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和慈禧情同姐妹)

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和慈禧情同姐妹)(1)

作者:金满楼

光绪六年(1880年)时,慈禧太后得了一场大病,当时宫中御医束手无策,清廷遂以光绪名义发了一道上谕,让各省总督巡抚火速推荐各地名医生来京为太后看病,越快越好。

慈禧这次生病,主要还是因为多年的积劳成疾,由于病情沉重,后来治病和调理的时间都比较长。正当官员们为之感到担忧时,宫中突然传来消息——太后崩逝了!

令人吃惊的是,人们大都以为死的是慈禧太后,但事实上,死的却是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和慈禧情同姐妹)(2)

《清稗类钞》中记载了时任军机大臣的左宗棠的一段话,当他听说慈安太后突然暴病身亡,便顿足大声说:“昨早对时,上边(指慈安)清朗周密,何尝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

慈安太后的突然崩逝,不但让人感到意外,也让人感到疑窦丛生。事实上,在人们的印象中,慈安太后的身体一向康健,这次病情何以会如此之重、又如此之快呢?对此,民间议论纷纷,由此也演化成诸多的稗官野史。

《清代野记》中说,咸丰在在热河临危之际,曾经密授一纸朱谕给慈安太后,说如果某人恃子为帝、骄纵不法的话,你到时即可按祖宗家法惩治。咸丰驾崩后,慈禧太后果然热衷于擅权,甚至宫闱之中也传出了荒淫丑闻。

某年,慈禧太后忽然患重病,几至不治。后来有人说是血崩,说是李莲英经常带一宫外小伙计史某进宫游玩,小伙子长得身材苗条,面容俊美,有一次被慈禧太后看见,问其是谁,李莲英只好据实回奏。慈禧太后并没有怪罪,反怒为喜,转而将之藏在宫中,昼夜宣淫,不久便有血崩之疾,史某也被杀人灭口;也有说,慈禧后来生下了光绪,随之送往妹妹家(醇亲王府)收养,这也就是慈禧太后不为同治立嗣的原因所在。

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和慈禧情同姐妹)(3)

也许是慈禧闹得太不像话了,慈安太后某日在宫中设酒和慈禧太后共饮。酒至中巡,慈安太后摒退左右,和慈禧说起当年热河咸丰死后,肃顺专权及其政变后的励精图治,慈禧太后也颇为感伤唏嘘。随后,慈安太后话锋一转,说:“我们老姊妹现在年纪都大了,我们两人相处了二十多年,彼此同心。今有一物,乃是当年先帝所赐,有必要拿给你看一下。”

随即,慈安太后从袖中拿出一函,正是当年咸丰留下的遗诏。慈禧太后一见,吓得脸色发白,慌忙拜倒在慈安太后脚下,自称有罪,涕泪横流,苦苦哀求。自此,慈禧服事慈安太后几于无微不至,丝毫不敢有所得罪。数年过后,慈安太后以为慈禧已无他心,便也逐渐放松了对慈禧的戒备。

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和慈禧情同姐妹)(4)

有一次慈安太后生了小病,一天正好慈禧来看望。慈安太后见慈禧左臂缠了一块白布,以为她受伤了,便问怎么回事。慈禧说:“前日参汁中,曾割臂肉一片同煎,聊表我的心意。”慈安太后大惊,感极而泣说:“我真没有想到你是如此的好人,先帝怎么会怀疑你呢?”随之,慈安太后便取出密谕,当着慈禧的面把它烧了。

慈禧心头窃喜,后来便开始逐渐放肆。某日,慈安太后到慈禧住处,两人谈了一会话后,宫女送上一盒月饼,慈安太后尝了一个后觉得味道很好,说这似乎不是御膳房所做,慈禧回答说这是自己妹妹家做的,姐姐要是喜欢的话,明天再给你送过去。慈安太后说太麻烦了,就算了吧。慈禧说,我们姐妹何必见外,我妹妹家就是你妹妹家。

过了几天,慈安太后果然收到了慈禧送来的月饼,样式和味道和上次吃到的没什么两样。不料,当天晚上慈安太后便觉得腹疼难忍,御医来后也束手无策,没过多久,慈安太后便含恨去世,估计就是慈禧在月饼中下了毒。

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和慈禧情同姐妹)(5)

