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美铃壁纸(总有人如孩子般走过暗夜)

金子美铃壁纸(总有人如孩子般走过暗夜)(1)

电影《金子美铃》剧照

文/宝木笑

有人说愤怒出诗人,有人说清贵出诗人,对我们来说,诗人仿佛是一种必须凑齐特殊条件才会偶尔绽放的花,他们的诗近在眼前,成为他们则是一曲遥远的歌。诗意的生活向左,现实的困顿向右,能潇洒走在左边的极少,更多的人毫无悬念地走在人生之路的右边,一如平时我们在马路上靠右行驶。生活隔三差五就给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们却找不到罪魁祸首还手,而生活这厮好像还打上瘾了。怨天尤人并不是一件特别需要讨伐的事儿,还不了手还不许人嘴里嘟囔嘟囔么?只是,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也会捂着被打肿的脸,一个人望着漫漫暗夜,怅然若失,那一刻的愤怒怨恨渐渐淡去,我们在想是否自己也能找到一条从右到左的小径。

这个时候,适合读金子美铃的诗。然而,与金子美铃相遇却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这是一场很容易被错过的邂逅,也许是因为她对于自己祖国日本的人们也曾陌生半个世纪,也许是因为她的童谣诗在我们大多数忙碌的日子里会被自然地看轻。翻着她的诗集《向着明亮那方》,耳畔仿佛萦绕着童音稚趣的歌,那是三月的风,草长莺飞,诚如译者闫雪所言:“翻着翻着,常常感觉身旁出现一个小女孩,她总是在我译得出神时跑来找我聊天,跟我讲述她那个小小的世界中所看到的一切。”

那个世界是一场对我们疲惫身心的治愈,是一个天真烂漫小姑娘柔软的拥抱。在那个世界里,金子美铃的诗仿佛给我们换了眼眸,让我们得以短暂欣喜地使用孩子的视角,万物有灵。孩子虽然会因为大人的热闹而手舞足蹈,但他们也会看到《鱼满仓》背后的哀伤:“海滩上热闹得像赶庙会一样/可是大海里/成千上万沙丁鱼的葬礼/正在举行吧”。他们也会真正去拥抱自然生灵,《鱼儿的春天》是金子美铃的大鱼海棠:“海发菜长出了嫩芽/海水也变绿了/天上也是春天了吧/探头看一看亮得刺眼睛/飞鱼叔叔,忽闪着/飞过了那片天空/长出嫩芽的海藻丛里/我们也来捉迷藏吧”。

金子美铃壁纸(总有人如孩子般走过暗夜)(2)

金子美铃

有时候,一个孩子的拥抱,胜过领导所谓的褒奖和无数买醉的暗夜。因为在他们小小的柔软的拥抱里,一直自得于自己成熟老练的我们,才会真正卸下沉重的铠甲,想起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追求过太多先锋诗派的狂飙突进,也见识过不少哗众取宠的以屁为诗,连带着对诗人也没了兴致,觉得遥远。金子美铃的诗则会在你宿醉初醒的暗夜,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凌晨,让你猛然醒悟人生之路无谓左右,诗意生活也与现实无关。你若决意沉沦,漫天花雨不能感其妙,你若立志远去,万丈泥沼不能困己心。

因为,金子美铃用自己短短27年的人生,绽放了一朵让人唏嘘长叹的雪莲。1903年4月11日,当时的日本山口县仙岐村迎来了一个女孩儿,她出生的地方三面环海,渔产丰富,村子虽然不大,但却繁荣热闹。这个远离尘嚣的小渔村保留着淳朴的渔家文化,小小的她看到大人们如果在捕获鲸鱼之后发现鲸鱼肚中的幼鲸,就会将其埋葬立冢,年年做法事。小小的她每年都会和家人去看法事,她觉得自己仿佛听到小鲸鱼在海里哭泣,所以每次都伤心落泪。

更让她常常流泪的是生活。自从3岁开始,她便再也没有见到父亲,姥姥和妈妈说父亲去了很远的地方捕鲸,很久很久以后才能回来。就这样,金子美铃在姥姥和妈妈的书店里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渐渐长大。她依然会在每年小鲸鱼法事会上流泪,只是那泪水渐渐包含着对远去父亲的怀恋。然而,她不会想到那些为了小鲸鱼和父亲流泪的日子,反而是她一生最美好平顺的时光。幼年的弟弟正佑被送给在下关经营大型书店的姨父姨母当养子,中学时候姨母去世,因为正佑养子的身份,按照风俗母亲再嫁给了姨父,从此她不得不和母亲分开,与姥姥和哥哥在老家相依为命。

