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渡陈仓与暗度陈仓(从暗渡陈仓和)

一《三国志》记载,蜀汉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蜀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蜀军大将魏延向诸葛亮建议:“(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闻夏侯楙,(魏)主(曹操)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暗渡陈仓与暗度陈仓?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暗渡陈仓与暗度陈仓(从暗渡陈仓和)

暗渡陈仓与暗度陈仓

《三国志》记载,蜀汉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蜀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蜀军大将魏延向诸葛亮建议:“(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闻夏侯楙,(魏)主(曹操)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大意是:我听说魏方镇守长安的都督是曹操的女婿夏侯楙,此人是个公子哥儿,怯懦无谋。而长安守兵很少,防守空虚,且城中只有御史、京兆太守之类的文官,不堪一战。因此,只要拨给魏延五千精兵,携带五千军粮,直接出褒斜道,再循秦岭东进,出子午谷后向北,不过10天左右即可进抵长安。夏侯楙听到蜀汉大军兵临城下的消息,必然惊慌失措,弃城而逃。长安城内囤积的粮草,足够大军食用。若曹魏从东线调来救兵,最快也要20多天方可赶到,而丞相您率主力从斜谷道穿越而来,亦足可抵达。如此,则咸阳以西的大片土地都可以一举平定。

诸葛亮断言:“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诸葛亮的意思是魏延之计过于冒进、悬危,于是否决了这一涉险出奇的计策。

《三国志》魏延这段话即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子午谷奇谋”被诸葛亮否决后魏延耿耿于怀。后世之人也屡屡提及此计,并从不同角度论述此计的可行性,为诸葛亮不采用此计击节叹息。

“子午谷奇谋”听起来十分诱人,也不能说毫无成功的可能性。但此计若成,必须满足下列所有条件方能如愿,一旦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就可能满盘皆输了。1.曹魏在成都和汉中没有谍报系统,对蜀汉出兵汉中毫不知情,不会提前采取防范措施;2.曹魏对子午谷不设防,在子午谷中没有伏兵;3.魏延率领的五千精兵能在10天内顺利通过子午谷,每延迟一天则会增添许多变数;4.夏侯楙听到蜀军开至,一定会放弃抵抗,弃城逃去,且城中的军粮亦来不及坚壁清野;5.如夏侯楙没有放弃抵抗,弃城逃去。魏延所率五千精兵能在夏侯楙严密设防的情况下攻城成功;6.拿下长安后,曹魏从东线调来的援军真的要20多天才能完成集结,而诸葛亮自己亲统的蜀汉主力军出褒斜道后能如期抵达长安与魏延会师。

但上述条件很难样样具备,假如中间一、两个环节发生意外,那后果就很难预测了。因此诸葛亮认为此计看似可行,但却过于冒险,一旦哪个环节出错,后果不堪设想。

逐条分析上述各个环节:

第1条,《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就有单独的《用间篇》,可见兵家多么看重谍报系统。所以大脑短路的人才会相信曹魏在成都和汉中没有谍报系统,对蜀汉出兵汉中毫不知情,不会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第2条,曹魏既然已提前探知蜀汉即将出兵汉中,谋取关中,对子午谷就不可能不设防,不可能不在子午谷中伏兵。兵力充裕的情况下,不仅仅是子午道,对于当时人们已知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都会采取防范措施;第4条,姑且相信夏侯楙听到蜀军开至,一定会放弃抵抗,弃城逃去,且城中的军粮亦来不及坚壁清野;第5条,魏延所率五千精兵能在夏侯楙严密设防的情况下攻城成功吗?蜀汉军队攻城攻坚战力有限,很难确保成功。诸葛亮二次北伐走的是陈仓道,数万大军连郝昭千余人防守的陈仓城都拿不下,灰溜溜撤回。北伐中原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陈仓城还是未能拿下,只能屯驻五丈原野外。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也就无能为力,坐而等死;第3条、第6条,魏延率领的五千精兵能在10天内顺利通过子午谷,拿下长安后,曹魏从东线调来的援军真的要20多天才能完成集结,而诸葛亮自己亲统的蜀汉主力军出褒斜道后能如期抵达长安与魏延会师?历史上,从汉中北出关中的知名失败案例有2个:1.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北伐,要收复被蛮夷祸乱的北方神州。桓温手下将领司马勋从子午道出兵攻击前秦,结果前秦丞相苻雄,率领七千骑兵在子午谷把司马勋包了饺子,桓温北伐也因此无功而返。2.明末,闯王高迎祥率军突入汉中,想从汉中进攻西安,走的路就是子午谷。高迎祥差不多走通了子午谷,虽然用了十五天,比当年魏延预计的十天慢了五天,但也总算到了谷口。比魏延悲剧的是,高迎祥仅仅走到了谷口,在黑水峪遇到了孙传庭早就埋伏在此处以逸待劳的一万兵马。几乎全军覆没全高迎祥被押解到北京,凌迟处死。

