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流氓软件为什么不整治(侵犯隐私自动续费)

5月13日晚间,针对因侵犯用户权益被工信部下架一事,脉脉官方作出了回应,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互联网流氓软件为什么不整治?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互联网流氓软件为什么不整治(侵犯隐私自动续费)

互联网流氓软件为什么不整治

5月13日晚间,针对因侵犯用户权益被工信部下架一事,脉脉官方作出了回应。

在回应中,脉脉称目前正在积极排查,并立即启动了整改,将尽快完成整改并提交有关部门审核。

实际上,这并非脉脉第一次因为舆论引发关注。此前,脉脉亦曾因为侵犯用户隐私、软件自动续费、匿名吐槽被起诉等问题被推至风口浪尖。

因侵害用户权益被工信部下架

5月13日晚间,针对被工信部下架一事,脉脉官方作出了回应。

脉脉表示,针对“整改下架”,脉脉虚心接受批评与指正,并就此事引发的关切表示由衷的歉意。

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组,立即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排查和深刻反思,发现问题主要在于隐私声明之前初始化了第三方SDK等方面。

目前正在积极排查,并立即启动了整改,将尽快完成整改并提交有关部门审核。

此前,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发布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下架侵害用户权益APP名单的通报》(下称《通报》),对脉脉、天涯社区、大麦等90款APP进行下架处理。

值得留意的是,工信部指出,其中天涯社区、大麦、途牛旅游、VIP陪练、脉脉5家企业在App不同版本中反复出现同类问题,将依法暂停其违规行为,予以直接下架处理。

财经网科技留意到,脉脉 App 主要涉及的问题是关于“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版本的脉脉 App 只有一项“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问题,而调查后的新版本中违规了“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等三项。

实际上,近年来各类App侵害权益的行为频发,成为了用户关注和投诉的焦点,而相关部门对此监管也在不断趋严。工信部为此已连续两年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包括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下载在内的四方面十大类问题。

针对目前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以及过度索取权限等主要问题,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发布《App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组织制定《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规范》和《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等系列行业标准,为App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提供政策和标准支撑。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App的侵害权益的行为将得到更准确的界定和更严格的监管和处罚。

脉脉被判侵犯隐私权

实际上,这并非脉脉第一次因为侵犯隐私问题而被关注。

2021年2月份,北京海淀法院官方微信发布一则消息,因认为被告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淘友天下公司)经营的脉脉网站未经许可,以朋友的名义向其发送短信,侵犯其隐私权,原告王淼诉至法院,要求脉脉网站停止侵害其隐私权的行为,永久删除其个人信息,并刊登致歉声明。

海淀法院经审理,判决支持了原告的全部诉请。

原告称自己未注册和使用被告运营的脉脉职场网站服务,却在2018年3月10日收到被告发送的手机短信,直接称呼其名,并表示有前同事对其作出标注,有多名好友等待其加入。原告点击链接后网页自动跳转至脉脉网站的注册页面。脉脉的行为非法获取、保有原告的手机联系方式、朋友信息、职业履历等个人信息,并未经同意向原告发送商业信息,侵犯了原告的隐私权。

被告淘友天下公司辩称,未非法获取原告的个人信息,相关信息来源合法,网站获得原告的手机号系通过脉脉用户中与原告相识的朋友自行上传了含有原告号码的通讯录,短信并非由被告发送,其没有侵权的主观故意,涉案行为也未对原告造成损害,侵犯其利益。

王淼表示短信中提到的名字为其相识的朋友,但并不是短信所称的“前同事”。脉脉解释因为网站的主营业务系针对职场社交,故使用了“同事”等短信文案,短信中所称“119个职业人脉”系根据相关人员的共同好友数量和亲密度,通过大数据估算的结果;“点击链接领取验证码”后即可进入脉脉网站注册。

王淼称其曾向涉案短信中被提到姓名的部分朋友了解,他们表示确实曾使用过脉脉网站的服务,但并未主动向原告发送短信,应为网站所发。

脉脉坚持称短信由注册用户触发,其表示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有获取手机号的行为,包括获取用户通讯录内容,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并不违法。脉脉网站虽有诱导用户发送短信的行为,但并非非法获取。

庭审中,经法庭提示,被告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当庭向原告表达了歉意,称现产品已改进升级,不再向非用户发送类似短信。

原告认为被告的商业模式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开进行致歉。

最终法院认为被告通过其经营的脉脉平台注册会员上传的信息获取了未在该平台注册的原告的电话号码,通过与该号码相关的用户情况,计算评估形成原告的关系网,未经原告同意向其发送含有原告本人及朋友姓名的推荐信息,侵扰其私人生活的安宁,构成对其隐私权的侵犯。原告据此要求被告停止侵害行为,永久删除保有的原告所有个人信息的诉讼请求,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应予支持。