金子美铃壁纸(总有人如孩子般走过暗夜)(3)

电影《金子美铃》剧照

命运原本给她的机会就不多,也许唯一一次转机就是中学毕业时,老师推荐她到外地升学。可是,母亲不在身边,姥姥年事已高,哥哥一个人还无法完全养得起家,她只好放弃了这唯一一次让命运变得好一些的机会。她回到从小陪伴自己长大的小书店,帮助哥哥打理书店,赚钱养家。哥哥说她不是一个特别称职的店员,却是一个特别优秀的老师。因为每个海风轻拂的午后,村子里的孩子们总聚集到那个老旧的书店,去听一个温柔的大姐姐讲故事。那就是豆蔻年华的金子美铃,她沉浸在书的海洋中,她愿意为孩子们讲述自己改编的童话,她望着远处的光亮,那是海,一片让人心醉的蓝。

那时她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诗人,那时的她只知道自己很想念母亲,生活的压力依然很大,哥哥总是催促自己干活儿,孩子们却为自己的童话欢呼雀跃。冥冥之中,在无数个和孩子们一起欢笑的午后,她在不知不觉里得到了世间的珍宝。那是即使在暗夜里依然会放出温暖光明的孩子眼眸,那是即使在荆棘中依然会闪耀人性光辉的纯洁童话,那是哪怕命运将我们踩在泥泞的现实里依然无法扼杀的想象力,那是天使的翅膀,那是不灭的雪莲。所以,在她后来进入诗坛之后,她自然会选择童谣,自然会用孩子最自然的状态体验喜怒哀乐、感受春华秋实,自然会用孩子最真实的视角去放飞诗意,告诉世人一个诗人的诞生无关愤怒,无关贫富,而在己心。

如果命运有性别,它不是渣男,就是婊子,欺软怕硬向来是它的性格,反复无常从来都是它的品味。1923年4月,在小渔村艰难生活的金子美铃刚过完20岁生日。虽然没有体面的生日宴,但姥姥和哥哥特别是那群一直听她故事长大的孩子,给了她最大的安慰。她想虽然生活清苦,但安静地呆在这个小渔村也许就是一种幸福吧。然而,命运却从此加快了腥臭的脚步。金子美铃按照母亲的意愿搬到了下关,在继父也是姨父的书店工作。下关是当时的大都市,从小渔村走出的她很不适应,她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人们在说话的时候要讲究腔调,她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人们在相处的时候要谈论身家,她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迷恋花街酒巷,她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纸醉金迷。她白天像木偶一样成为一个经常被继父责罚的店员,只有晚上书店关门之后才是她最宝贵的时光。

金子美铃壁纸(总有人如孩子般走过暗夜)(4)

电影《金子美铃》剧照

那些一个人在书店的夜晚,支撑着她消化掉白天无数的无声叹息。她如饥似渴地阅读,仿佛一个迷路的孩子终于发现了家里的灯光。那是一个初夏的夜晚,夏虫在远处幽鸣,她听着那陌生而熟悉的声响,灵魂在自由飞翔。那是自己的故乡,远处的大海,是沉静的蓝,近处的海浪,是喧闹的白,打渔归来的父亲身影渐渐清晰,围坐在身边的孩子眼眸微微闪亮……那些无理取闹的顾客渐行渐远,寄人篱下的局促慢慢雪融,她不知自己身处何处,于是,她微笑着写下自己的第一首诗,那是一首可以带着自己灵魂远游的童谣……

从此,一个叫做金子美铃的诗人在日本诗坛歌唱。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的日本民众,惊诧于这位诗人的晶莹剔透和纯洁无瑕,他们仿佛在不可言说的暗夜找到另一种解脱的路径——原来竟然有人是这样走过暗夜,通向远方。她迅速赢得了人们的心,也得到当时日本诗坛的充分认可。当时著名的大诗人西条八十(就是我们熟悉的日本民谣《草帽歌》的作者),甚至称她为“童谣诗的彗星”,说她“有作为童谣作家最可贵的素质——想象力之飞跃,这一点是别人难以模仿的”。而她也仿佛找到了一个摆脱现实困顿,通向诗意生活的精神之桥,迸发出极大的创作热情。在5年多的时间里,她写下512首童谣,平均1年85首,基本上保持每4天一首的频率。很多人感慨,如果金子美玲就那样写下去的话,也许日本就会诞生出一位世界级大诗人。

