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濮阳村史(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

厚重濮阳村史(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1)

(厚重濮阳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孙慧军题写)

咱老家在哪里?村名咋来的?有多少姓氏?出过多少名人?有啥传说故事?一切尽在《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

厚重濮阳村史(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2)

厚重濮阳村史(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3)

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

胡状镇后胡状村

厚重濮阳村史(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4)

【地理位置】

后胡状村,位于濮阳县城东南20公里,距胡状镇政府驻地东北部1公里。东与杨胡状村相邻并交叉,南、西两面与中胡状村交叉,北临胡文路。

【村名来历】

据传,最早时该村名叫板桥村,后来在宋朝时,有一姓胡人家在此居住,为纪念其先人—唐代武状元胡迪而取此村名,曾在村口处立“状元阁”作纪念,后因战乱及黄河水患,胡姓人迁出此地,“状元阁”也因年久失修而毁于战乱。胡状村名沿用至今。后来,由于人口众多,胡状村分为几个村,本村位于村北部,因此取名后胡状。

【民族人口】

后胡状村有郭、李、陈、贾、张、梁、耿、董八姓,共计320余户1400余人,全部为汉族,其中郭姓居多,人口约占全村一半。耕地1182亩,因处中原油田开发腹地,人均可耕种土地面积仅0.7亩。

【历史沿革】

20世纪60年代,胡状村是一个行政村。由于人口众多为便于管理,1986年胡状村分成了中胡状、前胡状、后胡状、杨胡状四个行政村;2013年,胡状撤乡建镇,称胡状镇后胡状村民委员会至今。

【经济发展】

20世纪60年代,水利条件差,粮食产量低,群众温饱问题难以解决。70年代响应毛主席号召,兴修水利,深翻土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深挖河道1000多米,硬化水渠3800多米,机井46眼,并配备深井泵20多台。从而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1982年,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鼓舞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加上中原油田集中大面积开发,给后胡状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历任干部的带领下,大力改变村容村貌,支持村民搞好养殖业及商业,全村经济得到了更大提升。

【教育文化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胡状村成立了“胡状完小”(类似于现在的小学到初中的教学课程);后来又成立了胡状小学和胡状联中。1988年,中胡状、后胡状两村共同建立了胡状中心小学,教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2002年,中胡状、后胡状两村建成胡状镇中心小学,多次获得市、县教育部门嘉奖。

2013年底,建成标准化卫生康检室。2014年,建成全县一流的标准化村室,安装了健身器材,建设了灯光球场,建造一座文化大戏楼,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古今名人】

郭 庸,字允中,元朝附马,本村郭姓始祖。

李伯龙,字见田,清乾隆年间人,自幼熟读诗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4年)在开州中举,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戊戌科第三甲第一百名进士及第。随后上任姚州知州,后诰授奉政大夫高邮州(今江苏省高邮市)知州、兵部职方司主事,历任徽州、直隶州,山西蒲州知州,任职期满后告老还乡,卒后葬于胡状(现粮所院)。

郭德经,1926年生,中共党员,河南省财政厅离休干部。

贾保平,1957年生,曾任五星乡副乡长。

郭敬国,1958年生,曾任胡状乡企业委副主任。

郭宗敏,1963年生,濮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村中故事】

民族英雄李玉坤

1945年,李玉坤见国政紊乱,国民党祸国殃民,奋然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二O三师六0八团,几经恶战奋勇杀敌,被任命为连长,参加了解放四平、山海关、北京,历经数十战。解放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抱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志,于1951年10月17日战于金化光荣牺牲,1954年国家立其英雄碑于后胡状村东北部。

