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皇帝陵墓几个被盗掘(汉景帝陵墓发现陪葬佣)

在陕西西汉景帝陵中,考古专家们发现了汉代时期的陪葬俑,惊喜之余,考古人员准备将其清洗保存,可专家却阻拦说:“千万不要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汉代皇帝陵墓几个被盗掘(汉景帝陵墓发现陪葬佣)(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汉景帝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广开言路,积极采纳臣下意见,为汉王朝的崛起打下坚实基础,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正是源于他的功绩,汉景帝驾崩后被葬入阳陵之内,供后人瞻仰。

1990年5月,汉陵考古队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张家湾机场附近公路的西侧,发现一处14行共24个俑坑的丛葬设施,此处地处偏僻且地形复杂,考古工作者根据经验判断,该处墓葬应该是一座古代贵族墓,后经细致考古鉴定发现,该墓正是汉代著名皇帝汉景帝的陵墓。

汉代皇帝陵墓几个被盗掘(汉景帝陵墓发现陪葬佣)(2)

汉景帝阳陵东西长166.5米,南北宽155.4米,高31.6米,呈覆斗状,在汉代皇陵中属于规模较大的一种。阳陵中出土文物众多,包括铜器、铁器、金器、玉器、石器、漆器、木器、骨器、蚌器、丝绸品等,更重要的是,墓中也存在“五谷”的残留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时期的葬制。如果按照当时的挖掘规模来看,挖掘初期尚且能出土如此多有价值的文物,接下来一定会收获颇丰,然而令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结果并不理想,因为专家们通过墓室内的遗迹认定,该墓葬早年曾经被盗掘过。

汉代皇帝陵墓几个被盗掘(汉景帝陵墓发现陪葬佣)(3)

不过话说回来,挖掘工作绝非没有任何收获,其中最大的收获,当属在墓中挖出的多件陶俑。从分布上来看,阳陵墓葬内的第6和第8号两坑,虽都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盗扰,仍出土彩俑彩陶400余件,铜铁兵器、农工工具、衣饰及货币千余件。另从17号坑发掘出土木车数乘和一批随车陶兵陶俑,其出土陶俑均为男性裸体,除发、须、眉、眼涂黑外,通体均为橙红色彩绘。

汉代皇帝陵墓几个被盗掘(汉景帝陵墓发现陪葬佣)(4)

陶俑出土之时,专家们将目光全部聚集在他们的身上,更令人惊喜的是,在众多出土陶俑之中,有一件陶俑显得尤为特殊。该陶俑是一件武士陪葬俑,他的脸部呈较为明显的橙黄色,手臂部分已经残缺,但头部及身体处却残存着一种明显的覆盖物。覆盖物质蓑衣似的并呈黑灰色,看起来似乎乱蓬蓬的毫无规律可言。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正当考古工作者心生疑问准备将它进行清洗处理时,一位考古专家却急忙将他拉住,随即告诉他说:“现在千万不要动他,否则就闯下大祸了。”

汉代皇帝陵墓几个被盗掘(汉景帝陵墓发现陪葬佣)(5)

考古专家的话究竟是何意?大家都感到一头雾水,直至考古专家站出来解释,才让在场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原来,眼前的武士俑的确异常珍贵,它本身的形貌特征不仅能代表汉代时期最高的陶塑工艺,而且能够令后世窥探当时工匠的巧思。陶俑头部与全身的黑色覆盖物,绝非普通的垃圾碎屑,而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材质原料——皮甲。换句话说,在当时陶塑师制作该陶俑时,曾为其精心设计了一套皮质铠甲,但经历过千年的岁月洗礼后,皮质铠甲早已经被泥土中的微生物腐蚀,变成了腐朽的泥灰。即便如此,皮质泥灰也同样具有考古价值,如果贸然对其加以粗鲁的拿捏,可能会令其受到不可逆的损伤,由此而言,专家才会制止他人直接接触陶俑。

汉代皇帝陵墓几个被盗掘(汉景帝陵墓发现陪葬佣)(6)

汉景帝是一位明君,他的去世令当时的子民哀痛,为了能够让这位君王享受到与生前同样的待遇,宫廷工匠们才会别具匠心地为其捏制穿戴陶俑,以此来厚待他们心目中的帝王。皮甲的出现,间接地说明了古人对殡葬制度的重视,在破败不堪的墓中,我们没有看到敷衍了事与草草收场,而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古人“视死如生”的良苦用心。

谈到这里我们也能发现,其实考古工作也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因为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都有可能会成为破解古代谜题的重要关键。

参考资料:《阳陵之谜》华夏英才出版社出版 王双全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