历史上,从汉中北出关中的知名成功案例有1个:

就是流传广泛的秦末刘邦的“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的典故。但其实查遍《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均不见明修栈道的记载,有记载的是“明烧栈道”,说的是刘邦自关中到汉中过程中,将自己走过的栈道烧毁。《史记·留侯世家》记载: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也记载得有说:雍军塞渭上,上计欲还,衍言从它道,道通。

暗渡陈仓说的就是刘邦率大军走陈仓道,但章邯已经知道刘邦将要来攻打陈仓,故章邯重兵堵塞陈仓道,刘邦正面强攻不下,意欲回师,天佑刘邦,幸得赵衍指点,于陈仓道中,另寻小道翻越秦岭突袭章邯,进入关中。相当于演了一出古代版的“智取华山”。

刘邦袭取陈仓后能在几个月内灭三王,巩固关中,主原因有四:一是关中为三王分别占领,没有一个统一的军事势力;二是章邯、司马欣、董翳作为秦将投降项羽,帐下20万关中子弟被项羽坑杀,遭关中人民痛恨,且都是分封不久,在关中尚未站稳脚跟,而刘邦早在入关灭秦时就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解决了秦法苛、繁的弊端,深得关中民心;三是其时项羽已东返彭城,围歼齐国田氏兄弟,无力西顾;四是此时刘邦部众归心似箭,爆发出了惊人战力。才使得刘邦能迅速灭掉章邯、司马欣、董翳势力并在关中站稳脚跟。

曹魏已在关中和西凉经营许久,设使诸葛亮依魏延之计占领长安,他能1月之内全面占领关中并在关中站稳脚跟吗?如不能必将面临已经统一北方,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河北、甘肃尽入囊中的曹魏全力反扑。

诸葛亮拒绝采纳魏延出子午谷奇袭长安的建议后,决定采取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十全必克而无虞”的作战方针,实际上采取还是“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之计,只不过他是“明修栈道 暗渡陇右”。诸葛亮命赵云、邓芝率偏师前据汉中之箕谷,声称由斜谷攻击关中之郿县,目的是吸引和牵制驻扎关中的魏军主力;诸葛丞相自己则亲率蜀军主力自汉中西北出师,进攻陇右之祁山(今甘肃礼县),战略企图是与祁山为根据地全取整个陇右。诸葛亮一出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就投降了诸葛亮,局势一片大好。若非马谡失街亭,诸葛亮就可以逐渐消化掉凉州,建立前进基地,粮食、人员、物资都能得到补充,还为蜀国得到一块宝贵的产马地,之后就可以组建起一直强大的骑兵部队,然后占领秦川,实现祖宗之业了。

诸葛亮“明修栈道 暗渡陇右”策略与魏延“子午谷奇谋”相比,子午谷道路崎岖难行,曹魏易守,蜀汉难攻,太过凶险,魏延所率五千精兵全军覆没的可能性非常大;诸葛亮策略若非马谡失街亭,几乎就成功了。

其实,诸葛亮西取陇右的计划刘邦也曾实施过,已经不是奇计,基本就是打明牌。刘邦在夺取陈仓后就曾派遣曹参等人从汉中袭取陇右,曹魏众将焉能不知此战例?

三国后期,司马氏派遣钟会、邓艾伐蜀,钟会大军在剑阁受阻,急不能进。邓艾另辟蹊径,率偏师偷越700里阴平无人险地,首先拿下江油和绵竹,建立了前进基地,粮食、物资能够得到补充,然后直捣成都,逼降刘禅,立下灭蜀奇功一件。邓艾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蜀汉不知有阴平小道,疏于防范,同时还在于姜维率领10万蜀军在剑阁对抗钟会大军,后方兵力防守空虚,才使得邓艾出奇制胜。

兵法战术上贵“出奇制胜”,重“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从汉中攻击关中,自刘邦“暗渡陈仓”后,基本都是打明牌,依靠综合实力对决,不可能出奇制胜。综上所述,魏延“子午谷奇谋”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