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

他们缺少“光鲜”的标签

却勇敢选择了自己所爱的职业

并踏实地为选择努力着

直到在平淡的坚守中

逆境不自轻、顺境不自负

迎来希望、实现价值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这个行业能够发现美并创造美”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2019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

美发项目冠军

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

杭州工匠学院客座教授

她是出生于1998年的石丹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1)

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

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

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

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

代表了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

在世赛中

美发项目属于

社会与个人服务领域赛事大类

包括了男士女士的修剪、染色

造型、盘发、烫发、接发等多方面技能考核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2)

之所以选择美发行业,是因为热爱

石丹初中毕业后

跟着打工的父母到杭州读书

她选择了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

她认为

这个行业能够发现美并创造美

而从刚入门时

连剪刀和梳子的配合度都把控不好

到后来站上世界舞台取得冠军

她认为不仅仅是

因为自己夜以继日的练习

更离不开

专家教练团队的培养以及国家的支持

在比赛前的准备阶段

石丹除了要坚持锻炼体能

还要训练现场应变、沟通等多方面能力

有时候遇到难度大的发型

她甚至会熬夜训练到凌晨4点

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

让她常常站到腿抽筋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3)

比赛结束后

当石丹在雨中披上五星红旗时

周围的欢呼声让她更清楚地知道

所有的付出、所有的经历都是值得的

世赛之后

石丹回到母校站上了三尺讲台

将技术教给了学弟学妹们

她一遍一遍地对着头模备课、试讲

抓住每一次选拔、培训的机会

带着学生们锻炼磨砺

把比赛的经验教训与他们分享

作为杭州市志愿者服务队主力成员

她已经在公益义剪的岗位上服务了五年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4)

石丹表示

这个选择是从原点回到了原点

同时,她常年参与公益活动

并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荣誉

石丹说

年轻人始终要记住

择一行、爱一行、忠一行、精一行

“我对我的选择一点也不后悔”

2019年8月

赵脯菠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

凭借熟练的手法技术

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稳定的心态

斩获焊接项目金牌

蝉联世界冠军

实现了中国世界技能大赛

‍‍‍‍‍‍‍‍‍‍‍‍‍‍‍‍‍‍‍‍‍‍‍‍‍‍‍焊接项目“三连冠”

也圆了他成为

世界冠军、大国工匠的梦想

1997年

赵脯菠出生在

四川省凉山州的一个小山村

16岁那年

出于对焊花的好奇和憧憬

他选择了焊接这个专业

学习焊工非常辛苦

不论刮风还是下雨

学员们都没有周末和假期的休息时间

他们每天都要练习

每天要训练超过14个小时

甚至练到凌晨一两点

除了春节,没有节假日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5)

焊接时跳跃的焊花温度

高达几百、上千摄氏度

有时候,即使穿着厚厚的防护服

焊花依旧能够通过防护服

灼伤他的皮肤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6)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7)

他说

“手臂上的疤痕见证了他的成长

我对我的选择一点也不后悔

这些焊花和伤疤

陪我走上了最高领奖台

实现了我的冠军梦想!”

“一切都是因为祖国在我心中”

叶辉

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699厂的

一名研磨技师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

是中国导弹工业的摇篮

是我国最大的防空导弹研制生产单位

研制导弹的精细程度不言而喻

但这些标准却并不全是

靠数控仪器来完成的

而是靠一双手完成的

20多年前

叶辉技校毕业后

来到航天科工集团

二院某军工厂当起了学徒

拜师学艺第一天

师父交给他的工作是

擦好金属板、撒上一把金刚砂

拿着报废的铁块反复打磨

一开始,叶辉还抱有热情

但新鲜感过后

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发起了牢骚

5年学徒

叶辉也终于等来了师父的认可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8)

可在一次研磨任务中

叶辉的右手被意外贯穿

3根手指筋断

治疗后他也很难继续工作

那时候

叶辉迷茫过,想过放弃

看着日渐消沉的徒弟

他的师父一直为他鼓劲打气

从那之后,艰难的恢复性训练开始了

一次次忍受剧痛舒展右手按压平台

一遍遍艰难地重复熟悉动作……

这段痛苦经历

让他对研磨有了更深的理解

当他再拾起量块时

材料的细微变化他都能感觉出来

留下疤痕的手仿佛成了精准感应器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9)

通常高精度零件研磨出来后

要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但长期以来

国内缺乏生产零件检测仪器的技术

完全依赖进口

国内不少厂家曾尝试自行研制攻关

但因一个核心零件过于精密没能成功

“这活我接了,一定把它搞出来”

叶辉受领了这项任务

零件形状很复杂

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

拿到零件后

叶辉陷入了沉思

查图纸、测零件、设计打磨方案……

几经试验打磨,零件终于研制成功

经检测鉴定

产品精度远高于国外仪器

消息传来,工友们一片欢呼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10)

2015年的“九·三”大阅兵上

在天安门前接受检阅的

导弹方阵里的武器装备

他就参与了

其中一些装备关键零部件的研制与生产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11)

