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专家公示(高新区在湘潭率先成立智库)

湘潭市专家公示(高新区在湘潭率先成立智库)(1)

8月29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硕科为智库专家颁发聘书。(记者陈旭东 摄)

□ 智库首批有8名专家,将实施动态管理

□ 高新区将提供经费、设施和机制保障

湘潭在线9月8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丁玉洁 通讯员 陈爱华 汤海)智库,是思想创新的源泉。智库建设,自然成为评判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8月29日,湘潭高新区在科技大厦举行智库专家聘任仪式,首批8名专家纳入智囊团。率先在全市成立智库,湘潭高新区此举具有示范效应。

高新区工管委领导刘硕科、戴铁钢、王成林、邓旭红、伍庆盛参加仪式。

首批聘任8位智库专家

当天,高新区聘任的首批智库专家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欧阳晓平,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友金,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执行院长肖冬梅,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黄守道,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斌,湖南工程学院副院长罗毅平,湘潭市委党校副校长洪学敏,湘电风能有限公司董事龙辛。

专家们都具备统一的身份标识:从省市专家库中遴选而出,覆盖政策法规与战略研究、经济发展、民生服务三大类型,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当高新区工管委遇到重大、专项、综合决策事宜时,智库专家将提出参谋意见。

智库作为重要的智慧生产机构,智库专家并非终身制。高新区将对智库专家实施动态管理,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3年进行一次调整,同时视专家贡献采取激励措施。

那么,如何保障智库专家开展正常工作?高新区人社局局长江学良介绍,“高新区将实施3大保障机制。”

具体包括:一是经费保障。设立30万元的湘潭高新区智库建设专项资金,并以5%的比例逐年递增,由高新区财政核拨专项经费。二是设施保障。为智库成员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为赴现场调研提供出行交通和其他必要条件。三是机制保障。高新区各部门、单位须积极配合智库开展工作,及时提供相关资料信息。

智库专家踊跃为园区发展建言

目前,湘潭高新区正处于“十三五”的起步年,先后赢得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低碳园区、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三区叠加的历史性机遇,一系列园区政策红利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与此同时,在市级层面,支持园区加快发展、简政放权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把握好机遇、实现新发展,实现高新园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区研究室主任朱知义说,园区正在进行及拟开展一系列研究课题与智库专家交流,希望双方合作最终实现园区与地区、高校、企业发展的三重共赢。

刘友金表示,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需要专家对当地长期关注、有责任感、了解情况,成立智库专家成员小组是很好的选择。他认为,高新区的调研课题选得很好,专家的咨询方向,也主要聚焦高新区的发展。他建议,智库发挥作用,与智库课题和研究水平有关;智库要与引智引资相结合,要与区内企业发展相结合,要与省市发展规划相结合。

事实上,首批聘任的智库专家,均与高新区有着产业上的交集。

作为智囊团的领军人物,欧阳晓平已在湘潭高新区牵头成立了院士创新产业园,首批已有3大项目签约。结合实际,欧阳晓平阐释了他的观点,智库应站在国家高新区的层面,为高新区的决策、产业发展产生现实的推动力。智库对问题的研究必须慎重,走出湘潭是必须的,相关经费要保证好;另外,产业链的形成和打造至关重要,园区要形成人才和科技吸引力的黑洞效应。

高新区将与智库专家开展紧密合作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硕科感谢各位智库专家对园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的建议,湘潭高新区是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极,希望利用聘任智库专家的方式,在“十三五”期间,承担国家赋予的发展责任。

“我们将对高新区有感情、有关注、有贡献的专家请过来,借助这种合作,共同承担高新区未来发展的一些谋划。”刘硕科拜托各位专家尽力而为。

刘硕科希望,智库专家常建言,通过工作互动机制提出建议;园区的专题调研,可由智库专家领衔、组织团队,高新区向中关村学习,把资金用在专业人才身上;对外政府采购服务过程中,邀请专家就重大服务外包研究成果开展讲评。

湘潭市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罗庆坤代表市委人才办,对高新区率先在全市成立智库表示祝贺。

罗庆坤希望,各位专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坚持高端定位和联合攻关,献妙策,赠良言,努力为高新区发展推出一批高水平智慧成果,努力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人才团队;高新区也应主动对接,推进服务,为首批聘用的专家营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形成一流的工作机制,确保各位专家多出成果,早见成效;市委人才办将全力为高新区智库建设搞好服务,提供政策支持。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