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告诉人们什么(浅析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二律背反现象及启迪)

引言:

当他处于欢愉的顶峰时,曾有一个连他自己都无法相信甚至也不愿意承认的发现,那就是,他对费尔明娜达萨的虚无缥缈的爱,可以用世俗的激情来替代。 ----马尔克斯


你可以为一份爱等多久?

阿里萨等了费尔明娜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

你可以为挚爱保有多久的忠诚?

阿里萨为费尔明娜保留了精神上的童贞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但期间与622

个女性发生情爱纠缠。

这即是由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名著改编而来的电影《霍乱时期的爱情》故事梗概。

书或电影的面试之初,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经久不息的讨论,大部分人都在一边倒的赞美这场跨越五十三年的忠诚挚爱。

但作者却从两位主角身上看到了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情感矛盾:忠诚与背叛。

阿里萨的一面是等爱费尔明娜五十三年,痴情相守,忠贞不渝。

一面是浪荡绝情,毫无责任底线的周旋在622个女性之间。

费尔明娜选择了与乌尔诺的婚姻,却又不甘丢下心中蠢动,一方面忠于现实压抑情感,一方面得陇望蜀,怀恋当初拒绝的阿里萨的浪漫。

他们在53年里的各自行为,对于双方之间这份感情而言,是忠诚也是背叛,该赞美也值得批判。

康德的二律背反定律差不多是这样的:“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相互矛盾的两种理论或学说,都可以通过人类理性构建为正确。”

基于此,我将从忠诚,背叛两个层面去分析电影如此设置想表达的现实意义,

及其带给我们的反思与启迪。

霍乱时期的爱情告诉人们什么(浅析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二律背反现象及启迪)(1)

1费尔明娜率先背叛跟阿里萨的爱情,又因阿里萨烧掉新逝丈夫的一切,否定他们的半生婚姻

穷小子阿里萨一见美少女明娜误终身,从此心里再也盛不下其他女人,天天为她冥思苦想写情诗,假如不是费尔明娜的暴戾父亲强行把他们隔开,也许这份感情会更早的见光死——人都有犯禁的特性,越是不允许越想冒犯。

但在被强行拆开数年,心心念念的俩人终于在集市上遇见后,费尔明娜却当面明确拒绝了痴心不改的阿里萨。

①忠于现实,背叛爱情的费尔明娜

费尔明娜与阿里萨的爱情建立在你唱我和的浪漫情诗上,没有一丝生活的烟火气,使得这份虚无的爱情注定了见光死的命运。

所以当她在集市上跟真实的阿里萨见面后,立即打消了同他继续交往的主意,她清醒的意识到,眼前这个阿里萨只适合存在与情感想象中,并不是她可以寄托终生的人。

相反,在她罹患霍乱时施以援手的医生乌尔诺,让她感觉到了阿里萨身上所缺乏的踏实与稳重。

在霍乱横行时,他镇静的安排城里事务的行为受人尊敬,他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与强大的精神自信——喜欢她就当面直言并约会,让她体会到现实与思想上的双重安全感。

就像林徽因跟徐志摩恋爱,但选择嫁给了梁思成一样,费尔米娜拒绝了痴情的阿里萨,选择与乌尔诺携手进入五十年的漫长婚姻。

现实中的我们,每时每刻也都被感性与理性交替支配,但有人理性成分占主宰地位,有人被偏多的感性把持,感性的人适合恋爱,理性的人适合过日子。

费尔明娜的选择也无可厚非,在爱情层面上她算得是背叛,但在把这种选择放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我相信大多数人会做出跟她同样的选择。

