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

小合为大家精选书学技法

持续更新,欢迎关注!

怎样写篆书

【上期回顾】篆书贵婉通流丽,其点画最为简单,只有“点”“直”“弧” 三种笔法。其用笔和楷书也不一样。楷书点画很多而且讲求灵动,所以一点一画都有纤称曲直的变化;而钟鼎、石鼓、小篆等讲求圆劲,点画上要达到停匀浑成的标准,所以必须纤秾一致, 曲和直都要合度。作篆书法,笔的纵向运动,只有落驻而没有提和顿,书写时腕肘都是虚悬,进退回旋都是稳如止水,不能忽高忽低。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1)

篆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前人为了方便初学者学习小篆,将一笔至四笔的篆书最基本的字形总结出来,曲直方圆,各种篆书的线条全都包括其中。练习好这些字,就为篆书打下了基础。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2)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3)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4)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5)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6)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7)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8)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9)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10)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11)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12)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13)

篆书的基本部首的写法

我们学习篆书,首先要练习部首的写法。部首是汉字的“字根”。“字根”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单位,象形字都是字根。绝大多数的字根都充任了部首。属于同一部首的字,它们的意思来自同一根源。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和字义有着关联。我们先民造字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就是从认识自己开始,我们人的身体,五官和各种器官,先民们都赋之以准确、形象而生动的字形和字义,这些都成了象形字,大部分也都成了部首。我们常见的部首有取材于人体各部位的,包括人的各种形体,人身上的各个部分等等。如人部、大部、页部、口部、耳部、自部、手部、足部等。“人”在古文字中像一个站着的人的侧面,楷书中写为“人”,以“人”为部首的字可以表示人的各种行为,如“伸”“借”“俯”“仰”“付”“伏”“伺”“作”;还有如“仙”“僮”“仆”“侠”“儒”等是表示人的类别;还有一些是表示人的德行的,如“倨”“傲”“仁”“信”“俭”等。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14)

将一万多个看来并无头绪的汉字,依字形进行分析,把结构上有相同部分的字归属到同一个部类,这是归部;每一部类选出一个统率的代表字形,这个代表字形叫部首。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开创了部首排列法,将汉字分出部首归类,使九千多个纷纭复杂的汉字从此有了科学的分类。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15)

许慎在分析小篆形体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出540部,每部字相同的偏旁作为该部的第一个字,成为该部的部首。《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是以古文字(小篆)为依据,是形体和意义紧密结合的汉字的表意部分。用许慎的话说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说白了,就是按照字形、字义的类别,相同的分类聚为一部,然后分部建首。

清代文字学家、著名学者段玉裁高度评价许慎的540部首的分类方法,他说:“令所有之字,分别其部为五百四十,每部各建一首......五百四十字可以统摄天下古今之字。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16)

这种部首分类法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后来的辞书也大多采用这种方法,但《说文解字》中的部首与其后的字典、辞书中的部首不尽相同。

我们后来的字典辞书,为了检字方便,在许慎540个部首(虽然它们的出现使汉字分门别类有了各自的归属,但还是有点多了)的基础上,将部首简化为214个。这214个部首的确定与许慎540个部首的确定原则有所不同。许慎所立的部首,往往跟汉字本身的意义紧密结合着,540个部首实际就是540个表意符号。而后期214个部首,是在分析楷书形体构造的基础上,以自然结构外形独立并为另外一些字所共有的部分为部首,这样的部首就不一定是该字的表意部分了。例如,“發”是发射的意思,“弓”是它的表意部分,所以在《说文解字》里,许慎把“發”归人到了“弓”部:“發,射发也。从弓,癹声。”本义为射出箭。而在后世的214个部首中,“發”的部首为“癶”,与“癸”“登”“凳”等字在同一个部类。

明白了部首的古令变化就明白了《说文解字》中篆书部首的写法。学习篆书的基本部首的写法,可以从临习王福庵书《说文部目》入手。

《说文解字》自汉代成书以来,即受到历代学者专家的重视,是学习和研究篆书最基础的工具书,而王福庵这本《说文部目》,是标准的小篆字体,继承了李斯秦篆的玉箸风格,又受到清代中期邓石如、吴让之的影响,对用笔有所发展,在玉箸线条匀圆光洁的基础上,略加提按顿挫,因而更富于笔意,笔画于匀整中寓变化之美。其线体端庄工整,较秦刻石如《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等略舒下脚,更显得疏密相生,俊逸生动。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17)

临习《说文部目》,可以增强识篆能力。因为我国的汉字大多数都是由各种偏旁部首组成的,掌握了部首的写法,就可以按照部首组合成汉字的规律来了解字形结构了,也可以更有效率地认识更多的篆书。

王福庵(1880~1960),是现代著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办人之一。浙江杭州人,原名寿祺,后更名王禔,字维季,号福庵,晚年号持默老人。擅篆、隶、楷、行书,精研文字学,兼工篆刻。

以下便是王福庵《说文部目》的印本示例: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18)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19)

学篆书要学习篆书名家的作品

我们推荐邓石如的篆书。邓石如的书法成就以篆书为最高,而他的篆书写得最好的是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他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20)

清 邓石如 《南陔孝子四屏》 篆书

篆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书学技法怎样写篆书)(21)

清 邓石如 篆书 用笔示例


更多实用书学技法

敬请关注【华文众合】

选自:

方鸣:中国书法大全

版权说明:小合以传播书法知识为宗旨,平台文章部分素材摘自网络,如侵必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