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突破性进展(十一届三中全会)

沿着北京长安街一路向西,羊坊店路和复兴路交口的路西南有幢院落非比寻常,挂着看上去颇不起眼的门牌“羊坊店1号”,却一直戒备森严它便是低调而不平凡的京西宾馆这座有门牌而无招牌的宾馆,以接待党和国家、军队高规格大型会议及重大活动为主,因而被称为“政治宾馆”“最安全的宾馆”“会场之冠”,是许多重大决策的诞生地,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突破性进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十一届三中全会突破性进展(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突破性进展

沿着北京长安街一路向西,羊坊店路和复兴路交口的路西南有幢院落非比寻常,挂着看上去颇不起眼的门牌“羊坊店1号”,却一直戒备森严。它便是低调而不平凡的京西宾馆。这座有门牌而无招牌的宾馆,以接待党和国家、军队高规格大型会议及重大活动为主,因而被称为“政治宾馆”“最安全的宾馆”“会场之冠”,是许多重大决策的诞生地。

1978年12月18日,瑟瑟寒风不时吹起。就是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日子,京西宾馆内举行了一场特别的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将新中国的历史划为两个迥然相异的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年短短的5天会期,为古老的中国锻造出一枚时代的钥匙,为中华民族打开了通往“春天”的大门。

改变中国的36天

1976年,三位共和国最重要的缔造者相继离世,而“四人帮”疯狂夺权的伎俩早已让国人愤懑难耐。这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国人终于从长达10年的“文革”噩梦中醒来。

为统一全党思想,全体中央委员云集京西宾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按照惯例先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出席这次“规模很大、规格很高”的中央工作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的主要负责人,中央党政军各部门和群众团体的主要负责人。与会者没想到,原定20天的会期,却从1978年11月10日一直开到了12月15日,延长到了36天。这36天,后被称作“改变中国的36天”。

中央工作会议的前两天,议程按部就班,气氛波澜不惊。11月12日,会议开到第三天,陈云在东北组的讨论中作了一个似乎有些“离题”的发言。他首先表示,完全同意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的主张,即从明年起把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他认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但是,怎样才能顺利实现这样的转变?陈云认为,要先解决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有些遗留的问题,影响大或者涉及面很广的问题,是需要由中央考虑和作出决定的。他的发言,捅破了“窗户纸”,发出了震惊中国的声音。

陈云提出了六个问题,浓重的吴语普通话传遍了会场,代表们诧异、惊愕、兴奋,心情随着陈云抛出的一个比一个更有力量的“炸弹”而跌宕起伏。他的发言完整地登在了会议简报上。在现场听到或后来在简报上看到陈云发言的与会者们,在多年后忆及此事时,很多人不约而同地用了“爆炸性发言”“六颗重磅炸弹”这样的词汇。

“六颗重磅炸弹”炸响了,当即激起了更有声势的回响。会场的热烈讨论一下子进入了白热化,会议气氛为之一振。聂荣臻在东北组,康克清在华北组,宋任穷、萧华在西北组,以及许多与会同志,都就陈云提出的这些问题发表意见,并补充提出其他一些必须由中央考虑作出平反决定的重大案件。据京西宾馆的退休老职工们讲,当年为让大家畅所欲言,服务员不许进入会议室,谁想喝水就自己倒。

11月16日,《人民日报》公布了中共北京市委的决定,宣布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为受迫害的同志一律平反、恢复名誉。

春天里的“宣言书”

11月19日晚,一个特殊的剧组走进京西宾馆,为在此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代表们演出专场话剧《于无声处》。在这部由上海普通工人宗福先业余创作的话剧里,主人公第一次站在舞台上,勇敢地对“文革”说“不”,不啻窒闷空气中炸响的惊雷。

12月13日下午4时,邓小平在大会闭幕会上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题发表讲话。今天,重温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铿锵之言,仍然振聋发聩:“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是“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禁锢、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闭幕会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本该到此结束了,可代表们感到邓小平的讲话非常重要,纷纷要求延长两天来学习和讨论。直到12月15日,中央工作会议才真正落下帷幕。

实现历史的伟大转折

中央工作会议为改革开放做了重要铺垫。当时,所有参会人员都没走,留在北京稍事休息,等待一个重要历史时刻的到来。1978年12月18日,京城滴水成冰,共和国决策层的思想开始破冰,“春天的故事”呼之欲出。当天,一个推动中国历史大转折、开启国家新命运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举国期待中拉开帷幕。

12月18日,整天阅读、学习中央工作会议文件和传达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叶剑英和华国锋的讲话。这次全会没有作主题报告——从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三位中央领导人讲话的内容来看,邓小平的讲话由于精辟地、全面地论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任务和组织问题,出席者都知道它实际上就是这次全会的主题报告。

12月22日,冬至。这一天,北京距离太阳最远。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闭幕却让每一个中国人心头暖洋洋的。当天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公报的最后一段话这样说:“明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十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全军指战员和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党派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我们在明年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建国三十周年的最好献礼……”次日,广播公报响彻千家万户。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闭幕日,时令上是冬至,但对国家来说,这一天是“立春”。这次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革”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果断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提法,作出了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从此,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有步骤地解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使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出现很好的形势。从此,中国重新奔驰于正确的轨道上。

回首改革开放的起点,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总计120个小时,那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但这“一瞬”历史意义尤其重大。正是这120个小时,一个令中国天翻地覆的新词汇——“改革开放”猛然跳入国人视野,一个伟大的时代就此正式踏上征程。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