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哪里可以看到萤火虫(萤火虫的光)

上海哪里可以看到萤火虫(萤火虫的光)(1)

上海哪里可以看到萤火虫(萤火虫的光)(2)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19

百兆山下有一条云水河。

云水河平平静静不知道拐了多少道弯,溶了不知道多少云和月,淌过不知道多少人家门前,最后悄悄溜进浓密的云水湖芦苇丛中,没了影儿。云水湖离学校近,孩子们都爱去。尤其是夏天,云水湖开满了粉荷花,结满了甜丝儿的嫩莲蓬。

但是夏天的日头太辣,荷花蔫了,荷叶卷了,鱼儿不敢游了,最顽皮的学生也不敢去了,去一趟,身上晒得焦疼。于是水上水下,一片火辣的寂静。云水湖静了,学校就静了,学校静了,云水河附近的人家就没有活力了。

于是政府决定在云水湖上修一个四角亭。

亭子很快修好了,琉璃瓦,红漆柱,小巧玲珑。牌匾上“翼然亭”三个大字一笔而下,飘若流云,矫若惊龙。大家都夸亭子精美,尤其是字好看。字是请学校的杨老师写的。

上海哪里可以看到萤火虫(萤火虫的光)(3)

杨老师

杨老师很瘦,长脸,两只眼睛细长,眼角皱纹撒开,像是两尾鱼,额头左上角有一颗黑色的大痣。剪彩那天上午,来了很多人,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务工了。校长把杨老师推到最前面,让他讲两句。穿着花布衫的老人眼神殷切,挨个把面前滑泥鳅似的孩童扯得方方正正,让他们站好。杨老师实在不习惯这种场面,脸红得赛过面前的红花球,支支吾吾,连忙摆手,校长也知道他的性子,勉强不得,只得作罢。杨老师长舒一口气,索性趁大家不注意,弓着腰,隐进人群中,悄悄溜走了。最后,还是学校的胖门卫在云水湖附近的一棵大槐树下找到了他。

杨老师靠着树,正在酣睡,一本厚书摊开在地上,密密麻麻满是笔记,胖门卫怕他中暑,拍醒他,他一睁眼,以为是来找他和领导们一起吃饭,慌忙从地上弹起来,抄起书,竟作势要跑,胖门卫一把拉住他,笑着让他赶紧回家吃饭,杨老师才拍拍衣服上的草,恢复到平日的镇定。

谁成想,没过半个月,杨老师竟然离开学校了,听门卫说是去老同学的公司上班了,大城市,工资高着呢。

杨老师离职,是一件大事,至少对胖门卫来说是这样的。学校的其他老师平日都黑着脸,像是烤糊了的锅盔。只有杨老师每次见到他都礼貌地招呼,时不时聊一下天,还总能聊到一块去,所以门卫大叔很念叨了些日子。有时候看到背书没背出来的同学被罚站,大叔总是摇摇头叹息道:“杨老师肯定不会这样的。”

初中的讲桌上总是放着一根细长的竹条,背诵默写不过关,题目写不出来或者“不听话”,学生就要罚站或者挨板子。也有调皮的学生,放学后偷偷摸摸把竹条折断,恶狠狠地把竹条丢进云水湖,云水湖水花四溅,仿佛也挨了顿打。但没两天,一根新的锃亮的竹条又重新出现在讲桌上,还泛着绿,有山野之气,学生没辙了。

没想到第二年,当最后一瓣粉荷悄无声息落入云水湖,杨老师也悄无声息地回来了。他仍坐在以前的办公室,还是那么瘦,没人知道他为什么回来,只有门卫大叔知道,“他呀,是放不下云水湖。”门卫坐在板凳上,摇着蒲扇,对每一个好奇的人这样说道,满是笃定。

竹条与月光

杨老师回来那年,我正好分在他的班上。

杨老师和别的老师不同,他从没碰过讲桌上的竹条,没多久我们班的竹条就彻底消失了,竟再未出现过。每次我们背书背不下去,他就放我们去云水湖旁边的大草坪上背书,在草地上,玩玩打打,一篇《蜀道难》竟然就这么背下来了。上语文课,讲着讲着,他会随机提问,鼓励我们开口,他认真地听着,即使没说对,他也总是点头称是,慢慢引导。上杨老师的课,我们总是很自在。有杨老师在,云水湖上的云仿佛都卷舒得更加自由。