野史的说法固然生动有趣,但终究是禁不起推敲。事实上,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关系一向比较融洽,并不存在什么尖锐的矛盾。慈安太后虽然贵为中宫之首,但她本人识字不多,又为人和善,对政治也没有兴趣,每次见大臣时,往往懦懦如无语者;而慈禧太后则对政治颇有天赋,正好弥补了慈安太后的缺陷。

在两宫太后的垂帘听政安排中,慈安德高望重,慈禧才干突出,两人可谓相得益彰。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两个女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一直保持了相对和谐和稳定的关系,不说是情同姐妹,至少也是表里如一,这在以往的后宫历史中都是很少见的。

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和慈禧情同姐妹)(6)

当然,两人间也不是完全没有矛盾,如安德海被杀和同治选皇后之事。安德海是慈禧太后宠信的太监,其在出京南下的途中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杀掉,而这是得到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奕支持的;另外,同治选皇后时,他违背了慈禧太后的意旨,却选择了慈安太后看中的阿鲁特氏,这让慈禧太后十分胸闷,她无法理解和原谅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竟然会将慈安太后置于自己更高的地位。

但是,这两件事也不足以证明慈禧太后对慈安太后怀恨在心,因为杀安德海的丁宝桢后来非但没有被慈禧太后非难,反而一升再升,死后还获得了“文诚”的谥号;而对于同治和皇后的不满,随着这两人的先后离世,慈禧太后也似无必要记恨于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和慈禧情同姐妹)(7)

由此看来,说慈禧太后谋害了慈安太后显然只是民间传闻,事实的真相是,慈安太后的确是突然发病而亡。当时光绪的帝师翁同龢也担任了礼部尚书,由于他负责办理了慈安太后的丧仪,因此得以了解慈安太后的整个发病过程和死因。

在日记中,翁同龢记载了慈安太后发病后的脉案、药方和病情进展状况:“晨方:天麻、胆星;(脉)按云类风痫甚重。午刻一(脉)按无药,云神识不清、牙紧。未刻两方虽可灌,究不妥云云,则已有遗尿情形,痰壅气闭如旧。酉刻,一方云六脉将脱,药不能下。戌刻(晚八时前后)仙逝。”

由此可以看出,慈安太后是突然发病,并有神识不清、牙关紧闭、尿失禁和痰壅气闭的临床症状,而御医脉案中判断的“类风痫甚重”,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脑中风”,或者说是现代医学中说称的脑血管疾病。

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和慈禧情同姐妹)(8)

爬梳历史记载的话就会发现,慈安太后的病其实早而有之。翁同龢在日记中就曾记载了慈安太后的两次发病史:一次是同治二年二月(1863年3月)慈安26岁时,当时病症表现为“有类肝厥,不能言语”,可能是中风先兆,不过这次因为年纪轻,很快便得到恢复;7年之后,33岁的慈安再次“厥逆半时许”,所幸治疗及时,没有产生严重后果。

联系此前慈禧生病之事,其实也可以合理推测出慈安太后为何会突然暴毙了。在慈禧生病的半年多时间里,朝政由慈安太后一个人权理,而后者并非善于理政之人,这对她来说无疑是极繁重的苦差事,令其不堪重负、身心疲惫,进而引发昔日的宿疾。事实上,从发病前一日慈安太后“两颊微赤”的情况来看,这可能已经是脑血管疾病的前兆了。

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和慈禧情同姐妹)(9)

慈安太后去世后,慈禧立刻召集在京王公大臣入宫商议后事。天明之后,慈禧命太监揭开蒙在慈安太后脸上的“面幂”,令在座王公大臣们瞻仰,当时惇亲王奕誴、醇亲王奕譞、各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等均亲眼看过慈安太后的遗容,无人有所异议。在此过程中,慈禧并未遮遮掩掩,而是大大方方安排一切,这也表明她心中无鬼。

另外,对于民间传闻说慈禧慢待慈安太后、甚至只给慈安准备了一个很小的棺材之事,这也显系谣传。事实上,慈禧为慈安太后准备了一个很大的金匮,当时翁同龢也记载说慈安太后的“金匮甚大”,而且是按照祖制将慈安遗体在其死后的第二天放入棺材,并非是民间所说的提早入殓。由此看来,对于慈安太后后事的处理,慈禧的做法还是无可非议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