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文明的六项原则(生态文明关键词)

推进生态文明的六项原则(生态文明关键词)(1)

【生态文明关键词】之生态优先

推进生态文明的六项原则(生态文明关键词)(2)

生态优先是生态生产力的重要概念,它的内涵有三个方面。

一是指生态要素优先。

在生态生产力发展的诸要素中,生态要素是先进生产力运行的重要要素。它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承载体,是基础性的;作为科技作用的重要对象,是第一性的;作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是根本性的。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就要求在生产力布局中要优先考虑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文化结构调整中要优先考虑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系统(如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清洁生产产业、环保产业等),在建设基础设施时要优先安排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项目(如国土整治、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控制水土污染等),在工程上马前要充分论证其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不超过阈值等。使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有源之水,党的十八大以后这种意识已逐步被干部群众所认识,所以许多地方都提出生态优先战略或原则:如“西部大开发,生态优先”“城市建设生态优先”“脱贫致富,生态优先”,长江流域各省市都提出生态优先的战略或原则。

二是指生态法则优先。

生态生产力的运行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条),也可以称为自然法则优先。因为自然法则是生态母系统运行的规律,所以它是统领经济社会领域的其他规律。人类的经济活动是源于自然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母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许多经济活动都是人类向自然界学习的结晶。所以在英文中经济学(economics)与生态学(e.cology)是源于同一个词根,西方有些学者把生态学也称为自然的经济学。“生态学原意就是分析生物如何‘经济地’安身立命,而经济学本身也是探索人这种生物如何‘经济地’活下去,从而生态学就是探索自然界的经济学,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的生态学”(段昌群等)。入类许多经济运行的规则必须遵循地球生态母系统运行的规律。这是生态生产力观下人类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法则。如,生态平衡及其阀值规律,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不能逾越的底线,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向自然学习也是自然法则优先的重要内涵,人类的许多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活动的规律都是向自然学习得来的。

(1)学习生态智慧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是发展生态化技术体系的内在要求,特别是近现代的高新技术中,有不少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智慧而获得的。

(2)学习地球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原理组织经济活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有着严密的功能结构,它们分别为生产著(即绿色植物)、消费者(即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及腐食动物等等)、还原者(即微生物等),它们之间通过营养结构(即取食关系)形成网状链条,叫做生态链。生态链是闭路循环的,它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能够高效利用,没有残留物,没有废物,所以从根本上说,自然界是没有垃圾的,它使自然界不断地持续发展。这就是生态链原理。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在产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内形成完善的一整套产业生态工艺流程,使其中的每一环节既是上一环节的“流”,又是下一环节的“源”,没有“因”和“果”、“资源”和“废物”之分,物质在其中循环往复,充分利用,使整个经济活动向着低投入、高产出、零排放、无污染的方向进行,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全新的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生态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模式。

(3)遵循地球生态系统的顶级群落原理组织经济活动,增强经济活动的自调节机能和抗风险能力。

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发展成为顶级群落时,它具有很强的自调节自组织和抗干扰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来的风险。这是因为顶级群落具有2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明显的健雄物种和优势种群。它对于群落的形成、稳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抗干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具有生物多样性,它对于群落的自调节,自组织(包括自恢复和自平衡)和抗干扰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群落中的生物越是丰富,其结构越是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效率也越高。两者构成有机统一体,缺一不可。我们把这种原理应用于经济活动中,就不难看出,首先,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中必须有经济群落和产业群落。其次,在经济群落和产业群落中,既要有龙头经济和龙头产业,又要有相互配套的能够互相消化又能互相补充的其他经济和其他产业。没有龙头经济和龙头产业,就难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而单一的经济和产业又难以抵御风云多变的市场风险和经济环境的风险。所以要有经济主导性与多样性互相统一,才能使经济健康有序持续地发展。

(4)学习地球生态系统的协调共生智慧,在经济活动中学会“双赢”以及综合利用资源,获取多重效益。

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共生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生态位分离与充分利用生态位。生态位分离是各类生物利用资源的基本规律,它使全部资源被充分利用,并将容纳尽可能多的物种,同时还能使物种间竞争减少到最低程度。它充分说明了物种间不只是有竞争,而且也有许多趋异、宽容、协调共生。生态位分离便是趋异现象的基础。随着趋异程度的扩展,越来越多的生物种类可以在同一地区被养活下来,共生者之间的差异越大,系统的多样性越高,越能充分利用生态位,获益也越大。可见在自然界以内,同时在所有有机物内,都有一种设计生活方式的潜在能力,也有一种天赋的能够利用资源的智谋。所以,整个绿色世界是互相协调,充满生机,富有创造,共生共荣的。

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也称之为自然经济的规律)与人类经济活动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开始认识到“双赢”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付诸经济活动的实践,而双赢实际上就是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在经济活动领域,“同则不继”实际上就是要求有竞争,没有竞争,一切都趋同,经济活动也难以为继,更谈不上发展;而“和则生物”实际上又是指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就能生出万物,就能共同发展,这样整个社会才能持续发展。这两者都将成为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两个轮子,同时也是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生态系统的这一智慧还告诉我们,自然生态资源的用途是多样性的,应当综合利用优化利用,以最大程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是指生态产品优先。

生态系统所生产的生态产品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是优先性和基础性的。生命之所以在地球上存在,是因为有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是人类健康的基础,正常的气候以及与生态产品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宜居的环境等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见生态产品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身心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也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顺应这个趋势,充分发挥良好生态产品的作用,以满足人们不断优化了的对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要求,不但可以极大地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提高人们的智力,特别是提高人们的创造力。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身心健康,人的智力特别是人的创造力,成为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生态产品又是稀缺产品,所以必须把它放在优先生产与供给的突出位置。

信息来源:中国林业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生态文明关键词》(主编:黎祖交 本条作者:廖福霖 编辑 吕子乔)

推进生态文明的六项原则(生态文明关键词)(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