值得留意的是,上述案件所涉及问题并非个例。财经网查阅发现,有不少网友在微博上称没有注册过脉脉,但收到了脉脉的短信。

还有微博网友称,经常收到以该网友同学、朋友名义给其发短信,说是有事儿想请教,而朋友也说收到了该网友的请教。该网友指出,自打卸载之后就没有再用过脉脉,自己怎么可能给别人发短信。

针对“卸载脉脉后仍会收到短信”的类似事件,脉脉客服曾对媒体表示,“可能用户长时间未登录查看,有一个提醒消息,如果用户不想收到短信,可以回复退订或者拨打客服电话帮忙操作。”

还有用户发微博称,“几百年没点开过脉脉的我,被一条求助咨询工资的短信诱骗打开了,紧接着又被7天免费迷惑住了,就在扫脸的那一刻68元无,这对本就不富裕的我来讲雪上加霜。”

此外,脉脉所发的短信内容还涉及“xxx很想认识你”、“这些大公司看中了你的经验,想和你聊聊”等文案。

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观点称,使用“钓鱼”短信让用户打开脉脉,有诱导用户来达到拉升APP日活的目的。

曾因自动续费引发投诉

除了侵犯个人隐私,脉脉还曾因为自动续费引发大量投诉。

4月中旬一篇文章吐槽称,“这是一名自媒体从业者张先生在脉脉上被套路的真实经历,下载软件,浏览了一通,点击一个会员试用,然后卸载软件,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被莫名其妙扣了月费。”

财经网科技留意到,在黑猫平台上涉及的自动扣费,用户投诉缘由大多为“不知情”、“默认勾选”、“取消困难”等。

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子商务法》中有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

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后,去年4月浙江消保委为会员自动续费等诸多问题,约谈了11家音视频平台。

实际上,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也留意到了自动扣费的问题。

据经济观察报信息,林凡称会员自动续费模式是实行会员制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一个新特点,脉脉是在探索会员制两年后,大概2017年开始实行会员自动续费的,那时候他看到各类会员制平台都在实行这个模式,他的初衷是,为用户使用产品时有一个更好的体验和赋能。

对于会员自动续费问题引发的投诉,林凡直言,压在互联网企业肩头的“转化率”之剑:会员自动续费,代表着公司直接收益的一个指标,“关于试用期到期后会自动续费讲得越清楚,转化率越低。我们要朝着更加明晰提醒的方向去改进,但显然,公司面临的损失也将会是非常直接的。”

报道指出,林凡表示,会员自动续费模式不能直接取消了之,而如何改进才是他应该去做的。

2017年,脉脉开通了会员自动续费,当时的价格为58元/月,并没有优惠福利活动。2019年,则启动了1元试用的福利活动,直到目前的0.1元试用,会员自动续费的模式并没有发生变化。

截止2021年5月10日,仍有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称,脉脉未经本人允许自动扣费。

互联网观察人士指出,如何将会员自动续费信息透明化做好,如何减少相关流程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值得各家企业深思,围绕着整个行业的问题,还有一段路要走。

匿名属性惹争议

脉脉最初定位于职场社交平台,将自己类比成企业版微信,对标国际竞争巨头Linkedin。不过,由于职场社交存在低频的天花板,脉脉于2015年先后上线“动态”、“话题”等内容功能,向职场社区内容平台转型。

在脉脉所涉及的业务里,匿名吐槽是饱受争议的一个板块。一方面,它为脉脉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但另一方面,匿名让不少用户得以在上面发布一些针对公司的负面言论,因此也为脉脉带来不少争议。

回溯过往,脉脉的第一次品牌形象被影响,要追溯到2018年7月份的一次约谈。当时,北京市网信办、市公安局依法联合约谈脉脉相关负责人,责令其限期关闭匿名发布信息功能,加强用户管理,全面整改。随后脉脉关闭了匿名爆料。

不过,此后类似功能的职言板块上线。

2021年初,脉脉职言区有拼多多员工爆料,其同事被救护车拉走,事后第二天,该员工就被领导找来谈话,同时被迅速辞退。此事在短时间内引起轩然大波,有关脉脉能否100%保证匿名爆料人的信息不被泄露,也使得脉脉迎来一场信任危机。

此外,脉脉还与包括新浪、美团等众多企业产生纠纷,一度被业界贴上“各大互联网公司爆料中心”的标签,甚至被称为是“互联网公敌”。

此前,B站曾将脉脉告上法庭。某一实习生在脉脉上寻求建议,一名B站员工匿名留言:“(选)B站,能睡小姐姐。我睡了四个。”此事被爆出后不久,脉脉被B站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

中国裁判文书网于2021年1月6日公布的民事判决书显示,北京海淀法院判决,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脉脉关联公司)在脉脉网及APP上发布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B站关联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30万元。

当然,林凡曾多次强调过,匿名不是脉脉的全部。事实上,脉脉曾通过问答社区、单身交友、话题圈子等多个方面的尝试来丰富脉脉的内容体系,但均未获得比匿名板块更好的成效。

业界有观点认为,对于一个提出“成就职业梦想”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如果脉脉只能让职场人当做吐槽发泄的利器,脉脉,或许真的应该思考一下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