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为人的道理 人生的祸患和问题

道德经:心性的平静温和,是人生所有福报的来源。

道德经中为人的道理 人生的祸患和问题(1)

人生的真相和智慧藏在平和与冷静时,人生的祸患和问题藏在急躁的秉性中。

一个人在冷静下来的时候,才能看到你想看到的真相,在平和的时候才能合理的解决问题,如果只是用自己急躁和混乱的思维去做事,那么只会让人生越来越糟。

所以在生活中会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在情绪冲动时说的话和做的事,都不会带来好的结果。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阴阳两气统一是和气,了解和气就是明,有益生命就是祥,心中使气叫做强。

正所谓“物壮则老”,事情过于强壮的时候必然走向衰老,这叫违反道的法则,阴阳两气为人生的两个极端,两个极端融合平衡,才能达到人生平和的状态,了解了这个状态才是真正的智慧,否则过度的偏向于极端,或偏向于急躁,或偏向于过度冷静,这都是不可取的状态。

道德经中为人的道理 人生的祸患和问题(2)

过度急躁时,心中使气便为过度,这也是让人生招致祸患,走向衰亡的根源。

在明朝朱宸濠叛乱时期,奸臣张忠朱泰极力劝武帝亲征,但是这个时候,王阳明却早已将擒获朱宸濠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奸臣们有一些失望,就在朝中散播谣言,诋毁王阳明,又纵容北军肆意谩骂,甚至故意冲撞王阳明的军队,想挑起事端,给王阳明加上罪名。

但是王阳明面对这种情况时,不但不为所动,反而更加以礼相待,他先命人通知城中的百姓搬到乡下暂时居住,派老弱体衰的人看守房屋,然后犒赏前来挑衅的北军。

当时朱泰等人已经事先下了军令,让北军不得接受王阳明的犒赏。

而王阳明早有准备,他提前嘱咐城中百姓,告诉他们说:“北军生活艰苦,我们要尽地主之谊来接待他们,厚待北军。”

于是王阳明每次外出时,遇到有北军伤亡或病故时,就问明原因,并且给钱厚葬,在叹息声中才离开。过了一段日子,北军发现王阳明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残酷,反而待人平和,平易近人,于是逐渐都被王阳明及当地百姓的热情所感动。

后来冬天到了,王阳明命令百姓在城中举行祭祀哀悼亡灵,因为经历了朱宸濠兵变的战乱,以至于祭拜死者的哭泣声不绝于耳,北军听到了之后也有感而发,纷纷流着泪要求返乡,也不再和王阳明作对了。

道德经中为人的道理 人生的祸患和问题(3)

人生需要有棱角,但是在遇到有些问题的时候,平和才是化解问题的根本,针锋相对只会带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局。

所以在《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性情急躁粗暴的人,一件事也做不成,心地平静温和的人,所有的幸福都会为他降临。

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的情绪走在理智前面,即便要让别人看到你的棱角和底线,也要在理智的状态下释放自己的锋芒,而不是任由自己情绪冲动,做出来让自己都后悔的事情。

先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权衡长远利弊之后再做行动,这才是人生最好的心境。

当你心态平和,冷静权衡利弊之后,再做出相应的举动,不管这个时候你绽放的是自己的棱角,还是用自己的善良去感化对方,都是合理的智慧。

道德经中为人的道理 人生的祸患和问题(4)

所以冷静平和,是人生所有福气的根源。

而人生最忌讳的事情就是没有足够多的智谋,还偏偏喜欢让情绪主导了自己的人生。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