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指南(水污染控制工程名词解释)

1、混凝:指通过某种方法使水中的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的过程,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指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指南(水污染控制工程名词解释)

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指南

1、混凝:指通过某种方法使水中的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的过程。

2、凝聚: 指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

3、絮凝:指脱稳的胶体或微小悬浮物聚结成大的絮凝体的过程。

4、同向絮凝:两个胶体颗粒在同一方向上发生碰撞而絮凝。(有外力推动所引起的碰撞)

5、异向絮凝:两个胶体颗粒向不同的方向上运动而发生碰撞聚集的情况。(由布朗运动所引起的碰撞)

6、表面负荷:指单位沉淀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

7、固体通量: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固体量。

8、澄清: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混凝 沉淀、活性污渣层 接触絮凝)

9、自由沉降:悬浮颗粒的浓度低,在沉淀过程中互不黏合,不改变颗粒的形状、尺寸及密度。又指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离散状态,最终各自独立完成沉降过程。

10、拥挤沉降:水中较大颗粒在有限的水体中沉降时,由于颗粒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致使颗粒沉速较自由沉降时小,这种现象称为拥挤沉降。

11、絮凝沉降:在沉淀过程中能发生凝聚或絮凝作用、浓度低的悬浮颗粒物的沉淀,由于絮凝作用颗粒质量增加,沉降速度加快,沉速随深度而增加。经过化学混凝的水中颗粒的沉淀即属絮凝沉淀。

12、滤速:水的流量除以过滤面积/单位过滤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滤过水量,单位m/h。

13、强制滤速:在水厂,部分滤池因检修或翻砂而停运时,在总滤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运行其他滤格的滤速。

14、冲洗强度:冲洗滤池时,单位滤池面积在单位内通过的水量。

15、有效粒径: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该粒径的土含量占总土质量10%的粒径。

16、不均匀系数:K=d80/d10 通过80%滤料重量的筛孔孔径与通过10%的滤料重量的筛孔孔径的比值,有的主张用d60/d10来表示。

17、含(截)污能力:单位面积滤层在一个过滤周期里截留的悬浮物量。

18、湿密度:活性炭自身孔隙中充满水时测得的密度。

19、湿真密度:指在单位真体积内湿态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

20、湿视密度:指单位视体积内紧密无规律排列的湿态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

21、吸附等温线:指在恒温及吸附平衡状况下,单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平衡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22、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混合液污泥浓度,表示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

23、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表示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

24、SV30:污泥沉降比,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沉淀30min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比。

25、SVI:污泥容积指数,是指在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30min沉降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26、R:污泥回流比,是指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QR与污水流量Q之比。

27、SRT: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污泥龄,是指在曝气池内,微生物从其生成到排出的平均停留时间,即曝气池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28、HRT:水力停留时间/曝气时间(t),指污水进入曝气池后,在曝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29、污泥比重:污泥重量与固体体积水的比值。

30、利用效率:光合作用或生长相对于叶含氧量或植物含氧量的一种测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