出门不如郭秀强 在家不如李玉堂

“出门不如郭秀强,在家不如李玉堂。”这一民谣已在胡状四周流传了百余年。

解放前,胡状村有一人,名叫郭秀强。他平常好吃懒做,吃喝嫖赌样样在行,好事他不做,坏事却少不了他。

郭秀强祖辈曾是大户人家,有钱有势。到了郭秀强这一辈,父辈留下的家业很快被他糟蹋个干干净净。他也由富家子弟变成了个穷光蛋。俗话说得好,穷则思变。后来,拮据的穷时光也迫使他不得不想以后的生活。于是他开始寻找发家的门路,还真是“啥虫钻啥木头”,最后他瞄上了办赌场这一营生。他心想:“办赌场不费力、来钱又快,况且自己也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老将了,保准能发大财!”可牛皮不是吹的,他没本钱又咋去办大赌场呢?可他是谁呀,郭秀强脑瓜儿一转,鬼点子就来了:何不来他个“流动赌场”。想到这儿,他随即卖掉了仅剩的几亩老地,买了个“押宝棚”,就开始了他的流动赌宝生涯。逢会赶集,他就拉着押宝棚,走到哪里,赌场就开到哪里!说的不错,赌博押宝,赚钱就是快,每逢上集赶会,都有许多赌徒押宝参赌,银元绵绵不断地流进了郭秀强的钱袋里。刚开始,以赌现钱为主,后来做大了,就增设了押地赌、押房赌、押牛羊骡马赌许多新花样。有一天,西边老王庄村的王三输光了现钱,回家就把自己的大青骡子牵来,将骡子卖给了草庙的李汪强,立即拿着还没暖热的骡子钱回到押宝棚里继续赌。也怪他的手气真不好,钱又输光了。可这会儿,王三赌瘾已然上来了,哪还留得住蹬,就张口向郭秀强借钱翻本。郭秀强回说:“你把要你骡子的骗过来,我就借给你钱,再想法让你赢他输。”王三听后,就把买骡子的李汪强骗了过来,与自己来赌。郭秀强就借钱给王三,并帮他跟李汪强赌。三局过后,李汪强还真就把钱输光了,为了翻本就把刚买的骡子押上,结果也把骡子给输了。赌局结束,郭秀强可想得到骡子,就对王三说:“我不让你还钱了,把大青骡子给我吧!”“行!”作为答谢,王三就把大青骡子给了郭秀强。郭秀强有了大青骡子,如虎添翼,骡子拉着“押宝棚”,来往于王称固、户部寨、白堽、徐镇等周边乡镇押宝设赌。就这样,钱财源源不断地流进了郭秀强的腰包。后来,凡是出门干活做生意的都非常羡慕他,出门干啥也不胜人家郭秀强。

郭秀强越开胆越大,先赌钱,后赌牛羊骡马,再赌地,最后竟连军官也让赌。

毕竟不是正业,郭秀强的流动赌场致使许多平民倾家荡产,受害群众纷纷去县里告他的状。正巧有一军官耍赖诈钱被郭秀强当场打伤,县衙遂将其拘捕,关押于大牢。经县长审理,为给他一个严重警告,假意判其死刑,要用铡刀铡死,并立即执行。就在铡刀即将落下时,郭秀强连连求饶,发誓永不再设赌场,县衙也就免了他的死罪。

郭秀强幸免死刑后,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他凭着开赌场攒下的钱,接济乡邻,施舍钱粮,为父老乡亲作了不少的好事,深得众人的认可和好口碑。

胡状集上还有一人,他叫李玉堂。年青时脑瓜儿很灵活,能说会道,但却好吃懒做,不务正业,游手好玩,标准一个浪荡公子。

李玉堂祖辈也是大户人家,有钱有势。到了李玉堂这一辈,但他因好吃懒做,游手好玩,父辈留下的家业很快被挥霍一空,成了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穷光棍儿。后来,迫于生计,他也想到不能再这样混下去啦,必须寻找发财的门路。经过前思后想,他发现相面看风水倒很赚钱,动动嘴、跑跑腿就行了,倒是个无本万利的好营生。可是,自己不会,又找不到老师教,怎么办?最后决定云游四海,出外碰碰运气,从此他就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生活。

