬佩每一个奉献者,凌晨四点美丽北京的人们中,不仅仅有参与游行方阵的群众,还有幕后数个尽职尽心的保障团队……能以亲身参与者的身份向祖国比心,实在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事。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40)

张轩熙

9月17日

第二大队第24中队

数学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

如果有人问,今天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还有几天,我一定能率先抢答、自信作答。这并非因为我来自数学学院,会算数,而是每当时钟敲响12下,我或者工作组的小伙伴就会来到静谧的百周年纪念讲堂广场,更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倒计时牌。这是我们一天的结束,也是我们新的一天的开始。

接到这份工作以来,我总是睡不好觉。有时学习累了,躺在宿舍的床上小憩,也会在某一时刻惊醒,从床上爬起来“飙车”赶到新太阳学生中心取新的数字牌。有时候梦到自己忘了更换倒计时牌,醒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位同学的那天,倒计时的十位数由2变为1。30多天前,我们从怀柔回来,斗志昂扬,成绩斐然。前几天,我们从长安街走过,在天安门前忘情高呼“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而今往后的每一天,我们都将用最真挚的情感、最切实的行动,为共和国祝福,向共和国比心!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41)

30#621

9月22日

第三大队第7中队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18级硕士生

9月22日凌晨5点,30楼还在沉睡中未曾醒来,621的灯突然亮起。方阵在长安街的最后一次联排的凌晨即将破晓,621宿舍的第二次集体长安街出行也告一段落。

回想起最开始方阵报名的时候,大家谁也没商量,直到群里公布名单,四个人的名字都在文档里,我们才发现整个宿舍都报了名。去怀柔集训的前一夜,四个人在宿舍围着收拾东西,互相帮对方与旅行箱斗智斗勇,像是集体搬宿舍。后来我们所在的7中队流行起分享红歌歌单,于是当夜晚来临,宿舍里又响起了我们此起彼伏的歌声。还有凌晨集结的互叫起床,一起看过的繁星与月亮,凌晨回来后洗漱间一同出现的身影……这些相处的碎片一点一滴的累积着,单独拎出来哪一个都是稀松平常的,可串联在一起后却让整个夏天的记忆都发着光。

能够成为室友是一种缘分,能够一起在长安街夜奔更是难得的机会。一个宿舍嘛,四个人也可以是一个队伍,同进同出,整整齐齐。未来还长,还有很多事情等待我们一起去做。

北大成立多少周年了(北大方阵走过天安门)(42)

王丽雅

9月30日

第六大队第36中队

组织训练组常务副组长

国家发展研究院团委书记

现在是北京时间2019年9月30日20:00,距离方阵集结出发还有8个小时,距离正式的群众游行活动还有14个小时。这一刻,无数的情绪向我心中涌来,激动、紧张、期待、不舍……

无数的画面在我脑海中浮现,6月向同学们宣讲活动后被分发一空的预报名表,7月筹备训练时删改数次的工作方案,8月怀柔基地里和36中队的小伙子们边吃边感受男子“汗”味道的餐厅,回校以来每次合练验收前反复推演的训练方案,在五四贴了一夜却被早上雨水冲掉的步幅线,改了一遍又一遍的动作又回到最初时的百感交集……

我很想放肆地沉浸在今晚的夜空中,安静地回味这一切。但我不能,我们不能。小队长们还在一一和队员通联,接到任务的“雨衣突击队”做好了行前准备。中队微信群里,大家在斗图中提醒早点休息;大中队长微信群里,有人惊喜的发现,我们的衣服正是祖国地图的颜色……

时钟嘀嘀哒哒,一步一步走近10月1日。2300多名北大人正养精蓄锐、蓄势待发,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散射着光辉,照耀着暂时的黑夜,期待着旭日的光辉。我定好闹钟,默默写下:加油,坚持,胜利一定属于奋斗到底的北大人!

共和国生日快乐,北大青年准备就绪,请您检阅!

北京大学师生齐齐走过天安门,一个个欢呼雀跃的身影中不只蕴含着为祖国庆生的饱满热情,还有青年人逐梦新时代、奋斗正当时的理想信念。

35年前,一支年轻的队伍在天安门广场前高举着一条朴素而特别的横幅。从此“小平您好”这句最真挚的问候,饱含着北大师生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认同与祝愿,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人们心中珍贵的记忆。

10年前,在新中国60周年庆典上,由北大学子组成的“我的中国心”方阵,队伍整齐划一,口号响彻云霄,北大青年们赤诚的爱国之心洒在了中华大地上的每一片热土。

如今,同学们澎湃着同一个理想,将小我融汇到大我中,将远大的理想落实在踏出的每一步中。

以后,北大人将继往开来,继续投身在曲曲壮丽的青春乐章中,向蓬勃发展的祖国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