初秋,杨老师要上一次作品分析课,全校的老师都来旁听。杨老师走进教室,抱着厚厚的一沓打印纸,很意外地,这次课不是分析名家作品,而是我的作文。他把打印好的我的作文发给了同学们,一人两页纸,纸张温热,摸着摸着,我眼眶都有些发烫。那堂课具体讲了什么,我已经不大记得,只记得我心中那份小小的得意以及杨老师鼓励的眼神。

下课后,我仍沉浸在课堂的得意中没回过神,不停地和同桌潘潘开心地疯闹,闹着闹着,潘潘大声喊了句:“杨杨来了。”杨杨是杨老师的名字,老师的名字怎么能直接喊出来呢?杨老师知道了,肯定会批评他。想到这里,我就邀功似地告状:“老师,潘潘刚刚喊你名字。”我等着潘潘被责备,而后能够好好嘲笑一番,隔壁班的同学就因为干这事挨过骂。没想到,杨老师一听这话,却笑了,眉毛往上一挑,轻轻拍了拍潘潘的头,轻巧说了一句:“名字呀,名字可不就是用来喊的吗?”接着说:“我知道你是尊重我的。从来如此,不代表要一直如此。”我们都很惊讶,还没来得及说话,杨老师拿回课上的教案,就径直回了办公室。

我恍惚在这个下午。那不过是一个像往常一样闷热无聊的下午,没有风,树上的知了都有气无力。但是我却像是一下子来到了夜晚,成了挣脱了云水湖绿水草的鱼,跳出水面,跳出水雾掩映着的芦苇丛,衔下了一枚圆月亮。吞下的月光到底是什么味道,我也说不明白,只是感觉肚子饱饱,肚里有光,亦或者,是一直以来都有光,而现在,我捉住了。

萤火虫

仿佛受到指引似的,很多年后,兜兜转转,我竟也成为了一名老师。为了不让学生惧怕我,每次上课前,我会和同学们分享一些自己写的冷笑话,上了几次课之后,终于有同学开始主动分享冷笑话。最意想不到的是,举手最积极的是图图。

图图成绩不太好,平时不爱说话,看向周围同学的眼神总是有兔子一样的惊慌。最开始分享笑话时,图图声音很小,有些磕巴,有时候,笑话并不好笑,周围同学听着摇头,我却总是配合地哈哈大笑,末了,也会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说:“我觉得你可以自己创作改编,我相信肯定会比这个笑话更好笑。”

几次分享之后,图图的声音大了很多。最后一次课上,他分享之前有些狡黠地看了看我,先清了清嗓子,一出声,声音里就包着满满的笑意,这笑意像是饱满的荔枝甜汁水,马上要冲破皮儿。铺垫完成,讲到笑话的主人公,我明白了他笑容的含义——主人公的名字和我一样。哄堂大笑,我也忍不住笑了。有同学一脸坏笑,提醒我:“老师,他喊你名字。”然后看戏一般,等着我惩罚图图。我几乎是脱口而出:“名字可不就是用来喊的吗?没关系,我知道图图是尊重我的。”我的嘴巴仿佛等待说出这句话等待了很久,图图听完,笑得嘴巴都要扯到耳根。

没过多久,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是在一个平常的下午,图图妈妈跟我分享图图的作文,题目是“我的梦想”。图图写到那堂喊我名字的课,写自己梦想成为一名老师。他说他喜欢萤火虫,小时候看到萤火虫总也不忍心捉,没有拥有过萤火虫一直是童年的缺憾。然而他后来发现老师的手里总是捧着无数萤火虫,萤火虫自在地飞,找到什么人,种下什么光,光能照向多深的地方,都是未知,但这份未知是值得在每个太阳升起之时期盼的。

后来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摊开双手,仿佛真的有无数只萤火虫飞起。一只萤火虫回过头冲着我狡黠地笑了,挠了挠头,背着月光,飞过了云水湖。

上海哪里可以看到萤火虫(萤火虫的光)(4)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刘晓 刘博文

编辑:王楠(实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