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可以包邮吗(从九块九顺丰包邮)

拼多多,5斤铁杆大葱,九块九,顺丰包邮。

电商可以包邮吗(从九块九顺丰包邮)(1)



这说明拼多多未来空间很大;
从反面说明顺丰的日子不好过了;
更远一步,以“快”为傲的京东日子也不好过了。
(快递业差异化不明显,产能过剩,竞争激烈,面临价格战)。
都说电商的核心竞争力是多、快、好、省。
我认为“省”是根目录;
好、多、快是子目录;
没有“省”根目录,是很多零售商倒闭的原因。
1,阿里巴巴vs 拼多多
阿里巴巴(淘宝、天猫)当之无愧的武林霸主。
但这个盟主并非高枕无忧,当拼多多用“省”根目录定位时,阿里的根基已经不稳(好、多、快)。
拼多多优势是购买频率极高的农产品,日用品(市场规模比服装,电器要大),这是阿里的弱势。这种差异化竞争让拼多多在局部有极强的优势(3倍以上敌人兵力,集中优势打歼灭战),也让阿里无可奈何。
如果阿里想赢回“省”根目录,需要付出极大代价,靠聚划算对付拼多多,显然是不够的。
假如有一天,当拼多多用“省”根目录占领了消费者心智,未来跟阿里平分天下是有可能的。
(要有心理准备,以黄峥个性,拼多多亏损时间会比人们预期的要久。黄峥讲百亿补贴花的每一分钱都是投资,都是值得的。如果股东受不了,我可以拿自己股票补贴公司亏损)。
说的这么紧张,其实我认为拼多多与阿里的竞争已经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而更像是携手做大市场的引领者(因为零售市场够大,能养几条大鱼,最受伤的是线下零售商)。
当两位高手过招时(好的商业模式 好的企业文化),对京东影响还蛮大的。
2,京东
京东没有“省”根目录,就算再努力,过的也是苦逼的生活。
京东强项是“自营3C家电” “物流”,就是有“好”+“快”子目录
我们知道:产品有差异化是制造业的朋友,产品无差异化是零售业(电商)的朋友
京东的“好”:3C家电是有差异化的商品(京东作为渠道,没有定价权,包括前几天跟美的签订未来三年销售1500亿的合同)。
对比拼多多的“好”:都是些无差异化的商品(日用品、农产品、家纺),当这些商家打价格战时,拼多多坐收渔翁之利。
京东的“快”:京东建物流花了很多钱,但快递行业差异不明显,面临价格战。而且竞争对手效率提升很快,连顺丰都放下身段,这日子怎么能好过?
以前我有点担心阿里会通过物流压制拼多多,现在看这个想法不成立,因为物流行业产能过剩。特别是京东物流产能不饱和,未来也要靠拼多多订单。
京东因为做不到“省”根目录,仅靠“好”+“快”子目录,就算花再多钱也建不起护城河。所以,京东未来日子注定不好过(商业模式不好)。
3,唯品会
唯品会挺有意思,在品牌特卖(折扣)上能做到“省”根目录 “好”子目录。如果它能专注的话,未来唯品会日子会不错!
我逛过唯品会线下商铺,确实是处理尾货的(装修不好,商品感觉有点旧),不过人气还行。

电商可以包邮吗(从九块九顺丰包邮)(2)


4,小米
很多人看不懂小米,分不清是制造业还是零售业。其实小米是用零售业思维改造制造业(用零售业“省”根目录做制造业)
简单讲:小米是一家制造企业(靠品牌) 零售业(小米之家、品牌多元化),俗称双轮驱动。
先说制造业
记得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讲(百亿补贴):“在日用品、食品等产品上,用户会更在意性价比,但在3C数码、美妆等产品上会希望追求更好、更贵的产品”。(@仓佑加错-Leo 不认同达达这个观点)
这说明手机(或制造业)靠“性价比”(省)长期来看是走不通的,“好”才是制造业的根目录。
记得大道讲过:“还没见过成本优势可以成“护城河”的,很少有企业能长期维持低成本的,制造业好像没见过。而且靠自己产品卖低价的企业就很难有长久的,至少我没见过这是我的观点。”
这句话我思考很久,很认同。谁能举个例子,制造业靠产品卖低价活得很长久的企业?
再说零售业
小米零售跟拼多多、阿里、京东、唯品会这几家平台商是不同的概念。
有人说小米学好市多(Costco ):好市多是纯零售商,你有看到好市多每年需投资上百亿研发新产品吗?不投入马上就被淘汰?所以小米跟好市多不同。
小米是用零售业思维改造制造业,本质上小米还是一家制造业为主,后面延伸到零售业。
理解这点就能搞懂小米是在用制造业品牌做零售业,俗称品牌多元化。
所以零售部分都用小米品牌,比如小米空调、小米电视、小米马桶、小米旅行箱、小米牙刷、小米牙膏、小米手电筒、小米毛巾等等。
因为产品无差异化是零售商(电商)的朋友,所以小米打不赢那些产品有差异化(品牌)的商家,比如美的、格力、老板、海尔等。
小米能做好的就是那些差异化不明显的小家电、电视等。
小米这个双轮驱动要分清主次,我认为小米的主业是制造业,其次才是零售。
小米现在18般武艺样样都行,是建立在零售业“省”根目录上,或叫极致”性价比”。
“好”是制造业的根目录,“省”是零售业根目录。
如果小米(主业)做不“好”,而一味求“省”,早晚会吃苦头(因为成长是有害的)。
5,苏宁
多、快、好、省苏宁占了哪一个呢?其实只占子目录里的“好”。
仅仅靠“好”子目录,日子怎么可能好呢?
苏宁的“好”,跟京东类似,(3C 家电)产品没有定价权。
更严重的是线上、线下互博,现在又多元化(收购家乐福等等)。
看到孙为民说:做实业,努力比选择更重要,

电商可以包邮吗(从九块九顺丰包邮)(3)


苏宁确实很努力,大家有目共睹,努力线上线下融合,努力做快递,努力多元化(收购家乐福)……。问题是光努力行吗?做对的事情才最重要。(关于努力与选择,@乐趣应该有发言权,10年前把苏宁换成茅台)。
总之,苏宁问题很严重,越做越多,越赚越少。
总结:方丈有句名言(互联网行业):“老二非死不可”,但对电商并不适用。因为这个池子够大,能养很多鱼(要有差异化)。
美国因基础设施完善,前10大零售商只有2家电商,我们因基础不完善,电商才蓬勃发展。未来中国前10大零售商,估计前8家都是电商。所以阿里、京东、拼多多、唯品会、苏宁等以后都能活下来。但那些线下零售商(百货)很多都没有未来。
备注:本文是用简单常识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作者:Zliya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