②背叛婚姻,忠于自我的费尔明娜

虽然选择了医生,但费尔明娜心里还不时想起阿里萨诗歌带来的浪漫,尤其是在被强势的婆婆打压,丈夫又一味当透明人的情况下,她更想起跟阿里萨自由自在恋爱往事。

精神幻想往往没有边界,现实生活则多的是条条框框,存在于想象中的东西都会自动加上滤镜,所以费尔明娜数度叹息那时不该狠心拒绝了阿里萨,走进这枯燥的婚姻围城。

当去世的乌尔诺还没入土,阿里萨就匆匆赶来对她表白时,费尔明娜心里是激动的,但道德感让她恼羞成怒,她哭喊着赶走了阿里萨的行为昭然若揭的呈现出她内心惶恐。

她即对丈夫的去世感到伤心,更对以后的无限可能倍加憧憬,这种憧憬让她心生愧疚却又无法控制。

在这期间她是矛盾纠结的,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忠于自我,不惜跟女儿闹翻也要跟阿里萨在一起。为了不让自己被对丈夫的愧疚包围,她烧掉了乌尔诺的所有遗物,跟阿里萨离群索居登船而去。

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到手的就让他随时间慢慢腐烂,这就是费尔明娜,抑或说是大部分的人性卑劣之处。我们也无从对费尔明娜的这次选择加以指责,在婚姻层面上她算的是背叛,但生活每天都在继续,让一个人为死去的婚姻守贞也毫无意义。

费尔明娜的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二律背反,怎么选择似乎都对,又都背叛或忠于了某部分人伦常理。藏在她身上的最大未知是,跟阿里萨为精神层面的浪漫爱情在一起后多久,她就又会怀念与乌尔诺稳定安全,但略显枯燥的往昔日常。

霍乱时期的爱情告诉人们什么(浅析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二律背反现象及启迪)(2)

2,阿里萨痴守费尔明娜53年,为其忠贞背书的是622个无辜女人,痴情的人最无情

医生乌尔诺意外去世,正跟小情人维库尼亚缠绵的阿里萨,当即推开她,谎言巧语把她打发走,起身赶去跟新寡的费尔米娜表白,他等了她51年9个月零4的痴情,为她保持了52年的精神上的童贞。(是的,精神上)

①精神忠诚,肉体背叛的阿里萨

即便被费尔明娜当面拒绝,阿里萨依旧在精神上痴情而专一的守候着他的花冠女神,他的爱情像霍乱的爆发期,冲动起来一发不可收拾,为费尔明娜心神交瘁,一度离乡背井,更在听到她结婚消息时绝望到自闭。

但他的爱情更多属性像霍乱的绵长潜伏期,在等待费尔米娜的51年里,潜伏在622个女性感情里榨取她们的青春活力,维持自己追爱的动力。

连阿里萨自己都承认,当他处于欢愉的顶峰时,曾有一个连他自己都无法相信甚至也不愿意承认的发现,那就是,他对费尔明娜达萨的虚无缥缈的爱,可以用世俗的激情来替代。

对费尔明娜的忠诚是他掩盖对622个女性绝情的借口?

抑或对622个女性的辜负是他对费尔明娜痴情的象征?

似乎怎么说都有道理,这个明显的二律背反,让人无从给阿里萨两种行为下任何定论。

②背叛良知,忠于自我的阿里萨

在一次回家的路上,阿里萨遇到貌美人妻奥林皮娅·苏莱塔,一见难忘。

他频频飞鸽传书向她示爱,俩人幽会时,他用染料在她小腹上写下“这里属于我”的字样,奥林皮娅·苏莱塔的丈夫发现她肚子上的字后,直接拿刀割断了她喉咙。

阿美利加·维库尼亚的父亲跟阿里萨颇有交情,所以让他做了女孩的校外监护人,他以长者的温润和蔼,狡诈的把这纯情小女孩收入囊中,单纯的女孩对他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依赖,在得知他要与费尔米娜结婚后,悲痛的选择了自杀。

此外还有暂时寄居他家的落难寡妇,惺惺相惜的女诗人,办公室雇员......