叶辉说

“一切都是因为祖国在我心中”

“研磨量块就是打磨人生

零件有瑕疵

犹如人生有缺陷

只有经过一遍遍打磨

才能打造精品、创造精彩”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12)

“选择这份职业,就要做到最好”

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工匠精神

练就了一手砌墙的好技艺

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

为中国捧回砌筑项目的第一块奖牌

他是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邹彬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13)

邹彬的职业生涯始于“搬砖”

2011年夏天

16岁的邹彬跟着父母

走进中建五局的施工现场

接到的第一个任务

就是把一块块红砖

递给正在砌墙的“大师傅”

“再小的活也要认真干”

邹彬默默观察师傅砌墙

为他递去合适的砖块

实在找不到现成的,就自己动手切砖

过了没多久

邹彬选砖的眼光和切砖的技术成熟起来

开始向“核心技术”迈进——学习砌墙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14)

“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

就要做到最好”

为砌好一面墙

邹彬常常选择推倒重来

速度比别人慢了不少

邹彬来到

中建五局长沙建筑工程学校

向艺术墙进阶

他把墙面当作艺术品来创作

沉下心来精雕细琢

一项计分点多达七八十项的砌筑任务

拿到95分才罢休

而正是这股倔劲,让他磨出精湛技艺

2015年8月

在巴西圣保罗的世界技能大赛赛场上

邹彬迎来了“终极大考”

“贝利的10号球衣”墙体

面对难题,他沉着应对

从放样、切割到砌砖、抹灰

每一道工序都有条不紊

最终作品与图纸几乎分毫不差

邹彬也因此获得

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优胜奖

并创造了中国在该项目的最好成绩

那一年,他刚刚20岁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15)

比赛回国后

邹彬被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

破格录取为项目质量管理员

负责多个工种的质量把关工作

但他从不敢忘记自己的初心

每天都扎在工地上

每次开工

他都会把所有砌筑工叫到一起

给他们打样板

“为大家树个标准才能把工作做好”

真正的最高学历(打破学历天花板)(16)

邹彬分享砌墙技艺,给工友们打样板做示范(中建五局供图)

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改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主动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选择成为技术工人

并通过接受职业教育

早早为今后的职业道路积蓄力量

技术工人不再是

少数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而是值得奋斗、可以大放异彩的舞台

职业教育这十年

“位子”更高、“步子”更大、“担子”更重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我国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支撑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发展的主力军。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教20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职业教育为千千万万年轻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在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里,护士扎西祝玛照顾着几位老年患者,喂饭、翻身,无微不至。“初中毕业那年,我以为自己要放一辈子的羊。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会定居成都,成为一名医院正式职工。”说起自己的经历,扎西祝玛心怀感激。

扎西祝玛家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乡子洛村。“是四川‘9 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改变了我的人生,不仅3年学费全免,每月还有300元的生活补助,往返学校的车费也能报销。”扎西祝玛说。

与扎西祝玛一样,受益于职业教育的还有贵州小伙秦龙江。去年,秦龙江靠在山东青岛做船员的收入,翻盖了老家的房子。2015年,青岛海运职校与安顺民族职校结成对子,将船员培养作为合作方向,秦龙江正是首届航海捕捞专业的学生。

职业教育,既关乎国计,也涉及民生。近些年,职业教育在服务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脱贫攻坚战中,门槛更低、成本更小、就业通道更为直接的职业教育,成为教育扶贫的“排头兵”。当前,我国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许多家庭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斩断了贫困代际传递的根子。“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让越来越多的家庭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9年高职扩招116.4万人,2020年高职扩招157.4万人,设立中职国家奖学金、扩大高职院校奖助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一大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让人生更加出彩。

——通过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推进东西职业院校协作全覆盖、东西中职招生协作兜底、职业院校全面参与东西劳务协作等,中西部贫困地区孩子实现了“升学有路、就业有门”。

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的关键推动力。近几年,全国高职(专科)年招生已分别达到483.6万人、524.3万人,连续超过普通本科。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专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预留空间,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上本科,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提高。

10月5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国代表团首批成员从北京启程赴瑞士参赛。瑞士此次共承办14个项目的比赛,我国将参加木工、精细木工、家具制作、平面设计技术、印刷媒体技术、电子技术等6个比赛项目。据了解,这些参赛选手全部来自我国职业院校,平均年龄22岁,最大的24岁,最小的20岁。继5日出征瑞士后,代表团其他成员还将陆续从北京、成都、南京等地启程赴德国、法国、芬兰、韩国、日本等国家参赛,最后一批参赛人员将于11月中旬赴奥地利参赛。

十年的披荆斩棘,十年的繁花似锦,今天,我国职业教育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就更多“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书写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篇章,让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新华社”(ID:xinhuashefabu1)、“人民日报”(ID:mrbwx)、“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中国教育报”(ID:Zhongguojiaoyubao)、“中国青年报”(ID:zqbcyol)、“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ID:rsbzwwx),微博@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新华社客户端、人日报客户端、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新华网、中国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