然而,命运这厮最喜欢人们感慨“如果”时的样子。它喜欢将人们抛向一个个悲伤的深渊,像金子美玲这样参悟了诗意生活路径的人,就是它要着重迫害的对象,是它最不可容忍的异教徒。继父把她嫁给了自己的店员宫本启喜,这更像是一种对店员的控制加强,而不是对女儿的应有责任。对很多人来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对她而言,婚姻却是生命的坟墓。一生都被各种书籍环绕,沉迷于诗歌和童话的她,在还未来得及歌颂爱情的时候,就遭遇了人性的丑恶。婚后的她过得很不好,丈夫宫本启喜婚前就喜欢寻花问柳,婚后更是变本加厉,妓女甚至肆无忌惮地到书店来找她的丈夫。

金子美铃壁纸(总有人如孩子般走过暗夜)(5)

金子美铃画作

更让她无法忍受的是,宫本启喜自己不学无术、人品败坏,却极为妒忌妻子的写诗才能。他在金子美铃创作最顺利、最欣慰的时候,挥舞起大男子主义的大棒,以专心家务为由禁止金子美铃写诗,甚至不允许妻子与杂志编辑通信。她是一个很单纯的人,单纯得让人心疼。当年继父的指婚她并不满意,但她想到“我爱好书,我不愿离开书店”,于是就勉强答应了婚事,因为如果不答应,继父就会将她嫁到书店外面去。而现在,她睁大不知所措的眸子,她不明白为什么丈夫要这样对待自己,孩子和家务她都认真地对待,她没有什么失职的地方,为什么这个本应离自己最近的人却要做出许多残忍的事情?然而,迎接她却是隔三差五的拳脚相加……

她的文学导师和诗歌才能的发现者西条八十,因为很长时间没有收到她的诗作,于是约她在车站见面,后来这位诗人曾这样回忆,让人读后禁不住唏嘘不已:“没有时间,我急忙找遍了站内,总算在昏暗的角落里发现她,怕人看见似的站着。看上去二十二三岁,蓬头垢面,身穿平常衣服,背上背着一两岁孩子。这位年轻的女诗人,作品洋溢着绚丽的幻想,不逊于英国的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女士,但给我的第一印象,好像是那一带里弄小杂货店的老板娘。”可是她依然“眼睛像黑曜石一样熠熠生辉”,她虽然单纯,但并不怯懦,她利用一切机会在丈夫看不到的时候偷偷写诗,仿佛凿壁偷光的学子,灵魂早已游荡到憧憬的远方。

这位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女诗人,小渔村里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故事姐姐,并未忘记夏日里故乡海边的那抹蓝。特别是现在,偷偷写诗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宝贵的幸福时光,她仿佛找到了一根可以帮助她从苦难现实渡向诗意远方的盲杖,即使暗夜无尽,依然内心光明。没有丈夫许可不可离开小店,她就想象远方的草地,“我光着脚/走在露湿的草地上/感觉好像我的脚渐渐染成绿色/也感觉好像香草融入脚里”。望着院子里四角的天空,她依然会想:“比世间所有国王的宫殿/都加到一起/还要美丽一万倍的是——洒满星星的夜空/比世界上所有女王的衣服/都加到一起/还要美丽一万倍的是——水中倒映的彩虹/比洒满星星的夜空/和水中倒映的彩虹/都加到一起/还要美丽一万倍的是——天空之城”。

金子美铃壁纸(总有人如孩子般走过暗夜)(6)

金子美铃画作

在宫崎骏先生让天空之城享誉世界的很多年之前,有一个蓬头垢面、忙于家务的年轻女子,会在哄睡了女儿之后,站在凄清的小院里,望着头顶的天空发呆。她不是诗歌之神,她不是传奇女侠,她只是一个一生都没有走出过书店的女孩儿,她望着天空之城,渐渐感到生活的无助和绝望,体味精神的孤独和悲哀。所以,“坟墓”和“死亡”渐渐出现在她的诗中,在并不避讳死亡和自杀的日本,这并不算向生活认输。她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摆脱这监狱般的生活,获得永恒的解脱、永恒的安宁和永恒的天空之城。那应该是一场满是喜悦的破茧成蝶吧,“蚕宝宝很高兴要到又小又窄的蚕茧里/因为会变成蝴蝶/而人要到又暗又孤独的坟墓里”,不过不要紧,不要害怕那身后的未知,因为“好孩子会长出翅膀/变成天使就可以飞啦”。