五十年间,622 个女性在他情欲世界里成为过眼云烟,每个人的悲欢不尽相同,但皆由阿里萨造就。

浪漫到不食人间烟火的阿里萨,集痴情与绝情于一身,对费尔明娜有多痴情,对另外622个女性就有多残忍。

不得不说,这个矛盾纠结,言行上深刻体现出二律背反现象的角色塑造的太成功,一方面他对苏莱塔的诱惑绝情,对维库尼亚的荼毒残忍让人心恨,一方面又对他半生执爱的行为颇为同情。

因为五彩世界里不止有黑白两色,就像人性,也绝不是非好即坏,二律背反现象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

霍乱时期的爱情告诉人们什么(浅析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二律背反现象及启迪)(3)

3,电影是残缺的艺术,艺术是现实的升华,也是我们观照自我的绝佳镜像

电影是残缺的艺术,艺术是现实的升华,现实中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所有人的好与坏也都是相对而言。

就像阿里萨对费尔明娜是痴情一生的人,对另外622个女子则是负心汉,尤其对小女孩维库尼亚来说,简直可说是杀人于无形。乌尔诺算是电影中塑造的理性顾家男子象征,但他也曾出轨自己的病人,也在婆媳矛盾中选择性耳聋。

费尔明娜既想要乌尔诺提供的稳定与理智,又渴望阿里萨的浪漫与激情。在浪漫中时她只看到虚无,因此跟阿里萨分手,在稳定中时她只看到枯燥乏味,因此在医生去世后烧掉他所有东西,同子女吵翻,跟阿里萨登船离岸。

霍乱时期的爱情告诉人们什么(浅析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二律背反现象及启迪)(4)

他们的一生都在左右摇摆中渡过,他们生活永远在别处,永远不会珍惜当下的人与事,这种性格的人也不会感受到幸福,因为他们渴望的永远是未知的未来。

幸福有两种,一种是安心立命,安住当下。

一种是勇敢追求,为自己选择负责。

他们哪一种都做不到!

电影中这些带着人性残缺的人物,足以让我们观影者从中照见自己身影,我们也是相对而言的善恶,相对而言的痴情与绝情。

但我们是否能从他们的遭遇里,观察到为避免重蹈覆辙所需做出的积极改变。

明白任何人,任何生活都不可能完美,你选择了某部分,就相对的要牺牲某部分,选择任何一种生活都没错,但不要朝三暮四,身心不一。

霍乱时期的爱情告诉人们什么(浅析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二律背反现象及启迪)(5)

总结一下:

①背叛层面的结局:

从前的阿里萨,痴情人变成游戏花丛,是因再也不相信爱情。

现在的阿里萨,每个浪子最后能忠贞如一,是因为已繁华阅尽。

从前的费尔明娜,单纯中保有清醒的理智,现在的费尔明娜就像逃出婚姻圈禁,贪婪呼吸的囚徒,她爱的不是阿里萨,而是有别于她三十多年一成不变婚姻的另类生活方式。

他们坐在挂有霍乱旗子的船上来回游荡,意味着他们之间再也没有了霍乱一样疯狂致命的爱情,一个是被他人感动,一个是感动了自己。

②忠诚层面的结局:

  • 阿里萨:过尽千帆,阅尽繁华,他的心还只属于那一个人,所有痴情的等待最终有了如愿归宿,抱得美人归。

  • 费尔明娜:漫长的半生过去后,她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明白,眼前这个男人对她的重要性,把今后能在一起的每时每刻当成一生珍惜。

他们的船上挂着霍乱旗子,被世人恐惧躲避,没有人知道船是他们栖息爱情的世外桃源。

霍乱时期的爱情告诉人们什么(浅析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二律背反现象及启迪)(6)

以上无论哪个层面都符合二律背反,都可以在世俗中寻求到各自的支持,喜欢哪一个都没问题,最重要的是,不要在两者之间纠结徘徊。

选择了激情浪漫就要接受部分安全感的失去,选择了稳定安居就要接受平凡枯燥的日常,没有人可以兼得并收。

说到底,婚姻也好,爱情也罢,走入其中的人,都要为之负起一份名为底线的责任,这也许就是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终极命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