有一天,他行至户部寨村一大户人家门口,隔门而望,看到院里的枣树、石榴树、柿树都结满了美味佳果,竟无人攀摘,猜测到他们家定无小孩,就打算瞎蒙一次。于是,他倒背着手,在门口来回走动。家员发现后问他:“你在我们家门口转悠着干啥?”他回答:“我是相面看宅子的。”“那你看我们家如何?”家员随口问道。“家过得很好,就是子孙不旺。”李玉堂答。“你咋知道的?”家员问。“宅子有问题。”李玉堂一看有门儿,就继续蒙骗道:“宅子有问题!”家员一听,不敢怠慢,急忙禀告老爷。这家主人立即把李玉堂迎至内宅,谦谦问道:“这位先生,请您给我家宅子看看有何问题?”李玉堂在庭院内左看看、右瞧瞧,东转转、西瞅瞅,最后落到花园门口拐弯墙前,他指着墙说:“这拐弯墙有问题?”“为什么?”李玉堂说:“送子观音送子是从花园而来,一出花园门口就被这墙给挡住了,送子观音一恼就不送了。只要将这拐弯墙拆了,很快就能得子。”主人一听,就是那个理儿,高兴地送给了李玉堂很多钱。

李玉堂心里非常高兴:原来看宅子相面就这么容易挣钱啊!也该李玉堂发事儿,这家夫人一个月后,恰巧就怀孕了。这家老爷认为李玉堂看的准,就派家员给李玉堂送了许多东西。经过此事,李玉堂喜出望外,更加坚定了走“相面看风水”这条发家之道。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方圆几十里的人都听说了,纷纷来找他看。他靠着自己的机智、聪明、善于察言观色,也都一一应付过去了。自此名声大振,家业也很快随之兴旺发达起来,也让好些人羡慕不已,在家弄啥也不如李玉堂有模有样。

常言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更何况并无真才实学的李玉堂呢。他走南闯北,行骗两年后,终于露馅了。

那是一年夏天,他打听好有一大户的儿子有病,家里人又非常迷信。他就毛遂自荐,主动上门服务,为之看宅子。他围绕着家转了一圈后,对主人说:“你儿子的病根儿找到了,主要是院内栽树栽错了,前不该栽柳,后不该栽杨,当中不该栽杏树,砍了这些树,你儿子的病自然而然地就好了。”主人听了很高兴,给了李玉堂不少的钱。李玉堂为了多骗点吃的,又对主人说:“为了让你儿子好得快,晚上需要作法。”“行!”主人迫不及待的说。“你儿子属相是?”“属猴的。”“你让人蒸一笼猴面馍,再蒸几笼龙、虎、蛇等大属相的好面馍。到夜深人静时,我来作法,切记不许人守护,不许人偷看。”主人一一照办。等到夜深人静时,李玉堂把几笼馍装到口袋里就要逃离,却被主人发觉,将他打了个遍体鳞伤,半死不活。

李玉堂回家后在床上足足躺了三个月才有好转。

李玉堂这才醒悟到:吃喝玩乐、坑蒙拐骗不会发家致富的,也是不得人心的,只有做好人,为百姓办实事,才能赢得民心、顺民意。

李玉堂伤痊愈后,痛改前非,改行从事了文艺表演生涯,学拉弦子、学演戏,到处为老百姓表演献艺,深得老百姓好评。

虽然,两人早已离世多年,但“出门不如郭秀强,在家不如李玉堂。”故事却仍在流传着,并作为一面镜子供后人自警自鉴。

忠君驸马—郭庸

元末明初,朱元璋兴兵夺权,天下大乱,郭庸时任大都督总管,明兵攻陷京都,郭庸被俘,明大将徐达喝令郭公下跪臣服,郭公遵循一臣不侍二主之训,宁死不跪,徐达想,若把你斩首不怕你不跪,随在齐化门将郭庸斩首,然郭公头虽掉,躯不屈,仍然屹立不倒。明祖朱元璋念其忠心可表,号令全军将士对郭庸身躯跪拜,要学习郭公的忠君精神,跪拜后郭公身躯轰然而倒,郭庸之妻携郭公头颅带领幼小,在郭公的故人帮助下,逃到了现在的梁庄乡贾张温村,木雕郭公之躯与头颅一并安葬于贾张温村东北部,自此隐居,朱元璋建立明政权后,御赐郭公金铸头颅,遍寻郭公之妻金县公主,要册封公主,公主知道为官为宦的险恶,不受册封,教育后代子孙要耕读,经商为生“寻福不寻贵”。自此郭氏子孙繁衍生息,开枝散叶,中胡状、后胡状郭氏子孙全部都由郭公子孙迁居于此。


厚重濮阳村史(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