是时候结束这一切了,善良的她最先想到的是孩子。她和丈夫离婚了,唯一条件就是把年幼的女儿留给她。她想象着带着自己的小天使回到故乡的小渔村,一起在那个虽然破旧但却亲切的小书店里细数岁月无声。然而,原本答应放弃女儿的前夫却不愿放过她,之前离婚是为了一个妓女,只想快些获得自由,而今却觉得女儿毕竟是前岳父法律上的外孙女,也许在那老头死后,自己的这个小丫头还能分到一杯羹。于是,这个人渣没有任何迟疑地反悔了,开始索要女儿,当时的日本法律又是支持孩子归父亲的,所以法院最终认可了人渣的要求。她望着哭闹着不愿离开的女儿,望着一步三回头的小小的她,她的宝贝,她的天使……泪已干。她想起和女儿一起玩猜谜游戏:“什么东西多得是/想拿却又拿不起/什么东西看不见/想拿就能拿得起……”她想起在女儿睡前给她讲自己的童谣《星星和蒲公英》:“哎哟哟/好险啊/吓坏我啦/突然挥过来/好大一巴掌呀/嗨呀嗨呀/小命捡回来……”

对不起,女儿,妈妈再也不能把“夏天中午微微的风/用小小团扇扇给你”了……

1930年3月10日,那是前夫约定来接走女儿的日子。她在那个和女儿相依为命的小家里,在那个曾经和女儿一起看星的小院中,服药自杀,她在遗书中写道:“你要把女儿带走就带走好了,可是,你能给她的只是钱,给不了心的粮食……像今晚的月亮,我的心也一片宁静。”此后日本经历了诸多变故,人们狂热如僵尸,金子美铃和她的诗渐渐被人们淡忘。也许在当时全民打鸡血的时代,她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诗人,是一个不懂用成年人的方式走过暗夜的失败者。鸡血漫天的日子,那是狂欢的季节,多少人打着将夜的旗号,立着成熟成长的牌坊,与暗夜一起坠入黑色。贱买贱卖的良知理想和笑容身体、败絮其中的个人分享与诗和远方,渣男与婊子齐飞,奸人共群氓一色。

是啊,在23岁的时候嫁人,在27岁的时候死去,不要说什么生如夏花,这狗日的世界从来就满是下流的剧本。是啊,她知道自己身处无尽暗夜,她明白自己正被一步步逼到生活死角,为什么即使放弃生命,也不选择彻底黑化?当时文学圈的关系依然还在,她明明可以好好挖掘人脉,打同情牌,发舆论战,成为玩儿死渣男的复仇女神,至少不应该死,或者即使死,也先弄死那个人渣垫背……但那还是我们心中的金子美铃么?小时代的矫情逆袭很多,金子美铃却只有一个。这个世界总会有人选择如孩子般走过暗夜,轻声哼唱着:“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夜里的飞虫啊/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而时间将为她们证明一切。

金子美铃壁纸(总有人如孩子般走过暗夜)(7)

金子美铃纪念雕塑

她死后,她的诗湮没在凡间。直到1960年代才有人下决心寻找她的诗,这一找就是16年。距离她去世54年后的1984年,她的诗集才在祖国面世。然而,很多东西是无法尘封的,她的诗一经问世便震撼了全国,被誉为“心的粮食”、“温暖全日本的歌”。人们在她魂牵梦绕的小渔村建起了“金子美铃纪念馆”,她曾经上学的必经之路被改名为“美铃路”,她家乡每个路口红绿灯的标志音乐就是她的诗《好孩子》……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源强度9级,为人类历史上第五大地震,直接引发福岛核电站泄露,地震造成15895人死亡、1115人失踪,全世界震惊。然而,让世人印象最深的是日本民众在灾后的彼此救助和冷静团结,那种冷静并不是巨大变故后的震惊和麻木,而是身处暗夜时的内心坚定和信念,虽悲伤但坚韧。灾后,日本政府在广播中选择金子美铃的诗《是回声吗》配乐循环播放,却不是我们自己熟悉的那碗英雄主义的鸡血或鸡汤。然而,无数貌似心硬如铁的日本人,站在废墟边听着她的诗泪流满面。他们没有嚎啕大哭,而是默默流泪,虽然哭泣,眼睛反而更加明亮,眼神愈发坚定执着,因为他们知道在很久以前,曾经有一个人身处暗夜,却永远“向着明亮那方”,那才是让人真正充满力量的远方。

—END—


欢迎关注,敬请点赞,我们一起讲述属于自己的读书生活。

我是宝木笑,在等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