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畿·君既为侬死赏析(此情只应天上有)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赏析(此情只应天上有)(1)

自古以来,爱情这个古老的话题,被文人争相传颂,无论是:“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痴情,还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哀,都是令人刻骨铭心的。

今天来看这篇被称为“小梁祝”的《华山畿》:

正文:“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见解如梦呓一般的喃喃自语。

讲述的大约是一位南徐士子,从华山畿去往云阳,见一客舍女子,心生欢喜,得相思病而死。遗言要葬于华山旁,他遇见女子的地方。

于是素车白马来到华山脚下,突然拉车的马不肯走了,原来这里就是女子的家。

女子见了士子的棺木,很平静地说等一下。然后回屋,梳洗、沐浴,盛装而出,唱着这首歌,棺木应声而开,女子纵身扑入,再未出来。

这就是《梁祝》最早的版本,简略却传神。

男子心悦女子,没有原因,或许这就是一见钟情吧!女子决心赴死,让人心生感慨。

世上的情千万种,有一种叫生死相依。生不能同眠,死同穴,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我们后人已无法知晓。

但故事只是文字幻化的,或许根本没有这两个人,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故事是现实世界的反光,后人流传的只是一种愿望。

人们希望看到更美、更纯粹地超脱一切规则之外的精神幻想。

《华山畿》中的女子,为爱而死;《梁祝》中的祝英台,为爱而死,为后世传颂。

就连李碧华的小说《胭脂扣》里,也用了《梁祝》里的唱词:

人间有缘同到老,

楼台一别两吞声,

泪似帘外雨,点滴到天明

······刻骨相思唯有病

戏台上演员的唱是《梁祝》,而台下的观众有一个是女鬼如花。这样的安排别有深意,或许就是在向如花说明,她追求的爱情,在人间是不存在的,因为当初决心和她一起赴死的十二少还活在人间。

就连现代女性阿楚都哭着说:“我嫉妒如花,她敢做的事,我这辈子都不敢做。今时今日,还有谁会像她这么痴情?”

李碧华说:“这便是爱情: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对梁祝,才可以化蝶。其它的只化为蛾、蟑螂、蚊子、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的美丽。

我们做不到抛弃一切,去寻找纯粹的爱,所以我们才会羡慕这样的人,更向往纯粹的爱。

对于能在一起的有情人,即便是死了,也该祝福他们。毕竟这世间,有很多人至死都不能在一起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